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惠
(蚌埠科技工程学校,安徽 蚌埠 233000)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所面对的环境比较复杂,问题也多样化,文章以客观现实为线索,通过借鉴各国、各地区的校企合作经验,将大量存在的客观实际升华为精炼理论,提出可行建议,从而形成指导校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系统理论。
首先,教师理论研究能力非常强,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其次,学校和企业之间就校企合作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最后,在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下。
首先,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并未实现“互利共赢”,彼此依靠自身的条件占据着相应的优势,二者利益不够均衡;其次,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主要是为了借助学校给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但实际上学生毕业之后往往选择其他工作,让企业的人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反而让企业的前期投入和后期回报不成正比;最后,学生所接触的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彼此之间存在隔阂,并未完全融合。
当前,社会的相关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对校企长期合作并未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政府这方面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导致当前的政策环境仍对校企合作的双方产生了一定约束,继而难以实现学校和企业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首先,就学校而言,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重要内容。其次,就学生而言,产教结合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的愿望和热情,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学校兴办专业产业,并使之与教学相结合。再次,就专业建设而言,校企合作办学,可以极大调动企业直接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一方面,企业获得了更加贴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化调整将更加与时俱进。
最后,就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言,职业教育是最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它与当地经济建设关系密切、联系广泛。由于学校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头脑灵活,依靠科技兴办产业,因而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同时,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这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1)一方面,学校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积累更充足的经验,以丰富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校要为校企合作制定更合理的课程计划及规章制度,让企业的人才需求得到满足。
(2)企业和学校之间要在明确双方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利用均衡。学校结合企业文化积极打造校园文化,让二者有效融合,继而让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后尽快产生文化认同感。
(3)社会要对校企合作有关的保障体系加以建设和完善,这样才能给学校和企业双方给予更好的保障。另外,政府的支持力度要跟上,不断制定和出台相应的积极政策。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学校往往起到了主导作用,而这并未使学校和企业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更深入的发展,并且依靠这一作用无法有效调动任何一方的积极性。为此,本文通过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四个层面的分析,找出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并对其研究价值体现进行了介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策略。当然,对市场机制下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远不止于此,但是希望本文研究能为后期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