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霞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1]。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p13)十八大以来,党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重视从文化视角审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文化自信也上升为中国特色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通常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充分肯定的态度、异常坚定的信心、坚持坚守的从容、积极进取的勇气以及创新创造的活力。”[3](p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下简称“三个自信”)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三个自信”的各自功能定位已有明确界定,即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什么?文化自信是什么?也应有相应的定位和表达。关于文化自信虽然有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相关表述,但阐述较为宏观,定位不够具体、表达不够凝练。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三个维度探究文化自信的功能定位。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和文化观是不断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构成,同时还是一种基于三者之上的文化创造,是人类社会形态的最新发展和最新表现,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功能定位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首先深入分析文化在社会形态变更演进的作用。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形态的更替演进是自然历史过程,是客观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依次演进的过程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规定的基本趋势是客观不移的。但与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演进的规律也是人们自身社会行动的规律。其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也不否定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某一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具体而言,该历史选择性主要包含三层关系,第一,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规定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并为人们的历史性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及实践活动的幅度和空间。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形态更替同时还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具体体现。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作为历史选择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其历史选择活动始终要受到自身目的的激励与引导;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同时必须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社会历史演进的过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前提下才能实现。这一辩证关系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自然历史过程中历史主体的主观选择性活动,必然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最终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这一选择性又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可能性空间维度下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性创造性行为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诸多历史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最终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历史主体的自觉选择。
文化是影响民族历史选择性“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因素。从表层而言,民族选择主要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交往,以及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程度。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形的、深层次因素,即文化因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不是自在流淌的河流,不是仅供人参观、瞻仰和赞叹的遗迹,而是人的现实的生产、生活本身,人在文化共同体中持续追求自身的自由与发展。文化活动与政治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者共同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使历史选择性更加符合发展规律。在恩格斯看来,文化在不同社会意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中扮演着十分活跃和重要的角色,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互为对象、彼此推动的。尽管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但是文化发展并不是完全被动、完全静态的,相反,文化融在其中。恩格斯强调了文化既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等条件的产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即文化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最高精神追求,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最高利益,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着国家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并主要通过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等不同纬度加以表达,即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反作用。
是否具有文化自信的气度对国运兴衰和民族沉浮具有重要影响。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而言,能否以理性、科学的态度看待自身文化,能否充分认识自身文化价值并进一步坚定自己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至关重要。文化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均难以引领国家繁荣发展和民族兴旺发达,唯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具有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在一个国家社会交往和民族活动中,文化自信是一种强大的引领力、牵引力,对民族选择、对国家走向也会产生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文化自信的值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影响社会形态选择时的民族心理和价值判断。足够的文化自信是现代国家在发展道路、思想体系和制度等诸方面作出正确选择的积极心理倾向,尤其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在艰难抉择和最初确立时的表现最为明显,是“人民群众自觉选择性”与“合目的性”的最深层次心理因素。二是激发创新创造力的关键,是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强大的引导力量。三是社会形态选择后的认同与巩固、坚持和发展,实现民众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的有机统一,推动社会发展持续健康发展。文化自信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最持久、最深层的认同和巩固力量。这三方面的影响都是深层次的,都不是直接影响民族选择的行为而是通过作用于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进而形成民族利益、国家社会交往的合力对历史主体产生影响。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和文化观,科学阐释了文化自信在人民群众历史选择性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功能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深入探究中华传统文化自信、革命文化自信和先进文化自信的各自价值引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极其复杂背景下选择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逻辑必然,是高度传统文化自信价值驱动的结果。习近平指出,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要认识今天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华民族,必须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必须准确把握滋养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别从道路、理论、制度视角走入历史纵深有助于全面认识传统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作用。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坚持坚守是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驱动力。一个国家道路选择受传统文化影响极其深远,具有无法割裂的巨大力量。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记和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高度的传统文化自信为追求和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指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思想文化,塑造中国道路的价值取向;勤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演化为中国道路的价值追求;天下大同、小康社会的理想追求形成中国道路的价值理念;锐意变革日新月异的智慧勇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延伸的强大引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强调,植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汲取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滋养,拥有13亿中华儿女凝聚的磅礴之力,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具有广阔的舞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比强大前进定力的特色道路,这一道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意愿、反映了时代进步的最新要求,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阔的现实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追求的逻辑必然,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历史层面来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不断探索中创立和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之兴衰的全面而深刻总结中确立的。但从文化层面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在对5000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走出来的。独特的中华文化传统、高度的传统文化自信是历史抉择的强大动力,决定了我国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的价值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是与当代中国实践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价值观的当代表达。中华文化既包括国家繁荣发展的宝贵经验,也包含动乱不安的深刻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的思想渊源。治理好今天的中国,必须全面学习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深入总结古代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太平”“世界大同”等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一定的内在契合性;“礼法结合、德刑相参”等思想对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有着重要影响;“重民”“爱民”及民贵君轻等思想对人民主体性思想有着需要影响;“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传统廉政文化思想对当前反腐倡廉有着重要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追求,已成为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血脉,已深深植根于每个华夏儿女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塑造着每个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4](p534)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推进中华文化在当代的时代转换,全面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当代价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引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为我国制度体系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发展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指导下进行的,但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我国现行制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宏观构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期演化、内生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思想,尤其是“大一统”“和”“合”思想以及“以民为本”治国理念,都极大地影响到中国后来的制度建设;“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也与人民当家作主有着高度契合性,赋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鲜明的民族特色、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各国的国情各不相同,每一国家的政治设计都不一样,都是各个国家人民自己的选择,都是在各自国家历史延续、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有序改进和内生演化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人民认可、有生命力、效果好,就是因为是植根于五千年的文化土壤的,即独特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决定了我国只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架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探索和发展是消除苏联模式弊端的客观要求,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有力推动下进行的,更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然历史进程,是历史的选择,但归根到底是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下人民的选择。
