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飞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 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 各56例。常规组行传统护理服务, 优质组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优良情况以及家属陪同情况。结果 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94.64%、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1.07%,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57%、60.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的家属陪同率为28.57%, 显著低于常规组的7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 不仅能够降低家属陪同率,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 同时, 还能够满足老年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确保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090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护理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1]。特别是对于心血管内科的患者而言, 大部分患者均为老年人群, 作为一群十分特殊的患者, 其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相对较高[2]。此时, 想要完善護理质量和效果, 则需要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患病程度制定优质护理制度,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恢复效果[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2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 各56例。优质组男38例, 女18例;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68.25±3.48)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3.4±1.1)年。常规组男34例, 女22例;年龄62~84岁,
平均年龄(68.81±5.07)岁;病程1.0~5.5年, 平均病程(4.1±
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常规组行传统护理服务, 优质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健康教育指导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始终将优质服务的理念贯穿于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日常生活指导等。同时, 结合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给予全面护理指导, 详细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护理措施, 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 2. 2 实施责任包干制 心血管内科通常涵盖了病情较为危重的老年患者, 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相对较大, 此时, 医院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而又周密的护理计划和方案, 切实作为一岗一人的原则, 同时,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确保每一名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符合规定和标准, 进而确保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 2. 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开导和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 对于心血管老年患者而言, 患病前、后的心理波动相对较大, 此时, 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情绪的变化程度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指导, 对于存在孤独感的老年患者而言, 则需要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 积极给予关心和照顾, 并与老年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 使其能够感受到来自身边人的关爱。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护理人员注重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温和而又耐心的态度, 使得患者能够在交流过程中得到心灵的释放和情绪的抒发, 同时, 还能够利于护理人员实时掌握患者心理情绪的波动情况, 更加利于后续护理措施的实施。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优良情况以及家属陪同情况。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生活质量评价参考文献[4]分为优、良、差,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质组满意39例(69.64%), 一般满意14例(25.00%), 不满意3例(5.36%), 护理满意度为94.64%;常规组满意16例(28.57%), 一般满意28例(50.00%), 不满意12例(21.43%), 护理满意度为78.57%。优质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 P=0.013<0.05)。
2.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情况比较 优质组生活质量优
40例(71.43%), 良11例(19.64%), 差5例(8.93%), 优良率为91.07%;常规组生活质量优10例(17.86%), 良24例(42.86%), 差22例(39.29%), 优良率为60.71%。优质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04, P=0.000<0.05)。
2. 3 两组家属陪同情况比较 优质组家属陪同率为28.57%
(16/56), 显著低于常规组的78.57%(44/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144, P=0.000<0.05)。
3 讨论
我国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以下类型:高脂血症、脑卒中、高血压以及脑卒中等, 若未给予临床治疗和护理, 将会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将会增加治疗难度[5-7]。因此, 对于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而言, 其对于护理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反之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艰巨程度, 对于医院方面而言, 需要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同时, 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 及时而又深入的了解患者内心情绪的变化情况[8-10]。本研究结果显示, 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94.64%、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1.07%,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57%、60.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的家属陪同率为28.57%, 显著低于常规组的7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如心理指导、健康教育指导等, 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配合度, 同时, 还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 通过行优质护理服务, 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家属陪同率, 同时, 还能够构建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更加利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预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赖钊贤.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24):3355-3357.
[2] 王登群. 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评价.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3):1850-1851.
[3] 王红英.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33):108-109.
[4] 苏玉荣.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2(28):270.
[5] 周巧萍.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21):95-97.
[6] 殷铭蔓, 王明翠. 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7):100-102.
[7] 韩凤波.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7):189-190.
[8] 齐明.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A2):270.
[9] 褚慧洁, 张敏. 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医学信息, 2015(28):162-163.
[10] 郑春敏. 探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服务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10):161-162.
[收稿日期:2017-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