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乌克兰,钱怎么“回国”是难题

2018-01-31 05:43朱晓磊
环球时报 2018-01-31
关键词:港湾回国环球时报

本报赴乌克兰特派记者 朱晓磊

自2014年乌克兰东部爆发冲突以来,乌克兰局势持续动荡,至今仍不平静。然而,《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赴乌克兰首都基辅与南方海港城市敖德萨采访发现,在非战乱区,人们生活旅游有安全保障,尤其是基建领域对投资的需求十分旺盛,蕴藏不少商机。

经历两次颜色革命之后,乌克兰货币贬值70%,如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000多美元。《环球时报》记者在乌克兰城市街头观察到,银行取款机两旁有巨大的电子幕墙,显示着当地货币格里夫纳与主要外币的兑换汇率。当地人解释说,因为汇率变动较大,所以要实时提醒顾客。

“移动的钱袋!”环球时报旗下环球网组织的“‘一带一路央企行”活动近日在乌克兰举行,采访团成员听到了很多“欢迎中国来投资”的声音。2017年,中国企业在乌克兰相继发力,包括新疆交建、中水电等7家公司相继获得大型能源及基建项目的签约。但这远远不够,中国驻乌克兰使馆新闻代表丁建伟博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乌克兰“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未来20年有2.6万公里的公路需要维修”。

乌克兰基础设施建设部南方港港务局局长希罗科夫也对记者表示,南方港还有一批待建项目,比如港口泊位、公路和铁路等,“希望中国企业不仅前来承揽,而且能够为这些项目融资”。2017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旗下的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港湾”)承揽南方港的粮食码头、航道及调头圆疏浚项目,合同金额约6200万美元,成为近年中国企业首次成功中标乌克兰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粮食码头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希罗科夫对该工程展现出的“中国速度”尤为赞叹,同时也希望与中国港湾能继续在新一年加深合作,投资新的项目。

但对于合作伙伴的呼吁,中国港湾乌克兰分公司经理林涛表示要谨慎评估风险,考虑经济可行性。中国港湾乌克兰分公司南方港项目部项目经理张伟也坦言,在乌克兰最大的风险就是商业风险,“说白了,就是怕给不了钱”。

中国驻乌克兰使馆临时代办郑薇告诉记者,政治不稳定也是企业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由于乌克兰正处于选择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企业因此会经常遇到一些法规的朝令夕改。

“钱怎么返到中国去,也是一个问题”,丁建伟表示,乌克兰外汇管制很严格,企业将利润汇出需要纳税,有时附加税可高达30%-40%。“不过,中乌两国央行已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政策降低汇兑费用。当然我们也希望中资银行在这里设立代表处,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中资企业的投资收益”。

眼下,乌克兰与欧盟联系国协定已经生效,一些商品享有零关税出口欧洲的优惠政策。郑薇说,联系国协定生效后,一些欧盟的法律也适应于乌克兰,中企可利用欧盟法律或借用第三方法律平台保护自己。“乌克兰是与欧洲标准最为接近的国家,虽然说其法律制度还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但它终究是一个讲法律的地方。”丁建伟也认为法律在乌克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此外,郑薇认为,乌克兰人口素质高,中资企业可以考虑在开拓欧洲市场时雇佣当地人,人工成本低。据记者了解,在中资企业工作的乌克兰大学生月薪平均为200—300美元,在当地为中上等收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虽然提示企业有关风险,郑薇仍然希望企业可以开拓思路。她举例称,乌克兰法斯提夫再生化纤厂是由一家中国民企投资,2014年投产便遭遇时局动荡,但企业主选择了坚持,开拓欧洲新渠道,如今其再生化纤产品占乌克兰市场的90%,并享受免关税政策出口至欧盟国家。▲

猜你喜欢
港湾回国环球时报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能看到大鲸鱼的港湾
巴:穆沙拉夫若回国将被捕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