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琦,孟立红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037)
2017年,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社会共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充分彰显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也带动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装备、工程和服务保障,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十九大报告勾画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和实现美丽中国的战略路径,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和抉择。为了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包括加快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在内的各项任务,国家各有关部门已经全面动员起来,积极研究、制订、修改相关政策法规。因此,可以说十九大报告是我国环保产业下一阶段利好政策的重要源泉。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来,与环保产业有关的“十三五”规划陆续出台,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6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2017年2月21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增完成13万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
2017年2月22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
2017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了环境保护部上报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2017年4月10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预计未来环保产业将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和提升发展质量。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标志着原有的排污收费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环境保护税法》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但其对环保产业的影响在2017年已经开始显现。从“费”到“税”,虽然秉持“税负平移”的原则,但是通过立法,极大地强化了制度刚性、环境意识和治污责任。排污企业治污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投资人投资环保产业的信心大大增强。
2017年12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环境保护税收入归属问题的通知》提出,为促进各地保护和改善环境、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国务院决定,环境保护税全部作为地方收入。这一规定使得地方环境保护事权与财权归属相适应,极大地提高了地方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地方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能力,有利于环保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共做出55处重大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水环境质量责任,实施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17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并首次明确提出地方党委和政府对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负领导责任,明确了环保、质检以及各相关部门对相关环境监测机构负监管责任。这是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后中央再一次对环境监测改革做出重大部署。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将极大地促进环境监测设备和社会化监测领域的规范发展。
目前,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排污许可为基础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和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2017年4月7日,第一张全国统一编码的排污许可证由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发出。排污许可证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行期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企事业单位须持证排污。新制度将明晰各方责任,强化监管,落实企业的诚信责任和守法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防范,进而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和新技术研发应用。
2016年12月31日,环境保护部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7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明确了监管重点,突出了风险管控,明确了土地使用权人、土壤污染责任人、专业机构及第三方机构的责任,是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2017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全面启动。2017年9月25日,农业部发布《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造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农用地污染调查、监测、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或者治理与修复的责任;并规定需要对农用地土壤进行治理与修复的,污染责任人应当委托有能力的技术单位根据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编制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案,并报当地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备案。1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审稿,建议应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扩展和优化工作,对生态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等工作,进一步做出具体明确规定。
2016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0.97万吨/日(包含“十二五”续建12.9万吨/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比例达到50%,东部地区达到60%。2017年3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到2020年底,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该方案的实施,将对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2017年底前,我国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逐步有序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的品种与数量。这将推动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固废回收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工艺等方面发生新的变革,从而使行业发展迈上新的高度。
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的收官考核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大气治理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2017年1月到11月,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PM10浓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20.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浓度比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8.2%、31.7%、25.6%,下降幅度均大大高于考核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目标完成已成定局。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近年来也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非电行业烟气治理、VOCs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等产业均有长足发展。
2017年9月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17版)的通知》,指出税务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准确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提请地市级(含)以上发改、工信、生态环境等部门,由其委托专业机构出具技术鉴定意见,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10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显著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主要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十家百亿规模龙头企业,打造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若干个带动效应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1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7年版)》,共收录146项,包括研发类(27项)、应用类(42项)和推广类(77项),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环保技术装备。
