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紫婷,李梁平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0)
婺源县的农业景观多年来发展缓慢,长期以来都是油菜花海观光为主。婺源县种植油菜的历史悠久,油菜播种面积超过0.67万hm2,一天内最高接待游客数量高达20万人次。婺源县提出要实现全县公路沿线两侧和景区景点可视范围内的油菜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专门成立油菜种植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把指标分解到村组、落实到田块。
总体来看,婺源县农业景观较为单一,规划粗放,政府过于重视油菜种植面积,忽视了农业的景观价值,缺乏对农业景观的长远认识。
(1)农村土地利用率低,耕地荒废闲置。单一种植油菜,农业收益低,无法满足民众的正常生活需求,大量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造成农业耕地荒废。传统的耕作方式被抛弃,农耕文化被淡忘,农业景观的核心价值在消失,面临着失去传承的危险。同时,农业景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景观的季节性变化会引起旅游吸引力的季节性差异。在旅游淡季则出现农民外出打工,土地闲置的现象。婺源县对广大农村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迫在眉睫。
(2)农业景观产品雷同,植被类型锐减。婺源县农业景观旅游项目种类不多,众多乡镇开发模式雷同,极少数热点景区打造四季花海、枫林等观光旅游。单一发展油菜花海,使生态结构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造成植被类型锐减,游客对农业景观的认同感也会逐渐消失。婺源县在营造景观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利用均匀化,导致传统的农业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婺源县农事活动及民俗资源开发不足,且没有与农业景观相结合。婺源县在营造农业景观的过程中,对林海景观的开发较少,过于重视耕地而忽视了林业景观的开发。
(3)营造和保护意识弱,土地污染加剧。在农村,农民对农业景观的用途缺乏思考,忽视了农业景观的生态功能。农民对油菜的种植违背了农业景观营造和保护应遵循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原则。婺源县的农业景观都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当地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农业知识,对农业景观保护的意识不强。少数农民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抛弃了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农业污染,土壤硬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农业景观也进一步恶化。
(4)游客保护意识不强,破坏农业景观。存在部分游客素质较低,出现破坏农业景观和污染环境等不文明行为。自驾车游客的汽车可能造成植被碾压,游客还会践踏植被,采集植物,惊扰动物;游客随意采摘油菜,在菜地中乱丢垃圾,将垃圾留在当地,对环境造成污染,造成旅游环境较差。
(5)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规划有待完善。政府从2006年开始每年设立油菜专项基金,对村民种植油菜花仅给予每亩十元的补贴,去培育油菜花景观品牌。政府对油菜景观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同时,农民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低,造成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不足,不利于营造农业景观。同时,婺源县政府对农业景观的规划有待完善,农业景观规划项目单一,缺乏科学的规划体系,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1)调动农户积极性,利用荒废和闲置耕地。制定政策,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农业景观的营造,引导农业景观“一村一品”,形成丰富的农业景观,提高农业景观的价值。吸引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回归,充分利用荒废的耕地,挖掘农业景观的核心价值,开发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把徽文化、茶文化和农业景观结合起来,融入到农业景观中。确保农民主体到位,精心组织农民,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利用耕地,提高复垦率。利用植物的季节特征,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闲置的耕地。实行轮作制,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尽量避免农田空置、裸露。在选择农作物种植时,必须立足于生态保护,使树木和花草形与环境相协调,遵循自然规律,突出乡土特色,在有限的空间内规划出种类丰富的农业景观。
(2)因地制宜,突出乡土特色。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开发农业景观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农业资源、农耕文化、农业生产等方面,做到因时、因地制宜,突出农业景观的鲜明特色,可以增强农民对农业景观的认同感。婺源县农业景观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营造农业景观,要立足于农业资源和民风民俗,充分发挥资源特色,提高农业景观亮点,融入现代元素及新的创意,提升景观的档次和水平。在婺源农业景观的营造过程中要突出农业景观的核心价值,挖掘文化内涵,融入到农业景观中,婺源乡村旅游农业景观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增加。
(3)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要实现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定期开展农业知识技能培训,建设一支农村人才队伍,充分利用职业学校资源,让农民学习足够的农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特的农业景观,并帮助农民解决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培训,让村民了解农业景观的脆弱性,意识到保护农业景观,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让村民成为农业景观开发和保护的合作者。村民身体力行,进一步影响前来观光、度假的旅游者,达到保护农业景观的目的。
(4)加强宣传,提高游客素质。旅游旺季游客增多时,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农业景观的意识,使游客认识到保护农业景观的必要性。景区合理规划景区线路,分散人流,把游客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内;在景区门口的电子屏、宣传栏播放保护农业景观的宣传片,呼吁游客保护农业景观,培养游客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景区内悬挂条幅,向游客发放农业景观保护的宣传资料并向他们讲解保护农业景观对生态坏境的重要性;政府制定相应法则,对破坏农业景观的游客进行小额罚款,以儆效尤。
(5)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婺源县政府要有策略有重点地加大对乡村旅游业的投资力度,安排农业景观营造和保护的专项资金,增加农户种植油菜的补贴款,调动农户参与营造和保护农业景观的积极性。乡村旅游地规划的农业景观需要与山形水势相结合,在选择适宜的区域,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以及农作物生长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产品。要充分利用婺源县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业旅游、种植茶叶、果树等经济林木。在村落四周种植果树,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村庄外围与农田菜地衔接的区域,保护好周边的农田景观,禁止随意围田造房。
[1]冯娴慧,戴光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8):104-11.
[2]张怡.喀斯特景区农业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3]蔡政祥,梁发超,刘黎明.农业景观分类方法与应用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
[4]梁发超.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景观规划方法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