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已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三级预警。而机动车尾气排放被认定为影响空气质量元凶之一。节能减排,治理拥堵势在必行。
2003年张艺谋为成都拍摄了一部城市宣传片,这部片长5分零九秒的宣传片让人对成都的古与今、动与静有一个很形象的概念,表述了“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003年成都汽车保有量34.5万辆,而截至2017年7月底,成都小型汽车保有量达432万辆,十余年时间,成都的汽车保有量翻了十倍以上,目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内汽车消费“第二城”。
从34.5万辆到432万辆,数字变化的背后反映了成都是西部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然而,汽车保有量的飙升也给成都带来了两大“城市病”——道路拥堵和尾气排放污染。
近年来成都交通拥堵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城市的宜居品质和市民的幸福感受。尤其是冬季,四川盆地静稳天气,少风少雨特点,污染物不易扩散。
2018年1月22日起,成都限行范围将扩大至绕城内。成都的机动车尾号限行范围將从现行的“二环路(含二环高架路和底层道路)与三环路(含)之间区域内所有道路”调整为“绕城高速G4201(不含)以内所有道路”。
有好事的网友把限行区域图形象地形容为鸳鸯火锅变成大红锅。这意味着,届时所有“川A”及外地号牌汽车在工作日特定时间内,都将按照机动车号牌(含临时号牌)的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尾号进行限行。
其实,早在今年5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就发布通告,就中心城区机动车尾号限行扩面交通管理措施公开征求意见。半年过去,这只“靴子终于落地”。
“人才”是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成都正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落户优惠政策,人来了只是第一步,要留得住人才是关键。
实际上,关于成都机动车限购和单双号限行传闻由来已久。不堪重负的成都交通和愈发严峻的空气环境形势,使得各种传闻铺天盖地。
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便捷的出行方式是现代化城市标志之一,乘坐地铁对于在城市居住的人来说是一种十分便捷的出行方式。到2020年,成都地铁计划开通15条线路,共计650公里的,届时将全域覆盖城市东西南北。
无独有偶,2018年1月1日起,成都地铁票价累计分段优惠政策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2017年12月持单张旧版天府通卡,在地铁乘车累计消费超过200元的用户,即可在本月免费领取一张天府通2018版新卡,享受新的优惠政策。即,超出200元后,下次起打6折;但超出400元后,下次起恢复9折优惠。
成都限行区域从鸳鸯锅变大红锅,未来也不排除出台更加严苛的政策,但正如“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拥有一片蓝天,能自由自在呼吸,同时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让这座城市充满魅力,真正成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宜居城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