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03 00:24苏美旭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摘 要】 文章论述了高校财务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预算编纂和执行脱轨,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高校的财务核算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改善高校财务管理的有关措施,明确高校财务管理的宗旨,依据经济规律行事,处理好内部财务关系,构建切实可行、权责对等的管理分配体制,科学编制内部预算,严格把控预算执行。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财务管理作为各高校组织财务工作、处理财务管理的经济管理工作之一,涵盖了教学、科研以及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全面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能力,构建并完善财务内控体系,不断创新运行体制,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升对各项财务风险的抵御水平等,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能力的增强都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内部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根本目标是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当前形势下,各高校的财务管理状况较之前有了巨大转变,经费来源从之前的中央财政拨款转为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现行的财务管理机制早已无法满足当今财政改革的需求。因此,亟需对高校财务管理进行进一步深化。

一、高校财务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纂和执行脱轨

高校预算编纂及预算执行作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两者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现今,大多数高校在编制预算的环节中,因为内部认识存在严重的不统一,相当一部分机构会觉得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是财务机构的分内之事,和学校另外一些机构间不存在任何联系。高校目前的预算几乎全部纳入到当地财政预算账务中,地方政府的预算控制手段与高校预算控制形式具有较大差别。预算编制的范畴仍不明确,不少属于学校的其他收入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被纳入到学校的综合预算中,从而无法客观、真实地体现学校财务收支水平及内部工作的发展方向。

2、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现阶段,国内各高校的财务控制体系依旧为“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者“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目前,对高校财务进行统一领导具有以下问题:首先,缺少严谨的财经纪律,因过分追求个体利益会造成统一领导有效性的降低;其次,对领导权力的过于重视,会造成财政决策民主性、合理性的削弱。现今大多数高校采取的为校长(院长)责任制,他们与中层管理者一起掌握着高校的财务大权,如此一来,即便重点突出了财政权利,然而对应的经济责任制度仍严重缺失。部分高校早已构建起财政分权责任体制,然而管理人员仅仅享有审批支出的权力,并未自觉担负起支出效果履行、收入管控、促进财政发展等各项义务,开源节流的任务通常都是由财务工作者所担负,这样一来便背离了财务活动的实际需求,更无法满足高校财务运行体制的规定。

3、高校的财务核算缺乏规范性、科学性

这一方面基本反映为以下几点:一,高校日常的支出管理体制不完善。比如说在普通高校的工作过程中学术性会议较多,打着参与会议名号外出旅行的情况数见不鲜,这就容易导致会议经费的损失。再加上对部分确实需要进行后续教育职工的资金控制又特别严苛,很可能会造成支出比重的严重失调。与此同时,由于通信行业的进步,校方用于网络、电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上升。二,对事业性收入的管控太过放松。我们知道学生学费以及住宿费等是国内高校最基本的收入保障。现今,绝大多数学校均依靠银行机构来代收相关费用。然而,若学生银行卡存在现金不够、遗失,或学校数据库更新不及时等情况,均会造成银行无法及时代收,最终降低校方此方面的收入。三,部分账簿的记录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这就使得高校难以精确核算出某些经营项目的盈亏情况,更严重的还会导致财政性收入的锐减。

4、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变发展拥有自身规律,因此在展开各项经济活动的时候应当根据价值规律,寻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市场经济的这部分规则若渗透到高校非经济活动的领域当中就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使得许多人萌生更为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譬如,不少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而缺少奉献精神、中饱私囊等;有些人巧立名目、捏造单据、甚至做出行贿等损害校方与国家利益的行为。这些均大大提升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二、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有关措施

1、明确高校财务管理的宗旨

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应为: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及财务体制;始终秉承俭朴办学的理念;合理处理事业发展需求同资金供给两者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国家、校方同个人三方间的利益关系。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宗旨便是为科研、教学、师生等提供优良的服务,其质量高低对人才培养、师生的切身利益等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高校财务工作应当始终秉承服务理念,而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也应遵循此原则。

2、依据经济规律行事,处理好内部财务关系

当前,各高校应当从实际出发,做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掌握最新资料并展开科学的研究,尝试找到更适用于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道路。众所周知,高校财务管理是一项集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基础性工作。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应当根据财务规律处理好整体利益同局部利益间的联系,并且从总体出发对资金流向、管理模式、财务监管及财务信息等方面进行良好的把控。

3、构建切实可行、权责对等的管理分配体制

现阶段,高校应当自觉遵循按劳分配的物质利益原则,并不断健全物质奖励机制,对于岗位补贴以及薪资报酬的发放方面,必须丢掉以往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理念,真实客观地反映“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思想理念。对那些贡献较大的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鼓励。对于奋战在第一线的教职工人员,应当在劳务报酬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之才,既能够提升教职工工作的热情,又能够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4、科学编制内部预算,严格把控预算执行

目前形势下,高校预算工作除了应当恪守相关的预算编制原则外,也必须满足财政支出全面预算的需求,和财政预算完全接轨。第一,高校在编纂预算的过程中应务必确保对重点构建项目的优先考虑。比如说,基本支出预算,主要有部门公用经费以及人员经费。第二,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各机构组织要求根据“零基预算”的法则编纂预算,对于需要结转的年末未结项目,应当具备科学的审批程序,预算编制的侧重点需要放在支出预算的编纂上面。第三,校方有关院系应当自觉围绕预算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构建起预算管理责任机制,并确准定额。除此之外,各高校还应当配合国库集中支付体制以及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的具体规定,不断强化对各预算项目的控制,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项目的管控,对各项支出预算做出进一步的细化,提升预算的精确性与前瞻性,防止过多应急项目带来的迫切需求。另外,在保证上述实现的前提下,还需要随着人事制度的演变合理地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变革。

三、结束语

綜上,新形势下各高校的财务管理者应当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沟通协调水平,并自觉树立更强的责任意识,发掘自身的潜能,更好地维护财经秩序、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同时,高校应当理清发展思路,进行更多有益探索,强化财务管控力度,充分发挥此项工作的重要作用,对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找到更好的解决对策,最终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江.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3).

[2] 叶俊芳.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分析[J].纳税,2017(1).

【作者简介】

苏美旭(1984.12-)女, 本科, 助理调研员,研究方向: 高校财务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