关于加强康养人才培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建议

2018-02-04 21:13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江东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康养老龄

◎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刘江东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6.4%,达到2.3亿。预计未来20年,我国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将以1000万的速度递增,到2050年,全世界老龄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龄人口的四分之一,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这种社会老龄化发展的趋势下,建立完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十分重要。在高度重视康养产业发展的同时,及时建立起康养人才队伍则显得尤为迫切。

当前我国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不高。目前养老服务行业中,以40岁以上从业人员为主,有不少在55岁以上,其中80%以上为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无就业渠道人员,文化教育程度和受培训程度普遍偏低,年龄、知识、技能等均难以满足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二是工资待遇较低,养老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养老服务收入较低,养老护理员“人难招、人难留”的困境普遍存在。从业人员流失严重,严重制约民办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医疗、康复、心理等高素质人才,人难招、人难留问题已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普遍性难题。三是社会认同度低,专业人才匮乏。在教育部2016年全国高校本科新增专业名单中,仅有29所本科院校新增了与养老相关的专业,另外,我国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也不足30所,中职院校仅25所。以湖北为例,仅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和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2所高校开设了养老护理专业。由于社会认同度低、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专业招生常年不足,并且毕业后很多人中途改行,因此很难培养出长期从业、德高技专的专门型人才。

建议:

1.加大康养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由国家人社部门牵头,会同发改、财政、教育等部门,编制《国家康养产业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编制地方《康养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促进康养产业人才供需精准对接;二是加快专业人才培育。鼓励支持各大高校及职业技术院校与市场对接,加强康养服务业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成立专门的康养学院,开设与康养发展相关的老年医学、老年护理、旅游、健康养生等专业,打造康养特色学科,积极孵化培养康养专业人才;三是加大现有从业人员再培训力度。总结提炼四川攀枝花、河北秦皇岛等地先进经验,鼓励地方政府与高校签订康养合作协议,举办各类康养人才培训班,建立“人才+项目+平台”康养产业人才培育阵地,提高现有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2.改善养老服务人员待遇和从业环境。一是探索建立康养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规范康养从业标准。持证上岗的,在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工龄计算、职称评定等方面应与其他服务岗位的人员享有同等权益;二是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可总结浙江等地做法,通过入职奖补、岗位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三是优化从业环境。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条件,加大康养行业宣传,强化社会职业认同,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融入康养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完善政府引导、社会支撑、市场取舍的机制。一是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加强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相结合(PPP模式),依托重点康养机构(企业)建立康养人才培训与服务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人才培育与辐射带动功能;二是在养老机构和社区中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充实康养产业队伍;三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慈善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鼓励邻里间互助和老年人间互助,推动老年人“养老服务储蓄”制度,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康养老龄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