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鹏,李东徽,阮彦蓉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城市滨水景观是指以水为主题,对环境的各项功能、生态意义以及精神价值进行的营建性活动。滨水公园建设与整个城市的形象、城市生活质量、城市的发展实力及城市定位有密切联系。
随着城市滨水区的复兴,滨水公园也逐渐兴起。纵观世界,人类对滨水区开发和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密切联系。
经济因素:自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工业的发展,使大型水体的交通运输在人们的生活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因素:国家政府开始倡导旅游、游憩和户外活动的精神文化,人们对开放空间的消费日益高涨。因滨水公园靠近水源,人类天生又具有亲水性,滨水公园更是人类追求旅游、休憩、体育运动以及户外活动的首选场所。
环境因素:在数年以前,许多国家发展工业,导致滨水区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近年来,人类环保意识加强,人类越来越向往青山绿水的生活,政府、市场和居民等开始对环保重视。
文化因素: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历史的保护是在1970年代。因经济条件提升,人类开始重视精神享受。
我国的滨水公园起步较晚,在一些临海城市,海岸线经常延伸到城市的核心地带。随着城市发展,为使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提高,现已有大量城市开始逐步将已有的工业设施迁往郊外,把靠近市中心的沿河地区辟为休闲游憩绿地。
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设计师对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的方式不同,最后所呈现的景观也不同。近几年,随着国家生态修复及城市双修等项目的启动,滨水景观也暴露出一些不利的倾向。
(1)治理简单化.把滨水区域景观改造简单地看成“修河道、清淤污、治脏乱、增绿化”的工作,未能进一步对相关区域的历史、现状、城市服务功能等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研究与整体规划。
(2)改造人工化。把滨水区域进行了过多人工化的整治与建设。这些工程建设功能性增强了,但水系与城市,水系与人类之间的联系不再密切。
(3)设计相似化。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大多缺乏地域等特色,规划设计大多都是相互模仿和套用,最终呈现单一、相似的景观。
目前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域景观规划有许多成功案例,如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的开发、京杭大运河的申遗与保护等。从案例中发现,要做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就必须深入现场调研,还必须结合当地城市整体的形象,对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水系发展史进行详细研究,使滨水景观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城市的独特性。滨水景观设计应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满足居民的愿望,创造居民需要的空间和环境,应把握好景点与景点的相互关系,在环境的改造、空间的组织及标识的设立方面,要为体验者在特定的场所欣赏特定的景观这一主题服务。另外,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水的自然性,将亲水设计贯穿景观的每个环节。
城市滨水公园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景观特色,由于人与水体的依存关系,各类水体的存在能使人愉悦,也可以激起以往的历史记忆。保护原有水体,在滨水区岸线做适当合理的植物配置,使滨水景观有机融入到城市休闲空间中,同时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城市形象,并为海绵城市建设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