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教育家”镜像及其价值

2018-01-31 15:43王兆璟李晶晶
关键词:教育家尼采教育

王兆璟,李晶晶

(1.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2.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我们经常在哲学意义上来理解尼采,分析尼采精致而高深的思想,或者说,我们知道的是哲学家尼采,这种单一性的理解遮蔽了尼采的其他身份,比如作为教育思想家的尼采、作为文学家的尼采等等。事实上,考察历史,从来不存在不谈论教育的哲学家。自然,作为哲学家的尼采也无可避免地会“纠缠”于其中。在尼采遗留给后世的诸多著作中,具有非常醒目教育特征的就有两部,分别是《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和《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通过对两本书的文本阐释,我们从“教育家镜像”这一视角出发,尝试分析伟大哲学家尼采的教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一 尼采“教育家”思想的提出

童年时期的不幸遭遇加上尼采本身阴郁内敛的性格,使他过早地开始思索人生问题,追问活着的意义,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在此情景下,他渴望找到一位导师,如他所说:当我那时候耽于各种异想天开的愿望时,我常想,但愿命运会替我解除掉自我教育的可怕烦劳和责任,我会适时地找到一位哲学家做老师。[1]6在这种迫切的想望中,他遇到了叔本华,拜读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书,从而惊奇地发现“叔本华的书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反映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2]291自此,尼采更加坚信真正的哲学家或教育家作为人类的精神领袖——伟大导师,对引导人类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眼中的教育家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即人生的教导者、人生导师”[1]1,他们指导人更好地生活,不断克服时代烙刻在其身上的弊端,使人的形象上升。自然,借助于对伟大导师的膜拜之情,尼采旨在为时代催生更多的“教育家”,通过教育家来光耀人类。

在具有自传性质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我们找到了伟大导师——教育家的理想镜像。其中,尼采化身为查拉图斯特拉,毅然告别生活了十年的山洞,走下山去,如他所说,太阳不照耀世人,有何存在的价值?他觉得自己像采了过多蜜的蜜蜂,迫不及待要分享给世人,达到“智者再度乐其愚,贫者再度乐其富”[3]3的效果。但是下山后,他却发现世人奴隶般活着,忍受一切并对一切感到满足,过着一种无意义的生活。尼采对此深恶痛绝,他大声喊到:“你们这些懒汉,应用鞭子抽你们”,[3]244“对于慵懒而贪眠的心,应该用雷霆和闪电和他们说话”[3]101。于是他以批判人精神的弱化为突破口,要求人克服懒惰和怯弱,不再悲观厌世、浑浑噩噩地生活,而是要认清自己,竭尽全力向上,充分享受生命赋予我们的快乐和痛苦。

二 找回你自己:尼采教育家思想的人性批判基础

尼采把人视为大自然最独特的创造,“每个人直到他每块肌肉的运动都是他自己,只是他自己。”[1]2因此,属于个人的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应紧紧攥在自己手中,不愿交付给他人。世人的生活应各有各的精彩,但他们却因为懒惰和怯弱,不敢异于邻人,而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此外,世人受悲观主义观念影响,认为人生皆是痛苦,只有不断忍受,才能涅槃重生,所以他们都一副奴颜婢膝的模样。对此尼采喊出了“找回你自己”的口号,呼吁人切勿迷失,要赋予生命以重大意义,催促自己不断向上,不断超越。

(一)现代人精神的弱化

尼采发现,现代人在精神上极为贫困:因为懒惰,“他们恰恰最惧怕绝对的真诚和坦白可能加与他们的负担”[1]2;因为懦弱,他们未老先衰,情愿无价值地苟活,也不愿高贵地死去;因为凡庸,他们只贪图安逸,对一切都顺从,享受最低级的幸福;因为厌世,他们否定人生,不再感受生命的升腾,而是陷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

1.人的懒惰和怯弱

尼采在寻找人类的共性时,他发现“在少数人也许是羞愧。在大多数人则是贪图安逸、惰性。”[1]2也就是说,懒惰成了大多数人的特征,他们不加思考、唯唯诺诺地活着,每个人都瑟缩在黑暗中,似乎忘记了作为人的天赋,宁愿保持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这些人视线模糊,看不清美丽的风景;或是坐的太久,以至于忘了站起来。他们像寄生虫一样寄居在高贵者的身上,“他不想去爱,却靠爱生活”[3]227,他们自己软弱无能,无力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处处依赖别人;但反过来他们却常以其卑贱报复人,为高贵者遭受了痛苦而幸灾乐祸。在尼采看来,这些完全不理解生与死的人,不如早早地死去。然而,因为怯弱,他们像挂在枝头的已经腐烂却不肯落地的果子,苟活于世。

