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培育职业农民 助力乡村振兴

2018-02-01 16:21:14丁燕四川省农广校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资对象培育

□丁燕/四川省农广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而美丽乡村为谁而建、靠谁来建、因谁而美,说到底,关键在人,是与这片土地不离不弃、与自己家乡守望相依的新型职业农民。没有人,没有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产业兴旺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精准培育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更是当前及今后很长时期内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7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需具备更高的技能素质、社会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对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做实、做细、精准培育。

1 精准培育对象

对象的精准是精准培育的前提。为做到培育对象的精准,务必开展好训前调研,摸清家底,建好培育对象数据库。培育对象数据库的内容应包括当地耕地面积、务农劳动力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产业类别、产业规模、专合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总况,以及单个劳动力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产业、规模、收入、属于哪一类新型经营主体、参加过哪类培训、有无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等。通过对这些情况的摸底调查,充分掌握当地劳动力的情况、产业状况及现有劳动力的情况,为精准培育对象打下基础,确保培训有的放矢。培育包括三类:即留地农民的培训、农业后继者(返乡农民工、“农二代”)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经常性培训。

2 精准培训方案

方案的精准是精准培育的关键,在全面把握培训对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要精准设计培训方案,分产业、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培训。一是根据对象的文化程度及产业状况设计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需培训,既拓展视野、开阔眼界又提升实战能力。二是建好师资库,把既有专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各类人才纳入师资库;同时开展一些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师资素质能力。三是充实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可促进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可探索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在基础好、代表性强的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强化实训条件,提升教育培训能力。四是创新培训方式,按照“进屋学知识、下地获技术、上网得信息、出外长见识”的原则,在培训中多发挥农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员在讨论和参与中解决问题、学到知识。还可多开展一些提升团队凝聚力以及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员解决问题。

3 精准培育管理和考核

培育管理和考核的精准是精准培育的保障。培育管理和考核的精准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一是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选派责任心强、有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同时成立班委会,协助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认真落实学员的学习生活。二是建立健全师资考核制度,课后及时对师资授课进行评价,实行动态管理,按需随时增加优秀教师。三是建立健全跟踪服务制度,根据地域、产业状况建立导师帮扶制度,保证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同样能及时得到导师指导,离校不离训。四是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精准培育以上三点缺一不可,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非一蹴而就,除了培育的精准外,还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需要有全社会的关心和尊重,特别是需要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这样才能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及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空间,也才能让新型职业农民稳定地、长期地留在农村,并能吸引一批有技术、有知识的青壮年回到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带头人。

猜你喜欢
师资对象培育
神秘来电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