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妍
摘 要:我國对林业的发展和保护历来重视,自上世界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保护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建设成就了大面积的生态林业区域,实现了较好的生态改善目标。建设并运用好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网络是现代林业发展的趋势,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还能够激发新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网络
森林资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性资源,不仅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保持水土流失、净化人居环境。我国对林业的发展和保护历来重视,自上世界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保护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建设成就了大面积的生态林业区域,实现了较好的生态改善目标。伴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科技时代,森林事业的建设管理也在不断朝着信息管理方向发展。林业生态工程作为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林业管理革新的重点内容,建设并利用好信息管理网络至关重要。
一、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网络建设意义
林业工程是实现森林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每年都会规划并开工一批林业工程项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林业工程的立项和实施重点都放在速生经济林上,在新的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客观需求,现阶段则凸出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地位。从各地林场的生态林业工程实践情况来看,无论是成林面积还是成林质量,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最近涌现出的赛堪坝林场,就是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和管理成功的典范。伴随着生态林工程项目的全面开工,生态林业面积也越来越大,使得日常的营林管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而建设信息管理网络,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一些林区的试点也已经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建立生态林区的信息管理网络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减轻营林的工作强度、降低管理成本,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生态工程的成林质量和管控水平。
二、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网络建设思路
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广泛,南北都有大型的林场。在国家对森林事业的统筹规划下,林业工程的信息管理网络正在规划和建设当中,部分先行试点的区域性林业工程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不仅提升了林业工程的建设效益,而且促进了森林业态的向好发展。生态林业正在逐步成为未来的林业发展方向,在整个森林工程的占比和投入都呈现了上升的趋势,建设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网络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林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
1.依托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框架,从实际需求着手开发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国的信息管理网络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框架协议。因此,国家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导向引领性质的建设框架,比如互联网提速降费、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等,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化作为信息化进程中的组成部分,建设和运用只有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内才有可能全面实现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才能达成安全可靠的投资目标。此外,林业生态工程的信息管理网络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管理模式,都应该从实际需求着手开发,突出生态林业的本质特征,以提高生态工程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宗旨。
2.对接林业信息化大数据平台,融入大数据时代进程
信息化管理网络往往需要相关的数据库和专业平台支撑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家层面也明确提出了各行业的大数据开发运用目标,就林业领域来看,针对森林资源的管理监测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数据库以及服务平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投入使用,也取得了较好的反馈成果。生态工程隶属于林业工程,在信息管理网络的设计规划以及建设运营方面应该借鉴行业内的成功经验,与建成的林业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全面对接。在日常的信息化管理中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服务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融入大数据时代进程。
3.尊重生态林业建设和管理的客观规律,把握信息化融合程度
生态林业工程是为了恢复生态功能、净化环境而进行的专业工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对植树造林用的苗木要求较高,而且对抚育、疏伐都有特殊要求。建设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网络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植树造林和营林管理,减轻并替代部分人工作业,这也是信息化改革创新的优势所在。但是,信息管理网络的研发和建设必须遵循苗木的客观生长规律,把握好信息化营林和人工管理的融合程度,在实操中做到有的放矢,尽量避免破坏生态林区的物种多样性;空间立体性,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环境现状以及林业产业整体发展要求。对信息化网络和人工智能设备无法代替专业人才进行的工作,应该合理安排并辅助完成。
三、结语
生态林业是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营林管理的重点领域,建设并运用好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网络是现代林业发展的趋势,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还能够激发新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毕华兴,区域性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管理,水土保持学报,1998(S1).
[2]方维熨,区域信息化的空间差异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