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俊:企业如何谋发展

2018-02-03 16:24采访樊丽娜受访杨锐俊
张江科技评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能源领域智能

■采访/樊丽娜 受访/杨锐俊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企业也不例外。企业的生命周期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所谓“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指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甚至消亡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往往有着不同的特征,面临不同的问题。找到与阶段性特点相适应,并能保持自身发展能力的模式,在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企业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走过了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创业期和快速扩张的成长期,在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内外部环境逐渐复杂的新阶段,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智能”)总裁杨锐俊先生运筹帷幄,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路径成竹在胸。

“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双轮驱动

数据显示,2012—2016年科大智能营业收入增长迅猛,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13%。2017年第三季度,科大智能实现营业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58.72%;净利润为1.99亿元,同比增长17.93%,在智能装备行业中表现突出。究其原因,“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的双轮驱动给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方面,自上市以来,公司的资本和品牌有了很大的提升。2011—2013年,公司通过引进人才、内部精益化管理改革等方式,实现公司的内生式增长。在电力、新能源等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业务上,继续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对其他盈利较少甚至不盈利的业务进行精简,集中精力发展少数几个产品,重点攻克。尽管在内部改革的过程中,公司各层级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但是公司管理层以坚定的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使公司已有的智能化科技进一步升级,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公司的外延式扩张。2014—2015年,科大智能先后收购了烟台正信电气有限公司和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2016年收购上海冠致自动化有限公司和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科大智能的工业自动化业务发展日趋成熟,形成“智能移载机械臂(手)—AGV(脚)—柔性生产线(身)”于一体的完整生产链。

杨锐俊坦言,对于已有的、发展较好的业务,内生式的发展对于公司的发展更有益处;而对于一些新业务,特别是公司内部基础不是特别扎实的业务,通过外延式扩张的方式,发展速度会更快。正是这种“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使公司连续3年实现业绩的高速发展,让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获得勃勃的生机。

认清自身优势,合理布局

科大智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提供定制化工业4.0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与通用电气、西门子等行业巨头相比,科大智能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杨锐俊认为,与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公司相比,科大智能的规模较小。按照业务和产品线的不同,公司内部被划分为若干个“作战单元”,每一个“作战单元”高效运作。这种运营、管理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大企业病”,防止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出现组织结构僵化、人员效率降低等问题。其次,科大智能作为本土企业,根植于中国的发展背景,对中国的行业特点、文化特色、发展趋势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如何降低企业成本、如何快速发展等问题,比跨国公司更有经验。此外,科大智能坚持革除陈弊,敢于做减法,将公司的资源集中在几个优势产业上。“近几年,我一直强调,公司在同一个领域的产品不要太多,要做优势产业,做有价值的产业。产品太多就会难以聚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不如集中精力发展几个优势产品,扩大公司影响力。”杨锐俊说。

如今,科大智能的主营业务涵盖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多个领域,看似业务庞杂,实则各有侧重。杨锐俊将这些业务归为两类,一类是立足当下的,一类是布局未来的。所谓立足当下的业务,就是指电力、新能源、工业机器人等目前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些业务上,一方面提高公司内部的管理效率,提高研发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将这些业务板块做得更强。智能物流、人工智能等则可以认为是布局未来的业务。杨锐俊表示,目前公司主营的工业4.0解决方案非标的成分较高,难以实现100亿以上的市场,而智能物流则是标准化程度很高的领域,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随着与京东的合作逐步展开,未来智能物流将成为科大智能潜在的盈利点。人工智能领域由于与机器人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科大智能重点关注的方向,特别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机器人领域,市场将会更大。然而,基于目前科大智能的发展情况,杨锐俊认为,公司并不适合像BAT等巨头那样全面布局,而是需要深耕几个细分领域,持续投入,不断探索,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只做自己擅长的事

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迅速,国家及地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就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车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电池的续航能力、使用寿命、安全性问题,以及充电桩的场地、分布和运维等。

杨锐俊认为,新能源汽车目前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其推广有明显的政策依赖性。在这种情况下,体系化运营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落地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出租车、公交车、物流公司的小货车等。科大智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还是依托在智能电网领域的经验,在电力技术方面做延伸,开发交、直流的充电桩。在新能源电池方面,科大智能并未涉足。“新能源电池的开发需要材料、电化学方面进行技术创新,这不是科大智能擅长的领域,我们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所以目前的业务集中在充电桩方面。”杨锐俊解释说。

企业的发展过程往往荆棘满布,能否在不同的阶段都实现新一轮的增长,取决于企业的定位是否清晰准确,企业的决策是否顺应时势,企业的布局是否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从初创阶段的鏖战中脱颖而出,逐渐步入正轨、谋求新一轮发展的企业,不妨从这些方面着手规划,科大智能的发展路径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猜你喜欢
新能源领域智能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