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勇 蔡红 张帆 舒长斌 李映福 景晓卫
/1.四川省农业厅科技教育处 2.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农村处 3.成都市农林科学院4.四川省农学会 5.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竞争力是指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支撑环境下,特定区域内的农业在与其他区域竞争中表现出的科技投入总量、产出水平、成果转化与推广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水平。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农业科研设施设备、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教育推广体系等合力要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观点,也是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推进全面创新发展必须把握的首要问题。因此,准确把握四川省农业科教现状,深入剖析农业科技竞争力的“短板”及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大省向强省跨越,确保四川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部署,笔者通过实地座谈、检索统计、典型分析,对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和综合竞争力现状进行了梳理,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四川农业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中央及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农业科教工作,持续加大农业科研开发投入力度。2013~2017年,省本级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累计达到12.5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4.40%。仅2017年省本级财政农业科技投入达3.3亿元,占省本级财政科技总投入的13.75%,较2013年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是2013年省本级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1.98倍。同时,中央及省本级持续支持农业科技推广转化体系建设和农民教育体系建设。5年来,中央累计支持86964万元、省级配套25000万元持续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全省168个县(市、区)投资88563.6万元建设乡镇农技站;投入41789万元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主体队伍。2018年,国家对四川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新增资金2697万元、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新增资金3055万元,增幅分别达12.74%、34.84%。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由四川省科技专家牵头实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人数明显增加。
不断建立健全集创新研发、教育培训、转化示范、推广服务于一体的全省现代农业科教体系。一是整合涉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创新型龙头企业等科研资源,建成省级以上(含省级)涉农重点实验室35个、国家农作物改良分中心6个、国家级农作物原种扩繁基地20个、原原种分中心近20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0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6个,建设省级以上(含省级)农业科技园区93个(其中,国家级9个)、科技部备案星创天地71家。建成“四川科技扶贫在线”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省市县平台运管中心103个,覆盖全省12个市(州)、88个重点贫困县。新一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调整优化后,四川省的国家级岗位专家已达到36个、建立国家级综合试验站62个,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18个。2017年,国家新建的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有2个分别落地成都和眉山,占全国新建总数的1/3。二是加快推进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基本形成,“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广泛推行,产业扶持、科技扶持和金融扶持政策正在试点,注重遴选示范基地,大力开发精品课程,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开展在线教育培训和全程跟踪指导。全省有4个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和750余家各类培训基地,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万人以上,已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2万人。三是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四川出台了《关于进—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意见》,修订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保障、完善法律保障,健全和稳定了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一衔接、两覆盖”目标任务。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9067个,其中,省级69个、市级383个、县级2859个、乡镇5756个,省、市(州)、县(市区)和乡(镇)农技推广公益机构主体作用明显。农科教推企大联合主体深度融合,公益服务与社会化服务同步实施,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推广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10年的14050家发展到2017年89292家,家庭农场从2013年的6276家发展到2017年的40896家,土地流转率从2011年的18.39%提高到2017年底的36.70%。
四川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年均育成突破性农畜新品种80余个,川优6203水稻、荣玉1210玉米、川藏黑猪、大恒肉鸡等优质品种广泛应用于省内外,终结了“蜀中无好米”的时代,打破了国外畜禽品种一统天下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到2016年底,四川农业领域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138项,其中有国际萨乌马奖1项、国家级科技奖106项(一等奖14项),省部级科技奖2031项(一等奖191项),在水稻广谱抗稻瘟病研究、野生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科技综合创新能力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2017年,四川农业领域获省科技支撑计划和应用基础计划等项目支持92项,组织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155项、授奖70项,其中,主研或参与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中华农业科技奖20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45项;育成并通过国家审定品种36个、省级审定品种45个;创制育种新材料419份,研究集成新技术16项、新工艺17项,研发新产品3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授权及专利83项,形成技术标准规程12个,遴选农业主推技术52项。
2011年四川启动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以来,按照《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具体要求,农业领域农畜超级种和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两大专项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等原则,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导向,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深化种业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推进科技扶贫、完善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为工作重点,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多维整合、协同创新,推动了四川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助力四川农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依托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和专家大院制度,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活动的有效转化。“十二·五”以来,推动1000余个(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示范应用,培育壮大了川粮(油)、川猪、川茶、川果、川渔、川桑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2017年,四川主要农作物、畜禽、林木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6%、90%、60%,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5%以上,病虫害综合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