2.人的凡庸和厌世

在尼采看来现代人活得如此卑微,凡庸被他们称为适中,不受他人的伤害就是最大的幸福。他们的存在从来都波澜不惊,“他们在道德方面也是采取中庸的态度的——因为他们想要安逸。”[3]193对这些人来说“美德就是变得谦虚和温顺:因此,他们把狼变成狗,把人本身变成人们的最善良的家畜。”[3]195尼采觉得走在这些丧失个人意志、只会顺从的人中间,不如走在动物中间,因为他们总是想要扭曲高贵者的思想,以其慵懒无为的做法损害其意志。因此,尼采所宣称的思想对他们来说太早了,“这里没有人具有我的耳朵。”[3]197他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由此断言这些小人,终将像被风吹散的粉末一样走向灭亡。

此外,死亡说教者向世人宣扬悲观厌世说,认为人生只有痛苦,要苦行、要忍受,才能最终解除痛苦走向永生。这种对人生持消极态度的人,怎会鼓舞他人创造未来,感受命运的升腾,如此生活的他们与动物又有何区别。

(二)现代人的价值观重塑

1.人活着就是试验的过程

尼采承认惰性和悲观厌世说使许多人意志消沉,但人必须为无意义的生命赋予意义。而首先做的就是要看到人的可变性,并非一生下来就定型了,承认人生有无限种发展的可能。因为“人就是试验”[3]83,活着是一个试验的过程。因此尼采说,“我的全部行程就是试探和寻问——确实,人们也必须学会给这种寻问找一个答案!”“不好,也不坏,但确是我的兴味。”[3]228他的意思是,这世间本没有那么多可选择的路,人要勇于开拓,其中不必纠结过多,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无人能取代你去完成。因此人必须做自己命运的主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才能区别于只要满足口腹之欲的动物,而作为人,有意识地追求幸福,即使它从痛苦的热情中产生,也毫不畏惧。

2.人必须有自己的意志

只有拥有自己意志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否则就只是一副行走的空皮囊,外表绚丽多彩却无实质可言,因为他的身上除了别人的意见外,一无所有。此外,当人们反思时就会发现,除了今天存在的自己之外,一切都稍纵即逝,那为何不活出自己的精彩,而要别人做主。尼采说“当你们只是一个单独意志的意欲者,而把一切的困难的转折成为对你们是必然的”[3]82,这句话告诫人们,坚定自己的意志,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苦难也将转变为乐趣。否则,懦弱的人生活得既不轻松也不幸福,极其恐惧死亡,这绝不是尼采心目中理想的同行者,因为他说“凡是能听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一切顺从的人才是我的同道”。[3]196

3.人是必须被超越的一种东西

尼采要求,人最终要成为创造者,“而所谓的创造者,乃是创造人类的目标,给大地赋予它的意义和未来的人:只有这种人才能创造出善的和恶的事物。[3]229”创造者是人自诞生以来都要完成的目标,他们帮助人打破旧的法版,重新赋予万物以意义和未来,使人不至于被现有的秩序束缚,因为“人类的一切秩序终究都是为了不断地涣散人的思想,从而使日子不知不觉地过去。”[1]38此外,创造者就是要帮助人摆脱重压之魔,使他们能自由、愉快地享受生活;同时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即使人会因拥有自己的精神而感到痛苦,但这却是增长认识的过程;另外,创造者教导人为自己做主,追求对自己有价值的事物;当然,他们也是桥梁,帮助人不断向上,最终成长为超人。

4.人必须学会自爱

人首先要爱自己,“学会自爱,并不是为今天和明天制定的戒律。这倒是一切本领中最精致、最巧妙、最高超、最坚韧的本领。”[3]224爱自己不等于否定爱别人,而是先要肯定自我,认清自己的本质,捍卫自己的权力;此外还要求自己提升,蔑视现在的自己,对自己感到不满,这是“一种健康的爱:这样才能自我坚持下去。”[3]224

