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一直以来,河南省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创新驱动这一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以科技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是,由于河南省起步晚、人口多、底子薄、院校多而不强、科研实力偏弱,与发达地区在创新要素、主体、环境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创新驱动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制约要素。为此,厘清发展现实,总结创新驱动实践的经验与不足,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态势
河南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规划,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为主导,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着力点,紧紧抓住主体、平台、载体、专项、人才、机制等创新六元素,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1.经济综合实力逐步上升。2015年河南省GDP、人均GDP分别为37002.16亿元、39123.00元,GDP长期稳定全国前五位,GDP、人均GDP稳步上升。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河南非农产业占比、产业服务化水平分别达到88.62%、83.02%,非农产业占比、产业服务化水平逐步提高;2015年全省高技术企业数量已达到1353家,是2010年同期规模的1.6倍,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3.发展方式绿色化水平逐步提高。201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量降至0.715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至77.70%,绿色化发展方式逐步深化。
(二)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1.创新投入力度逐步加大。2015年R&D经费投入强度、R&D研发人力投入强度分别达到1.18、0.52,强度持续提升,创新载体位居中西部第一位、全国第六位,同时,两院院士数量显著增加,“中原学者”规模持续扩大,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2.创新产出能力不断提高。2015年万人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万人专利授权量(三种专利)、万人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达到9.54篇、7.20件、68.65万元,先后获得106项国家科技奖励,实现了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自然科学奖和创新团队奖零的突破,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由2010年的全国26位上升至2015年的21位。
3.创新环境持续优化。2015年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96.23人,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1%,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文件,逐步建立包括科技金融、财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管理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制度体系,省级科技创新载体实现全域覆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二、河南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河南创新驱动面临的发展机遇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打造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报告明确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国家战略密集落户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試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先后获批,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城市群,国家战略叠加带来了创新机遇。
3.新经济带来新机遇。新经济模式快速发展,产业技术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发展的热点,同时也为科技创新发展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新的历史机遇。新常态下,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推进,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红利将逐步释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加快了创新驱动发展实践与探索的力度和强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1.创新主体培育仍旧不足。河南创新人才的规模与上海、广东、北京等发达省份相比规模不大;省内科研院所多而不强,省内引进的“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学者的数量较低,创新人才的实力偏弱;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并未发挥主导作用,创新主体的主导地位不突出,严重制约了河南创新创造的综合实力。
2.创新要素的配置机制和服务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市场化导向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降低了创新要素流动的速度,并未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区域科技成果有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优势的衍生能力不足,产学研中创新人才要素的流动存在制度壁垒,难以实现人才—技术—产业的深入融合,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政企定位不精准,河南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制不灵活。
3.创新生态环境有待优化。受约于本地科教资源多而不强、创新驱动发展成效不突出的现实,创新驱动的氛围不浓。对创新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有待提升,创新发展的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创新法律制度环境不优。
三、河南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和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提升创新能力
强化对本土人才培育的力度,积极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造人才,逐步完善创新人才保障体系和机制,培育和壮大创新主体规模;积极引进国外一流科研院校来豫合作办学,吸引国内高水平科研院校来豫设立分校,搭建合作创新平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着力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
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进程;强化基础和前沿研究,提升科技原创能力;努力营造和宣传科技与产业创新文化。
(三)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及服务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要素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创新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建立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要素配置机制;要强化企业在协同创新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发挥风险投资在协同机制的关键作用,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产学研金一体化协同机制。
(四)建立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营商环境
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深化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改革,构建以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积极推动财税、金融、投资以及国际贸易制度等方面的供给侧改革力度,探索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建立创新型创新创造体制机制;积极培育创新创造传播载体,统一全省上下创新创造的思想意识,弘扬科学精神,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氛围。
总体而言,河南创新驱动发展有基础,机遇大于挑战,需确立创新驱动发展在全省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科学谋划创新发展规划,稳定有序地推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上台阶。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2017JC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