2014年6月,四川在宣汉县和省农科院、省畜科院启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工作,充分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2016年8月,四川将试点范围扩大到21个涉农科研院所和62个县(市、区),并明确提出改革试点的10条政策举措: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取酬;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允许科技人员提供有偿服务;完善科技人员岗位聘用和职称评定政策;支持专利实施转化;科研院所职务发明获得知识产权后,无正当理由2年内未能运用实施的,职务发明人经与单位协商约定,可以自行运用实施;允许单位与职务发明人约定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科技人员领办、创办、联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在税费征收、土地租用、用水用电等方面依法享受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参与改革试点的对象包括:试点院所在编在职的科技人员;试点县内农业、畜牧、林业、水务、科技等涉农事业单位在编在职,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允许参与的科技人员。2017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全面推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经验”。全省有5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了改革试点,其中离岗创业200余人,创办企业实体100多家,作价入股等有偿转让成果项目156项,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体制内农业科研人员因管理日趋行政化延缓其成为创新主体。在制定科技人员激励政策时强调放松,在对科技人员日常管理时一味从紧从严,如兼职范围和留职创业政策一再上收,导致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技激励十六条”难以落实落地。特别是农业科技激励方式以发证书和奖状为主,几乎没有奖品或奖金激励。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农业技术的准公共产品性及农业的低收益性,决定了农业科技研发往往是高投入低回报,使得一些社会资金不愿进入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领域。民间资本和农户资本规模小而分散,形式不规范,加之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资本很难被激活。有限的社会资金投入已经成为制约四川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发展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但四川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突破性、重大成果少,跟跑型、一般成果多;产前、产后及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等成果少,产中成果多;综合性、配套系列技术成果少,单项技术成果多;农业技术创新的靶向性不强,基于用户导向的技术成果偏少,成果不接地气;农业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水平不高,前瞻性技术储备不够,解决瓶颈问题的核心技术不强;科技支撑格局与四川五大经济区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川字号”特色优势农产品关键技术成果少,难以支撑品牌影响力提升。同时,四川农产品深加工严重不足,农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和技术推广体系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人才“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问题长期存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专编不专职的局面长期得不到扭转;公益性农技服务机构不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中介组织为农服务意识薄弱;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没有有效建立。
育种攻关及材料创新是农业科技竞争力重要的显示要素。从经验育种到精确育种,依靠数据库可缩短5~8年,但我国及省内农业数据积累是一大短板,国内及省内企业育种还停留在笔记本上,我国所有种业企业的数据加在一起也没有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多。美国孟山都公司自2000年建立DNA数据库,目前每天的运算量在100万条以上,每年积累的数据量上亿条。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拥有200种41万份种质信息,但利用率仅为3%~5%。同时,四川省农业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耦合程度不够,技术链对产业链的“双螺旋”支撑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协同效益不能有效发挥。产业链和技术链协同过于集中在产业上中游,产业中下游协同能力不足,支撑农业全产业链的技术链发展不完备,导致产业链竞争乏力,围绕农业全产业链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亟待完善,需要创新支撑现代农业产业链、技术链的技术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农业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阻碍了技术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合理衔接。
每万名农村人口中科技人员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科技队伍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需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不充分,成果转化平台数量不足,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成果推广转化呈现区域性不平衡;产学研联合转化中的企业主体作用不强,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更新升级和技术维护严重缺失。四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0%,远低于美、日70%~80%的水平,更低于德、法、以色列等国家90%的转化率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分布不均衡,离实现每个村民小组有1名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创办家庭农场转化成果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农技推广体系“一主”活力不足、“多元”尚未形成,全省农技推广机构编制内空缺8899人、编制空缺率13.4%,其中,县、乡镇农技站编制空缺率分别为19.5%、12.3%。四川民族地区甘孜、阿坝、凉山3个州县级空编率30.2%、乡镇空编率36.5%。自上而下的推广手段多,基于经营主体技术需求调查、针对性开展科技推广的实践还比较少;推广中联合或者纳入新型经营主体的实践还在探索中,与农资经营企业包干式服务相比,政府农技推广手段的改进太慢;公益性服务机构数量不足,地域分布差异大,城乡分布差异大,难以满足农民的农业服务需求;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之间还存在一定矛盾,农业社会化协作生产发育不足,如农场自有农机具主要服务自我,大量时间闲置、利用效率低下,服务范围窄。
知识产权和农业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等管理制度尚不完备,科研人员积极性普遍不高,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现象明显,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经验推广效果不理想,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配套政策不到位。由于试点政策突破了对事业编制人员既有的管理规定,而省级纪检监察、组织、人社等部门没有出台支持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各地各单位对这项改革顾虑很大,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也确实出现了纪检部门对参与试点人员进行追责的情况。二是农业科技人员所在单位积极性不高。有能力兼职和离岗创业的科技人员,一般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科技人员所在单位的负责人首先考虑的是本部门的工作任务,担心改革影响自身工作,对这项改革不积极、不支持。虽然很多科技人员有积极性,但得不到单位的批准,不能参与改革。同时,多主体协调统一和分工明确的推进机制不够得力,影响了多样化科研创新分工合作和跨区域合作与协同、联合攻关能力发挥和集成配套技术体系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力量尚未得到有效整合,资源共享、联合协作的新格局尚未形成,不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系、协调和不同区域的农业科研单位之间联合攻关,服务产业发展的集成创新缺乏。
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严重不足。四川农业行业人均财政支持为48541元,远低于浙江150009元、江苏115195元的支农力度。2017年,全省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仅为0.29%,低于全国0.77%的平均水平,更低于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农业研发强度适当标准1%。农业科技投入大多采取小项目支持方式,经费支出项目管得很死,财政资金使用过于固化,科技人员不能灵活使用,没有调控余地,限制了研发范围。科技人员以往用1/3的精力跑项目,现在用1/3的精力理财务。农业研发投入占全省总研发投入的比重偏低,随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同步增长的制度还需健全,与加快农业大省向强省跨越战略需求不协调;投入主体单一,企业尚未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风险投资与回报机制、金融服务和企业科技投入激励机制、非盈利科技捐助机制不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