但是发现自己并不容易,“人是难于被发现的,发现自己更是最难。”[3]226因为一些重压常使人难以承受,大多数人会面临迷失自己、虚掷青春的危险。那么,人如何发现自己的本质,找回自己?尼采说“年轻的心灵在回顾生活时不妨自问: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什么东西使你的灵魂振奋,什么东西占据过它同时又赐福予它?”[1]4真正爱的、愿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就是人的本质,是自我价值体现的方式,因为它常常占据着人的心。

总之,尼采劝告每个人,无论面临怎样眼花缭乱的诱惑,还是遭遇怎样的重压,都要守住自己,坚定立场;同时要有顽强的意志,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放弃,如此,才能找到生存的乐趣,才会赞美生命,以绝对的勇气克服身上的弊端。而教育家作为人类的导师,他们责无旁贷,因为“真正的作为哲学家的教育者,将会推翻被杀死的时代,解救被时代水泥固化的生命。”[4]把人从时代的禁锢中解救出来,使每个人的生命得以张扬。

三 重塑真正的教育:作为教育家的尼采的教育批判基础

作为教育思想家的尼采,对教育问题也有精彩论述,但他不同于旁人,“尼采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家的教育思想”[5]7也就是说,他不会为了献媚,就迎合大众口味而创作,他的作品是要“献给自由的精灵”“寻找散落在各处的超越于时代骚动的人。”[6]7所以,他总是与自己的时代格格不入,自称为时代的早产儿。不仅如此,作为人类导师的他总能透过欣欣向荣的景象,窥探出教育可悲的现状,为人类带来警醒。

(一)学校教育精神贫乏

尼采开宗明义地指出,在现代教育中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是尽量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冲动,第二种是缩小和削弱教育本身内涵的冲动。基于各种理由,应该把教育送往最广泛的阶层——这是第一种倾向的主张。相反,第二种则要求教育放弃其最崇高最高贵的使命,屈尊为其他某种社会形态服务,例如为国家服务。”[6]24这两种倾向看似相反,实则归于统一,且都对人有害。扩大教育的趋势使教育沦为赚钱的工具,受教育者只想通过教育发横财;而缩小教育的趋势,则导致“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6]8,学术被日益细化,任何人要有所作为就只能专注于极狭小的领域,因此一些学者盲目献身学术,忽视了此种教育对人天性的损害。尼采当时作为巴塞尔大学的教授,毫不留情地指出这些弊端,并给予严肃批判,与此同时他也阐明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1.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尼采认为扩大教育的倾向,带来的后果就是使教育贬值,沦为赚钱的工具,“人类具有对尘世幸福的必然要求——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但也仅仅因为此。”[6]25人们把教育作为生存的工具,因此教育才被需要。在实践领域,把教育等同于职业训练,尼采虽不否认职业教育对人的重要性,但他极力反对把二者画等号。为此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二者的区别,“教育,这个纤足娇惯的仙女”,职业教育“不过是一个有智识的女仆,生计、收益、需求方面的女管家”,“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6]68尼采针对当时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可升入大学这种情况,他认为这无疑是在降低教育的地位,甚至是抹杀教育。在他看来,教育有其高贵的地位,它的目的在于养护天才,他说“我们的目标不可能是多数人的教育,而只能是少数特选的、为伟大持久的作品而准备的人的教育,”[1]53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特立独行的伟大英雄”[1]53,这样的时代才能被后代铭记。因此教育应当保持其伟大使命,不能仅作为谋生手段、晋升的台阶。

2.学术被严重细化

尼采认为缩小教育带来的后果之一“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也就是“过分地使用学者为其学科服务,学者的教育变得越来越偶然”[6]26。学者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对其他专业置若罔闻,这种做法培养出来的只是片面发展、四肢不健全的残疾人,而真正有教养的人会越来越少。此外,这些学者盲目献身于科学,拼命地榨取自身的学术价值,却从不反躬自问,他们的天性是否受到摧残,这些成果是否真正有意义,是否可以作为宝贵的财富留给后人;同时尼采批判这些人的精神极为贫困,“因为他们是不生产的!他们有着冷酷的干瘪的眼睛,在他们面前,任何鸟儿都要脱掉羽毛躺在地上。”[3]349由于他们过于重视分析,从而忽视了一切整体的美,对生命本身丧失感受,凡接触到的东西,都被作为文献来分析考察,因此他们断然是不会创造的,只会冷冰冰地看待人与物。

