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筑设计初论

2018-02-04 13:21:37吴承熙
智能城市 2018年2期
关键词:综合体枢纽轨道交通

吴承熙

四川鼎华联合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1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概念及发展历史简述

1.1 概念

轨道交通是指车辆的正常行驶必须依赖于特定轨道的一种交通方式。传统的轨道交通有火车、城市有轨电车、地铁等。近年来,磁悬浮列车、高铁等新型轨道交通也逐渐投入使用。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就是指以多种类型的轨道交通交汇的枢纽处为基点,建立的具有公共交通能力并承担一定城市职能的综合建筑物。这种交通枢纽综合体不同于以往的城市公共交通,不仅具备了车站和交通线路的功能,还能为乘客提供除交通出行以外的服务,例如:娱乐、餐饮、观光、信息传播等商业社会服务。

1.2 发展历程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初始阶段是轨道交通的各站点。在英国最早产生轨道交通时,火车的候车点不仅特别简单,其功能也比较单一。后来,随着客流量变大以及乘客出行目的的多样化,具有特定的空间形态和富含设计美感的站点才逐渐出现。而随着美国第一次将轨道交通用作城市内的基础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在各大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当前最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就是地铁。多条地铁线路交汇处的换乘中心就是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发展的第二阶段。而随着汽车的发明应用,轨道交通也曾经历过一段衰退期,但后来轨道交通枢纽的出现使轨道交通重新进入了繁荣期。最早的轨道交通枢纽即指在两条轨道交通线路交汇处建立的一座为两条线路共同服务的集售票、进出站等功能为一体的车站,这是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而如今,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除提供售取票、进出站等基础服务外,还兼顾有一些商业服务,这则标志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又步入了新时期。

2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主要特征分析

2.1 功能多样化

轨道交通枢纽之所以称之为枢纽,不仅是由于其是各类轨道线路的交汇处,还在于其将各类不同性质的空间特性整合于一座建筑物内。这类综合体建筑不仅能够提供交通出行服务,还能够供给就餐、观影、购物等多种服务。从时间角度来说:在白天和工作日,购物中心人流量可能减少,这时枢纽综合体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而在夜晚和周末时期,巨大的人流量则为商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从空间角度来说,功能不同的各类区域的互通有无也使在综合体内某一功能突出行使时,其他区域不至于被闲置冷落。例如:在工作日,即使大部分人流趋向于乘车换乘服务,但其购物中心等娱乐设施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

2.2 以满足乘客安全高效出行为第一目的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虽然糅合了交通与商业功能,但是其最根本的作用还是在于提供给公众 高效安全出行的渠道。在一个交通枢纽内部,有多种类型的交通模式,它的设计涉及了多个领域的专业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综合体系。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对涉及的多种交通类型的运行模式均有了解。除了此类宏观设计问题之外,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师也要充分关注残疾人群的社会需求,建设定位定量的无障碍设施。当然,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抗灾性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2.3 空间形态立体化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建设往往能够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它在建设过程中一般遵循由地下到地面再到高层的立体化开发模式。作为一个能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和商业体验的综合体,它的设计不仅包括了二维空间设计,还要提升到三维设计的高度,充分利用其平面空间以外的上下层空间。

3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的几大问题

3.1 交通状况

满足居民出行要求是设计人员在设计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时应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交通状况的优劣是一个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已建成的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仍存在着各轨道交通线路混杂、资源配置不合理、空间规划整体性差等问题,这对相关设计人员提出了极大挑战。总体来说,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在交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该综合体与外部的交通联系、线路系统、停车系统及换乘系统这四方面。首先,枢纽综合体要与周边范围内的交通融洽对接,以综合体建筑内乘客与社会车辆能够快速进出为最低要求。其次,对于出行需求不同的顾客要进行合理分流,为在本站买票、取票及换乘的顾客设计更短小便捷的专用通道,以方便其更快速到达乘车与换乘点。而对于在综合体内进行购物、就餐、娱乐的顾客可以利用建筑空间的立体性进行分层引流。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时要充分分析不同人群的多样化行为特征,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减少承重柱和售货机等障碍物的设计。