近年来,环境PPP发展快速,在环保产业中独占鳌头。不少A股上市公司全年营收中的PPP项目占比超过50%。环境PPP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质疑和警觉的声音。为此,国家多个部委出手规范PPP发展。2017年7月1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要求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11月,财政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分别印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和《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要求进一步规范PPP项目管理,加强PPP风险管控。环境PPP的规范发展将对环保产业长期发展利好。
至2017年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98家央企中涉足环保产业的比例已接近50%。2017年11月16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行业投入的指导意见》,鼓励中央企业对包括节能环保在内的公益性行业加大投入,地方可鼓励地方国有企业对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等公益性行业加大投入。
2017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掀起强化进口固体废物利用业环境监管的“一场风暴”。
对进口固体废物强化环境监管行动不是一场短暂的“风暴”。专项行动传递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和态度,将给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相关资料显示,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对缓解我国资源不足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以造纸行业为例,我国目前造纸行业所需废纸原料来源组成中,36%来源于进口废纸、64%来源于国内回收,2016年我国利用国内废纸原料约5000万吨,进口废纸原料2850万吨。根据环境保护部《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全年实际进口废物4960万吨,进口量最大的4类废物为废纸、废塑料、废五金(包括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和氧化皮。《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进口废物4698万吨,同比减少约5.3%;从事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2142家,同比减少约7.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固废带来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以进口废物为原料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多为“散、乱、污”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低下,污染当地大气、水、土壤环境,对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业内人士认为,从行业来看,我国已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但目前国内固体废物回收体系建设仍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需求。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的品种与数量,可有效促进我国固体废物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在各省、市的试点建设是以政府作为推动主体,期望以政府的推动来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但是,循环经济的推进主体应该是微观层面的企业,而政府的这种推动作用并不能提高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导致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很多企业甚至没有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客观要求,认为循环经济是发达国家的产物,只有在经济水平达到小康之后才将其纳入考虑范围。只有企业自觉参与才能推动循环经济的蓬勃发展,因此,当前明确主体地位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循环经济一方面要注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应注重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这些均需要强劲的技术力量做后盾。但我国目前仍存在技术水平较低、工艺较落后、技术设备老化的不利局面,清洁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无害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环境检测技术等研发创新滞后,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推崇发展清洁生产,这一创新的生产方式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技术水平及技术装备问题成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相应的技术储备不足,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尽管我国已出台了部分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但这些政策的系统性和操作性还有待提高。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显示,运用适当的政策和经济手段可以提高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许多国家通过实施政府奖励、政府优先购买,对循环再生产品实行税收优惠,征收原材料税、生态税等方式激励企业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改良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涉及三个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明确三者的地位、职责,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倡导者,起着监督、管理、规范和引导作用,需要在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和把握,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资源意识,并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引导企业和公众的行为。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这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考虑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中,以企业绿色运作的成效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广大群众基础,应主动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实践当中,从我做起参与废弃物资分类回收等活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绿色经济,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形成,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氛围。
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在传统区域增长极的基础上,依托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城市群”和“城市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比如,就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而言,已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这些“城市群”和“城市带”成为所在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当前,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正呈现多点带状延伸、区域连绵发展的态势。
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应坚持生态导向和环境保护原则,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成为生态廊道。立体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绿色低碳运营管理”,充分考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交易市场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城镇规划选址等都要综合考虑地理、地形、气候与环境等条件,力求科学合理,坚守生态底线。
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研究产业和城镇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特点和规律,依据各地区具体的自然、经济、历史、空间等条件,以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承载能力为考量重点,规划发展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应促使区位条件好且具有潜力的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带”,推动区域均衡增长和协调发展。
生态产业是基于生态承载力和资源禀赋,运用生态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建立的具有高效生态过程、和谐生态功能的产业。生态产业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等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统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如,生态农业是运用系统工程及现代科技方法组建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其运用高新技术,将废弃物处理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生物农药研制与应用技术、配方施肥技术、良种选育繁殖技术等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减少污染,降低化学能使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稳定,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再如,生态工业是运用高新技术建立和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其将废物资源化产品化、废热废气能源化,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设生态工业园,我们可取各家之长,加强研究,综合运用,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培育绿色产业结构。结合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空间战略规划,以生态产业为主导,统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要素优化组合,培育耦合共生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节能环保产业、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生态工业。
