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其分析

2018-02-04 13:21:37谢东全
智能城市 2018年2期
关键词:职责施工单位监理

谢东全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其建筑难度也在不断提升。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基础产业,建筑行业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建筑行业生产管理方面的安全措施有所加强。然而,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研究表明,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很高,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和煤矿事故。因此,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职责分配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单位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单位是进行建筑项目工程投资的主体,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获取最大程度上的投资收益。因此,建筑单位也对自身投资的项目工程可能获取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建筑单位除了关注投资效益外,还要重视建筑项目施工各个环节,如施工进度、施工材料、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等。然而,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建筑单位往往忽视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对施工安全关注程度不高。部分业主有思想观念上的错误,他们认为施工方应当对建筑生产安全管理负全部责任,如果出现安全事故,也是由施工企业负责。这就导致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只能依靠施工单位进行自我监督,而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管理力度不足[2]。

1.2 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筑相关企业也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施工单位成为了独立核算资金、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主体,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问题是施工单位安全管理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材料和设备对工程整体质量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进而影响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确保建筑使用功能正常发挥,充分实现项目工程的投资效益,做好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十分重要。然而,现阶段施工单位在建筑材料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第一,水泥。水泥材料是混凝土和砂浆的胶凝材料,材料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水泥的质量把关,导致水泥强度不达标,安定性较低。此外,水泥成品、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问题也比较普遍;第二,钢筋。一般来说,由钢筋导致的施工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钢筋材料质量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钢筋材料不满足施工要求;第三,机械设备。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有设计设施、施工机具和检测设备等。要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代化管理,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它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劳动成本,还能实现施工效率的有效提升。然而,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做好设备的定期保养、维护和更新工作,没有及时排除设备故障,进而引发施工安全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建筑整体质量,也威胁机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3]。

1.3 监理单位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监理单位认为施工单位需要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负责,监理人员只需做好工程施工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即可,如果发生施工质量安全问题,需要由施工单位全权负责和处理,监理单位并没有最后的质量处罚权。这种错误的理念会导致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不足。除此之外,一些监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相关规章制度与标准要求开展监督与管理工作,造成监理不到位。

1.4 设计单位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设计单位只进行建筑图纸方案的设计工作,设计完成后就交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只是根据图纸进行施工,与设计人员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不能对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进行充分了解。同时,设计人员没有做好施工人员的沟通工作,很容易为追求设计的美观性而忽视施工安全问题,或者没有详细说明设计重点和关键环节,从而为施工工作的开展带来安全隐患。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有效措施

2.1 对建筑单位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明确

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性主体,建筑单位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施工安全管理职责进行严格执行。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建筑单位在选择承包商时,应考虑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应当细化项目施工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责任并进行落实,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建立追责制度;此外,建筑单位还要提供给施工单位可靠的安全技术保障,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指导。如无特殊要求,施工单位不得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进行临时调整。

2.2 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明确

施工单位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直接的主体,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职责的履行状况直接决定着建筑整体施工安全。因此,明确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职责十分重要。首先,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需要考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安全实施措施的部署工作;其次,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专门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配备专门的监督人员和安全生产指导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起责任;最后,施工单位还要根据施工安全管理标准进行施工警示牌的设置,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施工人员在作业前需要佩戴施工安全衣帽,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作业。

2.3 对监理单位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明确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监理单位首先确保全程参与、动态参与,充分实现监理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管理时,监督人员应当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不利于保障安全生产的方面,向施工单位指出这些问题并要求整改。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或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合同规定及时上报给主管工作部门,强制其整改。如果施工安全事故已经发生,监理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向建设单位进行报告,并做好后续工作处理的配合工作。

2.4 对设计单位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明确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设计单位属于关键主体,对施工作业的发展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单位应当明确自身安全管理职责,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要求;设计单位在制定建筑施工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问题和安全防护问题,对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安全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明确标注;加强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施工人员提出安全生产方面的指导意见;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应当负责自身的建筑项目设计方案。

2.5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监督与控制

按照相关安全管理条例,详细划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责任进行有效落实,并做好安全管理监控工作,以此实现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责任主体必须对自身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明确,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与合同条款,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材料浪费、机械设备过度使用等现象出现。要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还要对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进行强化,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3 结语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进步。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重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还要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各责任主体必须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的职责分配工作,对自身责任进行明确,严格履行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加强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熊静,余泽宾,余泽华.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6):191.

[2] 张飞彪,韩江涛.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思考[J]. 中国建材科技,2014(1):138.

[3] 张汝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与相关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7):55.

猜你喜欢
职责施工单位监理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0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现代苏州(2019年18期)2019-10-15 08:49:40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5:12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6:08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城市地质(2012年2期)2012-03-20 13: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