在2013年的全国思想宣传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在宣传和阐释中国特色时,要讲清楚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中国道路拥有自己的独特;要讲清楚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和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记;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和时代发展要求。“四个讲清楚”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有力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对文化自信价值引领力的基础性、广泛性、深厚性做了有力注解。
从文化维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弘扬革命文化、坚持革命文化自信是探索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最直接的引导力量。这一文化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实现其内生性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还在继续。革命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功能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自信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成为反帝反封的有力武器。这一时期的精神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一种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形态,一经群众掌握后展现出强大物质力量。关于这一文化,1940年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革命文化,是人民大众进行革命的有力武器。其特点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基本内容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具体的革命形式及任务相结合,适应局势变化的产物,充分体现了“站起来”的价值追求。
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革命文化自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驱动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文化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为主要特征,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撑。这一时期高度的文化自信使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信心立足自己的实际,有勇气依靠自己的力量,有底气突出自己的特色,自信从容走自己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在全面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后,从文化层面而言,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基于高度革命文化自信状态下进行的文化建构与意义实践,是在传承、培育弘扬革命文化社会实践中进行革命文化积累、革命文化提升的历史性成果,是这一时期革命文化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现实展现与意义拓展,是对革命文化价值的坚持坚守和不懈追求。
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革命文化自信激发了改革开放积极进取的勇气和创新创造的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创新是这一时期的革命文化的突出特征,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贯通于时代精神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的实践中,改革创新是一种思想观念,一种突破陈规、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改革创新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革创新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这一时期的革命文化,既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概括提升,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辩证发展,也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富于进取优良传统的传承延续。这一时期的革命文化自信集中体现了“强起来”的价值追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支撑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5](p1)坚持革命文化自信、发挥革命文化自信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新时期的中国,改革进入全面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问题相继暴露、矛盾错综复杂,推进改革的艰巨程度更大。走好新的长征路,以更大的勇气深化改革,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开放,更应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革命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全面激发革命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力。只有高度的革命文化自信,才能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才能从革命文化中汲取前行营养,以革命文化坚定信念笃定前行目标、激发改革动力,使之成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生动力,成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厚重底蕴,成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最强大的文化引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鼓舞人民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不动摇,需要进一步弘扬革命文化、全面激发革命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创新,继续在改革中经受考验,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满意的答卷。这一要求既是着眼于理想信念的精神层面,更多的是着眼于革命文化、着眼于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
坚持和发展的前提是认同。从政治学维度而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需要绩效认同,更需要持续而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情感认同。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使人民群众政治感情上产生归属感、产生高度信任和肯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获得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4](p663-664)对自身文化充分的自信和自豪感具有强大的认同力量。
以文化自信增进情感认同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传统和特色。习近平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力量,以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繁荣发展,文化工作和文化自信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等各个时期的作用不可替代。回顾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尤其是在30余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面对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党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反思、比较、展望,不断深化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地位的认识,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进一步坚定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同作用。习近平多次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p2),是坚定“三个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发展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全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自信”中具有重要作用。
十八大以来,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用。2015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核心价值观巨大的认同价值,对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而言,核心价值观是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得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反之,丧失核心价值观必将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关于核心价值观认同特征,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7](p2)对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和持久性给予高度重视。具体到道路、理论和制度层面,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必须增强“三个自信”,并将其作为对核心价值观认定的支撑。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其认同价值源于其科学性、民族性、先进性和时代性。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明确了价值目标、价值准则和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详细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先进文化的价值内核,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价值取向相一致,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认识由道路、制度、理论层面向价值层面的新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在文化层面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追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将从深层次上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面对全球范围内新形势下不同思想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交流交融交锋以及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最新态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坚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信心、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持续强化理论认同和不断加强制度认同,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弘扬革命文化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与意义建构的历史性成果,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连续性、空间广延性和价值普遍性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展现与意义拓展。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最深层因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而持续的心理倾向与价值引领。只有从文化的维度、从文化的纵深中把握中国历史、当下和未来,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奋发进取的勇气和持续完善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拓展了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和力量源泉。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社,2017-07-27.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5).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