3.艺术感觉丧失

尼采认为真正的教育,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作家的经典作品,经过一系列严苛的训练,培养他们心中的艺术感觉,因为“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正确的艺术感觉,完全理解面前所写下的一切,会如何谨慎严格地对待每一个词的用法。他将不断鞭策他的学生对同一种思想寻求更好的表达。”[6]33如此做法,学生才会敬畏母语,对报刊上的时髦文风保持厌恶,写作时对每一个用词都仔细推敲。然而尼采失望地发现,文科中学里已经见不到真正古典教育的踪迹,反而充斥着现代教育的野蛮习气,“我们文学艺术界的全部弊端都将不断重新烙刻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人身上,包括匆忙和虚荣的制作,可怕的赌徒行径,完全没有风格,没有酝酿,表达时毫无特点或可悲地装腔作势,丧失任何美学规范,狂乱的无序和混乱。”[6]37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语言缺乏敬畏,写作时胡乱拼凑,从不追求美感,不进行严肃思考,他们任意堆砌出来的文字,在有素养的人看来不过是个笑话。母语学习作为一切学习的基础,尚被草率对待,更不必说后续的教育了,在尼采看来,无论学校还是教师,不过是打着古典教育的幌子,四处招摇以获取赞誉,窃取古希腊思想中的精彩片段据为己有,却从不为此感到脸红。

4.资质平庸的教师

除了谈到上述的弊端,尼采也对不合格的教师进行了批判,因为他们不具备导师的素养,“本是盲人却以明目人自居”[6]43,纵使学生误入歧途。他们“纵容结结巴巴,本应在艺术品面前沉思,却纵容做审美想象,本应迫使倾听伟大思想家,却纵容做哲学思考。”6[43]教师们本应发挥桥梁的作用,帮助学生抵达教育的真正故乡——古希腊,教他们在伟大的作品前沉默静思,怀有崇敬之心倾听教诲,放低姿态接受洗礼,因为“正确的、严格的教育首先是服从和习惯”。[6]40而教师却允许学生在一片嘈杂声中进行所谓的哲学思考,追求时髦作风,在一无所知的年纪追寻独立创造,因此学生的身上尽是时代的浮躁气息,他们永远无法回到古人那里,像古人一样去思考,只是被眼前的得失牵绊。此外,尼采又谈到教师“为教育词语的喧嚣效果所动”[6]52,从而排挤那些想真正实施教育的人,种种压力下,一些良知犹存的教师普遍感到痛苦与无奈,他们虽深知自己的使命,也愿为之献身,可是却毫无战斗力。一位教师这样哭诉到:在我身上找不到一种力量,可以使我在英勇的斗争中取得成果。我被一种普遍的懦弱所控制;孤独中结不出骄傲和自负的果实。[6]24我们可以说,正因为现代教育机构积弊甚多,才使一些教师茫然无措,丧失斗志,做不出喜人的成果。

5.无思想的受教育者

尼采批判了教育机构只关注课程安排,只对学生进行脑力训练,却不重视意志力的培养,导致他们尚未拥有自己的意志,对一切产生好奇心,就已经从学校毕业了。“我们荒唐的教育界(呈现在它眼前的乃是作为规整模式的‘可用的国家公仆’)相信有了课程,有了脑力训练就足够了;他们甚至理解不了首先必须有另一种东西——意志力的教育。”[7]635

同时,尼采提到大学教育并没有给人真正的自由,大学表现为“一张说着话的嘴和许多耳朵,加上一半数量写字的手,”[6]90学生们看似在看书和听讲,却没有主动性,只是在机械地抄写。因此他说:我憎恨懒洋洋地读书的人。[3]39只有用血写成的箴言,才具有精神,才值得研究,如果只是读书,只照搬别人的思想,恰恰失去了自己思考和创造的机会。究其原因,“没有人引导他走向那种改变人生形态的教育”,[6]95大学生缺乏教育家这样的引路人,而“在这个年龄,听从伟大的引路人,在大师的道路上热情追随,看来常常是合乎自然的、最为迫切需要。”[6]95

