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教学;有机合成材料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是当前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有机合成材料简介”为例,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设想
本课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最后一个课题,属于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充分体现出STS的教学理念。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树立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及保护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此,本课题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创设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体会探究过程,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
第一幕:感受塑料的结构和性能
分组进行撕塑料绳,给塑料袋封口,修补断裂的灯座的实验,并交流实验现象及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学习,学会学习,知道塑料的性质是其结构决定的,感受塑料的性质,体验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思想。
第二幕:塑料瓶底数字大揭秘
学生拿出他们课前收集到的塑料瓶,看看瓶底有没有三角形,图形内有没有数字,这些数字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原来三角形代表可回收利用,里面数字代表材质。学生介绍瓶底的数字,老师讲解它们的名称、生活中的用品、展示用品图片及使用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讲解,揭示了塑料瓶底数字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科学安全的使用这些材料,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点,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
第三幕: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
展示三根毛线,怎样知道它们是棉、羊毛或者是合成纤维呢?让学生来帮忙鉴别。组织学生利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羊毛和合成纤维。展示服装标签,让学生介绍自己身上的衣服布料,交流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缺点。
设计意图: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介绍增强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同时,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化学的价值,学生的情绪空前的高涨。
第四幕:引导学生交流合成橡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学生拉扯橡皮筋,燃烧橡胶碎片感受橡胶的特点,结合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交流橡胶的特性及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有关橡胶性质的探究活动和对橡胶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讨论,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橡胶并逐步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五幕:通过视频介绍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新材料的使用让我们梦圆太空,功能高分子材料让我们喝到淡化的海水等等。但是这些废弃物的急速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有机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懂得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认识白色污染,并为解决学校的白色污染出谋划策,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第六幕:组织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自己谈谈学完本课题后的收获与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本环节,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诊断、自我发展的思想得到了落实。明确了自己的收获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形成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反思
1. 创设情境,体会“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创设一系列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塑料、纤维及橡胶性质和应用的活动中,感受化学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通过对材料发展给人带来的利与弊的辩论,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材料是每个人应该尽到的义务和责任,然后树立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的意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化学与社会、环境、生产生活等相关的内容,体现应用价值导向,突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育。
2. 关注探究活动,强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结合相应的知识设置了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过程,获得基本知识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并感受化学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J].今日教育,2016,(3):11-14.
[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2-1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王灵柱,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市第十八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