从四川农业发展形势和客观需要出发,坚持农业种质、种源优先发展,持续稳定支持育种攻关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坚持绿色质量导向,重点研发适合农民需要、适用性强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新方法。组织重点农业科技攻关,力争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度重视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农业信息技术、以智能温室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技术、以水肥药一体化为代表的绿色生产技术发展,切实转变片面追求高产的品种技术导向,加快培育优质专用品种。一是围绕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甘薯等主要粮油作物品种需求,加大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引进、发掘力度,突破基因挖掘、品种设计和良种繁育等核心技术,推动口粮和食用油优质化。二是围绕果蔬、茶叶、蚕桑、食用菌、道地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发掘和利用,加大优良品种培育和引进力度,突破早期鉴定和优良品种繁育等核心技术,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和功能化的市场需求。三是围绕生猪、牛、羊、鸡、兔、鸭、鹅、蜂、鱼等优势特色畜禽水产产业发展,加强地方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发掘及利用,突破肉质与繁殖性状综合改良等核心技术,培育安全优质、风味独特的畜禽水产新品种(配套系),引进、应用国内外优良种畜、种禽。四是围绕四川生物种业发展,加强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种子加工与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建立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加强品种区域试验、提高品种审定(认定、登记)标准;推动产学研结合,增强种子、种苗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种子、种苗生产过程质量跟踪机制,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五是以机械化、标准化、精准化为目标,重点突破不同生态区作物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节本增效技术、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重大疫病防控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土壤地力培肥技术和污染农田修复技术。六是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全链条、多学科协同创新,集成示范品种、种养、加工、保鲜、物流等成套技术,优化提升产业技术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川字号”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七是瞄准现代农业科技前沿,在全省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构建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学定位涉农高等学校、省市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创新功能,面向四川优势农业产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国际联合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区域协同创新联盟和创新中心,推动优势区域打造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创新高地。
及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消费需求趋势,发布产业空间布局及调整、年度农业发展指南、中长期农业消费趋势等权威信息,准确指导行业动态调整,避免农民及农业企业产生误判。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智能化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要素,对农业产业系统进行再造和提升。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建立农业科研大数据管理平台。一是重点开展信息感知、决策智控、智能导航、质量检测、产品防伪、过程溯源等智能技术与产品研发,建立农业智能生产和农业智慧经营技术体系,推动传统精耕细作、现代信息技术与物质装备技术深度融合,实施农机精准作业。二是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集成组装耕整地、播栽、水肥、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烘干等主要生产环节农机、农艺技术、推进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展设施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和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促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制定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职业认证、特聘专家、购买服务等形式激励本土人才积极参与本地乡村发展,实现精准培育。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科技人员下沉乡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破解乡村振兴进程中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困境。依托农业院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加大对大中专学生、新型职业农民、种养专业户等人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和吸引年轻人到农村施展才华。把农技推广作为政府行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一是深入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创新,推进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服务融合发展,建设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队伍,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协同农技推广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共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试验、集成、熟化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生产服务,不断推动农技推广服务活动标准化、规范化。二是按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总要求,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方式,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田秀才、土专家、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转军人和农民工逐步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力争实现每个村民小组有1名新型职业农民,并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体系。三是构建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建立成果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制定落实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清单,示范推广突破性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病虫鼠害绿色防控新技术、作物高效丰产栽培新技术、规模化健康养殖新技术、草地生态畜牧业新技术和现代农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鼓励科技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共建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深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成果转化机制。
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鼓励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社会团体和科研人员通过成果转化、技术入股、合作研发、创办企业、有偿技术承包等方式,建立或入股各类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在知识、技术转移和资源整合方面的功能优势,增强创新成果转化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一是在推动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工作中,建议纪检监察、组织、人社等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消除基层顾虑,推动工作落实。二是是对于任务重、人手少、不能让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的地方和单位,也应该探索允许让农业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兼职取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