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后简称报告)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意志、顺应人民期待、体现人民意愿,是我们党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经过深入调研、反复修改、仔细推敲、精心打磨,堪称中国当代公文精品。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而且要悉心领悟报告写作艺术,不断提高公文质量。下面,就报告的写作艺术,谈点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登高望远主题深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是报告的精髓。报告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68个字,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对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宣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8个字就开门见山、要言不烦地阐明了不忘初心的极端重要性。紧接着深入浅出、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人民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既言简意赅地说清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又画龙点睛地讲明了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作用。
(二)宣示了我们党始终高举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旗帜。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历届全国党代会都高举这面鲜艳的旗帜,都在重申走这条强国富民的光辉道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这面伟大的旗帜,向世界郑重宣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守,彰显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决心。
(三)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目标决定方向,目标凝聚力量,目标激发动力。奋斗目标清晰明确,向人民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向世界展示出全球第一大政党愈加自信和愈发强大,显示出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和移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奋勇前行。
二、不落窠臼结构简
报告在结构设计上采用逐次展开的并排序列,没用“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今后五年工作的安排”两大板块的常用模式,避免了今后的主要工作淹没在一级标题“今后五年工作的安排”中造成层次繁多。报告虽然是3万余字的鸿篇巨制,但是仅有两个层次,结构简单,内容匀称。不像现在有的写文章、作报告,生怕读者看不清、听众搞不懂,大标题下是小标题,小标题里套小点点。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里批评的那种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总观报告,并列分为13个部分。先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紧接着深刻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鲜明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然后科学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依次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9个方面作出战略部署,勾画行动蓝图。整个结构层次简明、脉络清晰,承前启后、文气贯通。报告虽然洋洋洒洒3万余字,但是不显冗长繁杂;虽然众人参与、数易其稿,但是剪裁得体,没有拼凑痕迹。
细研报告,材料组织和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多就层层剥笋、条分缕析,内容少就按序推进、一气呵成。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10个方面成就没有直接分层,而是在每段首句采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结果句表述,既充分展示了亮点、体现了特点、彰显了特色,又给人以言简意赅、干净利落的简洁美。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深入浅出地回答了这一时代课题。“八个明确”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简明扼要、坚定有力,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凸显了报告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对于内容相对较少的第十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十一部分“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就没有再分层次,而是依靠内在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有机相连,同样让人感到流畅自然、浑然一体。其中多数段落简短精炼、言简意丰,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能简则简、能短则短,不拖泥带水,不无病呻吟。
三、入脑动心语言美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报告之所以能引起强烈共鸣、产生巨大反响,在于其不仅有深邃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新举措,而且文风实、语言美,让人经久难忘、回味无穷。
(一)顺民意。党只有时刻想着人民,人民才能真心拥护。据统计,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203次,把对人民福祉的热情关注、把对人民期待的积极回应,倾注于字里行间,显示出语言的人性美。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民生保障覆盖每个人生命全周期;强调“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强化国家对人民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等朴实无华的话语,情真意切、具体实在,反映了社会的需求,道出了人民的心声,让老百姓听得心里热乎乎的。
(二)接地气。报告高屋建瓴,但不居高临下;思想深邃高远,但不晦涩难懂。报告里很多语言通俗朴实、蕴含哲理,生动活泼、亲切自然,于平淡中见神奇,显示语言的朴素美。比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通俗易懂地说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充满艰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具体明确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深入浅出地讲清了人民民主的真谛;“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既让军人热血沸腾,又对全民进行了一次国防教育,等等。这些很接地气的大白话,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令人耳目一新。
(三)重提炼。报告在标题和内容上不刻意追求工整对仗,但是对一些要求原则,能精心提炼、高度概括,显示出语言的精炼美。例如,“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等等。这些语言短小精悍、简洁凝练,精辟深刻、朗朗上口,具有很好的音韵之美和很强的节奏之感。
(四)有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近3个半小时的报告中,赢得了70多次掌声。这掌声既是党心和民意的表达,又是信心和力量的彰显。“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今天,我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这些话语就像擂响的战鼓、吹响的号角,充满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