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绿色发展中长期行动规划。明确园区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步骤,着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实现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2)建立绿色创新体系。积极实施园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科技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科研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范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绿色技术、参与绿色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业体系;3)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和法规政策体系。尤其应在现代企业制度、绿色金融体制、人才引进和培育制度等方面形成系统完整、综合配套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在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当人类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科学技术就能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利用,有效消除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成为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在未来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中,尤其要注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绿色发展。
如开发和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建设生态宜居城镇。应鼓励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应用,按照生态宜居的标准规划和建设城镇。大力推广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同时提高污水再生利用能力,多渠道开发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实行分质供水,将再生水就近用于农田灌溉、生态绿地维护和河流补给,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贯彻节能理念,在建筑中推广应用生态节能技术和产品,使用节能材料,实行建筑保温隔热、自然通风与采光等节能措施。
又如积极推广能源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使用效率,鼓励发展新型能源。应研发和推广能源新技术,提高煤炭开发效率和油气资源采收率,避免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的老路子。发挥风能、太阳能丰富的优势,开发和应用相关先进技术,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的商业化运作。
再如应用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保护生态系统。可全面推广水土保持治理、防沙治沙、盐碱地治理、生态应急补水等自然环境修复技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开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开展生物安全支撑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保护沿线地区生物多样性。
国家有关部委已经将“两网(再生资源与环卫)融合”发展作为下一步工作重点,正在大力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创新工作体制机制,试点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体系的协同发展,鼓励在重点环节加强对接,在收集、回收、转运与分拣、处理环节融合发展。但截至目前,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限制,在垃圾分类与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处置方面,能够形成较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可复制和可借鉴的模式还不多,更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还处于探索之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国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再次强调了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和再生资源行业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该方案提出: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目录,对复合包装物、电池、农膜等低值废弃物实行强制回收。
当前,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再生资源行业同样面临严重发展困境,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部分再生资源企业已退出该行业。2016年以来,退出该行业的从业人员估计在200万人,垃圾减量及再生资源产品的回收必然受到很大影响。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当前面临的环保制约因素逐渐提高,再生资源与环卫两网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突破“垃圾围城”“垃圾围村”,解决城乡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对生活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把占终端处置量40%的低值可回收物和40%的餐厨废弃物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纳入资源回收轨道,成为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从而把进入终端处置的真正垃圾减少到20%,最大程度地减少填埋量和焚烧量。
以广州市为例,要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就要建立一个“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广州市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类投放是影响后面各个环节能否进行的第一环节。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环卫系统的垃圾清运网络高度融合,形成协同运转的“两个轮子”,是支撑这个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
相对于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更为落后,仅有部分省市在农村建立了以环卫部门为主体的垃圾收运系统,对农村废弃物进行收集和填埋,但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完整的农村垃圾收运系统,只能任由垃圾在村头、田尾长年堆积,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长期在自然环境中发酵、扩散,直接威胁了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
我国目前还缺乏垃圾分类的制度体系支撑,主要依靠宣传教育来提高民众的分类意识,而民众普遍存在“看客心态”,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的认识水平较低,极大影响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
此外,在垃圾清运系统中缺乏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流程设计,甚至有的社区试点分类投放、但却在收运过程中出现“先分后混”——已经完成初步分类的可再生资源与其他垃圾在收运过程中被再次人为地混为一体,大量低值可回收物最终进入了填埋和焚烧终端处置系统。
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和垃圾分类两网协同、融合发展已成为未来部分城市发力的重点。“互联网+”与新环保法实施带来新的“两网融合”商机不容错过。
与互联网融合将促进传统回收行业转型升级。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痛点,让居民享受到价格透明、便捷的回收服务。标准化的管理及回收流程也能让居民卖得安心,从社会化回收变成企业化回收。各地政府也应该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方式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改变传统回收散乱的现状,实现线上线下回收物流的有机结合。
推广“互联网+回收”与两网融合也是我国力推的回收新模式。2016年5月,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意见》强调,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树立行业发展的新理念;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积极探索两网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探索提高组织化程度的新途径;探索逆向物流建设的新方法。各地应该建立引导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健全保障机制,促进行业发展。
从再生资源回收的“红海”跨入两网融合的“蓝海”,企业加速创新是关键。对企业来讲,再生资源回收目前仍是粗放化的一个领域。如何与环保、环卫企业深入合作,形成涵盖环卫、再生资源、物流的完整产业链,是企业发展的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