3.2 商业功能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所具备的商业功能是其与普通的交通站点最根本的区别。众所周知,商业中心开发选址的基础条件就是人流集中,因此其往往建于市中心或交通线路交汇处。而轨道交通枢纽就是城市内人流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城市居民更倾向于在下班回家过程中采买生活用品。这样不仅节省资金,也更方便快捷。传统的轨道交通站点仅有零星的商品零售店,并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而这正是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立的商机所在。综合体建筑内不仅具备小型的便利超市、饮料店、还有一些大型购物中心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甚至于像健身房、电影院等娱乐场所都应有尽有。

3.3 空间布局

由于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在地理上综合了交通站点、购物中心、娱乐设施等多种功能体,因此其在空间功能划分上具有复杂性。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必须建立明确易于客人辨识的空间结构,保证各类功能区不会混杂在一处。顾客在进入该枢纽综合体时能清晰地定位自己的位置,对于自己的目的地能够快速找到方向。综上,设计方案要避免出现因顾客在建筑物内部迷失方向而导致的人流疏导不畅现象,立志为顾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布局的立体性,在设计时可以引入下沉式广场、开阔中庭等因素来增加视觉享受和各空间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保证各区域之间的平稳过渡,采取高度、光线、温湿度的渐进方式来给乘客一种舒适感。

3.4 环境品质

对于枢纽综合体设计来说,将选址地周边的自然景观融入到建筑中,不仅能够提高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环境品质,还能节约建设成本。地铁以及公交内人群拥挤且环境相对密闭,乘客在下车后渴望呼吸到新鲜空气。而在综合体内部进行购物游玩的顾客则希望在购物之余能有一个歇脚处。面对多种需求,设计师应该在综合体内部设置舒适的休息区域。除了必要的公共空间外,建筑物内部的景观环境也是影响枢纽综合体能否满足顾客的视觉要求,吸引更多人流的重要因素。面对此种状况,设计师可以利用植被、景观摆件、水流等来定义空间主题,增加艺术氛围。例如:在建筑物的垂直角度上,设计师可以在中庭区域构建空中花园,利用高度差设置小型瀑布、水流等。

3.5 标识体系

面对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功能多样、空间立体化特性,除了在设计过程中注意空间结构的清晰分辨外,还需建立全覆盖的标识体系来辅助乘客来确定自己的方位以及辨认方向等。在建立标识体系时,需要注重标识放置间距以及识别等级。对于不同功能建筑物、进出口、基础设施等需要加以颜色和图案的区别,尽量做到即醒目又简洁。

3.6 基础设施

由于交通枢纽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地方,其要格外注重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安排。例如:照明设施、卫生设施、引导休息设施等。首先,对于此类设施的位置安排,要做到既不能影响主要人群的流通,又不能放置于过于偏僻处,而难于被乘客找到。其次,公共设施的安排密度和距离也要充分考虑该区域的人流密度和逗留时间的不同。基础设施的舒适度是衡量一座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师对此方面不可轻视。

4 结语

作为城市内部人流最密集的区域,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仍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我国的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设相较于国外仍处于初始阶段,并且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常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施工失误,但更大程度上仍取决于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不够完善。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确实涉及领域广,设计师不仅要掌握商业建筑设计能力,还要对交通运转模式有一定了解。通过本文对于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研究,希望能够增加相关设计人员对城市内部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了解,使其设计方案日臻完善,逐渐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供需矛盾,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1] 靳聪毅,沈中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建构体系及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1):189,191.

[2] 牛韶斐,沈中伟,刘少瑜. 紧凑城市理念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内涵解读[J]. 南方建筑,2017(2):92-96.

[3] 刘捷. 浅析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筑设计[J]. 智能城市,2017,3(2):122.

猜你喜欢
综合体枢纽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3:28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9:04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枢纽的力量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38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 07:06:16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0:56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06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