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文:我希望配出心动的感觉

2018-02-01 22:54谢晓龚菁琦
南方周末 2018-02-01
关键词:张嘉译白鹿原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谢晓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龚菁琦

南方周末记者 谢晓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龚菁琦

发自湖南长沙

实习生 陈瑞迪

朱亚文不常写微博。大寒那天,他为《声临其境》写了一段话:“在观摩其他嘉宾精湛演绎的同时,尿急、微汗、舌根发苦,这些症状一一浮现。现在回想,真算是入行以来少有的紧张。没辙,只要是和表演沾边的活儿,无论大小必须严谨对待,更何况是配音!”

在当期节目中,朱亚文和他的开场词“宝贝儿”,很快成为热点话题。节目播出后一周,朱亚文八次登上网络热搜,微博粉丝增加三十多万。

南方周末:参加节目前,你想过播出后的效果吗?

朱亚文:怎么可能会想到。节目组最初给我发来一个节目小样,有王刚老师、侯勇老师、潘粤明,都是非常好的演员。这档节目可以让我在演员职业技能的保护之下,与观众互动和交流,我觉得蛮有安全感的。

我对自己的声音很熟悉。这是我职业技能的一块,在这个节目上被放大了,但它只是我创作工具之一而已。

南方周末:准备的过程,对你来说是费力还是挺轻车熟路?

朱亚文:我对录音棚和配音是熟悉的,以往的经历都是配自己的角色,但这次是去配其他优秀演员的经典段落,其实是有压力的,而且不小。我挑了《亮剑》《白鹿原》以及《夏洛特的烦恼》。《白鹿原》这段最难,我不能像《亮剑》那样完全配得跟李幼斌老师相同,我只有多听、多看,至于现场能投入多少,其实有点未知。

南方周末:后来你是怎么达到张嘉译配白嘉轩的效果,你的表现其实已经超出了配音的范畴,更像在演戏?

朱亚文:我不能把情节像背书一样背出来,那样的情感是不真挚的,需要有一个东西瞬间打动我。我只是模仿了张嘉译老师的形态,尽管也投入了情感,但和他在创作过程中凝练的冲击力和挥洒的感觉相比,还差得很远。我是在演,但也是在嘉译哥之前的表演框架里面,努力地想要用情绪填满这个框架。我希望在这样一个节目里配出心动的感觉,这个有了,我挺开心。

南方周末:你选择《亮剑》和《白鹿原》里的片段来配音是出于什么考虑?

朱亚文:《亮剑》和《白鹿原》除了技术以外,还有一种真诚。作为演员,我们最害怕的就是在配音过程中找不到心动的感觉了,只是技术性地填空。这两部作品必须要有一些技术性的支持,还需要特别浓烈、真挚的情感。我想用真挚的东西打动观众。

我跟李幼斌老师一起拍过两部戏,对他的声音以及声音控制的状态很熟悉。我和张嘉译老师在《黄金时代》里合作过一场戏,对他嗓子里浑厚冒泡的感觉很清楚。我有一定的声音塑造能力,说它是技术也行,本能也行。

南方周末:你觉得声音表演在整个表演里占到多大比例?

朱亚文:这不是一个比例的问题,台形表也都很重要。台词可能是音画艺术里最直观的,负责讲述。如果演员丧失了讲述这一职能的话,不能称为演员。台词好的演员不一定是好的演员,但好的演员台词一定好。

(为了)台词真诚,配音要贴合表演及其心理节奏。台词不是大众想象的、演员嘴里说出来的话,是一个复杂工艺产生的信息传递。但对演员来说,需要永远葆有创作的真挚感,而不是技术性表达。很多人说话抑扬顿挫听上去还不错,但缺了(角色)性格里的真诚和态度。

南方周末:你演过周恩来总理、作家端木蕻良、土匪余占鳌等各种不同角色,每个角色需要的声音质感不一样,你会怎么调整和把握?

朱亚文:比如端木蕻良,不是一个善于在群体当中表达的人,他愿意跟随,又极度敏感,甚至没有那么强的责任心,所以对他的台词处理要绵柔,微微有一些气虚的感觉。总理是领袖,还是智者,对他的台词处理要让这个角色更有一种思路感,还是一个亲切、明朗的声音。气息要非常实,咬字要非常小心。余占鳌呢,当时我就是要破一下自己的嗓子,因为原声太知识分子了,不像土匪,我就全用擦声带的方式表达,可能会比较费嗓。

南方周末:据说,好演员对剧本和台词会有一种很特殊的破译能力,能读出编剧的想法。

朱亚文:不能说破译,从技能上来说,是不让这个台词有陌生感的。化解陌生感的方法不是把台词背下来,而是大声朗读,甚至当着众人朗读,过程中你才知道,在什么点上会台词失控,当你有了大开大阖之后,再回归陈述状态,说起来就会特别有底气。这是在我身上特别受用的方法。

猜你喜欢
张嘉译白鹿原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发火的成本
张嘉译:发火的成本
扩展阅读
白鹿原民俗村
张嘉译:“男人四十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