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科学”

2018-02-01 14:43
大众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麋鹿驯鹿雪橇

有调查显示圣诞节已经成为中国青年(15岁~45岁)第二喜爱的节日,其程度仅次于春节。调查结果是否可信我们不予置评,但一到12月,大街小巷里铺天盖地的圣诞元素确实随处可见。中国的这个“圣诞节”有点不一样。

圣诞节的别样狂欢

圣诞节从一个宗教类节日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节日,已经糅合了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元素,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购物”。早在2012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国家仍在圣诞节的促使下卖出不少东西。同样,在中国的圣诞节中这一特别的“购物”元素也显得尤为突出。

2010年圣诞节,中国内地游客在英国消费总量超过10亿英镑,英国本国居民的奢侈品消费需求则不足中国游客的一半。2011年圣诞前后,众多中国人纷纷涌至英国各大城市购物,英国国内所售奢侈品的近三分之一都被中国人买走。近年来,一到圣诞节,国外的许多商家也都把目标转向中国。当然中国不光是扮演“购买者”,号称“世界圣诞饰品之都”的义乌,全球70%的圣诞饰品都来自这里。

其实不仅是“圣诞节”,美国的感恩节、中国的“光棍节”都已从一种节日演变成了一种“购物狂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可包含了不少的心理学知识。

稀缺性冲动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瑞安·豪威尔认为,购买的冲动是一种本能。即使现在物质并不匮乏,但是面对稀缺品的时候,人们与生存有关的焦虑感仍会被唤醒,导致我们想去拥有这些稀缺的东西。当我们看到节日里50%折扣的标签时,稀缺性冲动被启动了。

损失厌恶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损失厌恶”理论,指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同,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购物者可以原谅自己没有获得,但是如果打了折不買,那就“损失”惨重了。

大脑的奖赏 在食物、购物等令人愉悦的事物的作用下,多巴胺的分泌会增多,从而启动大脑内部的奖赏回路,给人带来强烈的快感。

重获控制感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营销学助理教授斯科特·里克发现,零售疗法的概念是真实存在的——对一些人来说,如果他们感到悲伤,购物却能释放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快乐,因为这能在他们的生活中恢复一些控制。

从众 心理学家认为,从众的原因之一是“行为参照”——当缺乏适当行为的知识或遇到不明情境时,人们会通过他人的行为来作为自己行为的参考,而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最可靠的参照系统。别人都买,我当然也要买咯!

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鹿

很多人会以为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鹿是麋鹿,其实并非如此,这不光是“传统”问题,其中还是有很多自然科学道理。

传说中,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共有9头鹿,其中八头负责出力,另外一头红鼻子的“鲁道夫”负责领头开路。而这9头鹿都是驯鹿,它们长着珊瑚形状的角,角的一些部分连成板状且左右不对称,脖子上有白色胡须一样的长毛,尾巴短——麋鹿的尾巴是长的。

驯鹿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都有。说它们是“驯鹿”并非说这些鹿是人工驯养出来的,北美的驯鹿是纯粹野生的,而分布于北欧的则主要由拉普人管理,属于大范围圈养。在中国的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也能见到,鄂温克族更经常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

为什么圣诞老人会选驯鹿而不是麋鹿呢?或许是因为驯鹿近水楼台的关系吧,因为麋鹿的老家是在中国。麋鹿,又名“四不像”,世界珍稀动物,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中国的麋鹿就近乎绝种,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英国从西方购入后重新送回部分到中国。

那么抛开传统不说,圣诞老人可以用麋鹿去给他拉雪橇吗?答案是不可以,因为麋鹿如果在那么冷的天到处奔跑,它们是会被冻死的!驯鹿不一样,它们本身就是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从这一挑选来说,圣诞老人还是懂点科学的。

所以,中国的麋鹿既没有拉到圣诞老人的雪橇,就连大部分中国人过圣诞节的目的都只是买些东西而已,是不是也出乎了你的意料呢?(编辑/有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麋鹿驯鹿雪橇
小雪橇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一只小驯鹿的生死时速
做雪橇
喂驯鹿
找一只驯鹿过圣诞
滑雪橇
自制的雪橇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