因此,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无人能够抵抗那个使人疲惫、糊涂、神经紧张的、永无喘息之机的强迫性教育;走上被任用和雇用的实际岗位之后,即使在他似乎是一个自由人的时刻,他仍被层出不穷的烦恼和怀疑所困扰。”[6]94大学生已经疲于应对生计、工作等家务琐事,常为自身缺乏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而困苦不已,职业训练只教给人生存的本领,却无法丰盈其内心世界,帮助人逃出思想上的困境。对此尼采不遗余力地指出,“一个充满了紧张工作的社会才是一个最为安全的社会。”[8]122因为人们除了埋头工作,再不会独立思考其他的东西,只是顺从一切,对社会来说岂不是最安全的。

综上所述,要想解除现代教育机构的种种弊病,必须要有伟大教育家的引导,因为“一切教育皆从服从开始”[6]99。只有完全信任这些导师,被引导者和引导者足够默契与和谐,才能共同演奏出最完美的乐章。生活中的人才能不被时代的浮躁气息吞噬,成为独立思考的勇士,使整个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尼采的教育主张

在批判教育弊端的基础上,尼采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首先,作为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有深藏于身体内部的本质材料,这决定了人的独特性。此外,它们并非人人都能触及和解放,只有真正的教育家才能把它们引导出来,造就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人接受的不能是强迫性教育,训练人成为听人讲话的耳朵,模仿人写作的手。而真正的教育要合乎人的自然需要,要把人放在第一位,教育就是解放和还原人的本来面目,因此尼采反对功利教育,倡导文化教育。

1.教育就是解放天性

尼采用一段话阐述了心中理想的教育,“而教育是解放,是扫除一切杂草、废品和企图损害作物嫩芽的害虫,是光和热的施放,是夜雨充满爱意的降临,它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礼拜,在这里大自然被理解为母性而慈悲的,它是对大自然的完成,因为它预防了大自然的残酷不仁的爆发,并且化害为利,也因为它给大自然那后母般的态度和可悲的不可理喻的表现罩上了一层面纱。”[1]5他提倡的教育是要解放人的个性,同时肯定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帮助人改掉陋习,清除不利因素;这个过程不会令人感到痛苦和压抑,教育赠予人的东西像大自然对人的洗礼,亲切而富有善意,春风化雨般温柔地对待学生,但又不是漫无目的施教,而是有所选择,有的放矢。

同时他也强调要保持受教育者的哲学悟性,因为“哲学始于对世界和人生的惊疑,以及寻求万物统一性的愿望。一个人唯有在早年萌生了此种惊疑和此种愿望,才会真正需要哲学。教育在这方面的使命,就是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这种哲学悟性加以保护和引导。”[6]18最初,每个人都在大自然中成长,感受万物的和谐统一,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哲学冲动,渴望探寻生命的真谛。而现代教育强制青年进行所谓的理性思考,来麻痹人的精神,使其脱离哲学思考这片土地,只进行无意义的烦琐训练。所以要让学生接触真正的教育,维持其哲学冲动,就必须让他们有置身于美丽大自然的机会,与一草一木结成亲密而朴素的感情,休憩于她的永恒性和持久性中,从而不断提升境界,“忠于童年时代的沉思本能,借此达到一种宁静、统一,一种关联和协调,这些东西是一个被培养去进行斗争的人未尝梦见过的。”[6]68

的确,尼采所说的自然教育,是以教育为生存手段的人做梦都未曾见过的,教育在他们看来,仅为晋升之阶;这也是为考试和作业忙得焦头烂额的学生不能体会的,他们仅想从教育中获得高分、获得成绩。这些自私的人从不曾给自己安静的空间,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不肯花费一天中最重要的时间来阅读,发现字里行间的小秘密,如此匆忙而又迟钝的现代人,怎能领悟教育的真谛。

2.实施文化教育

尼采认为德国已经缺少真正的文化,德国人看似纷繁复杂的文化毫无创造性和雅致的特点,只是一些人运用美的形式来掩盖丑恶的内容,为看似单调乏味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而已。而“文化首先是在一个民族的所有生活表现中艺术风格的统一。而众多知识和学识则既不是文化的一个必要手段,也不是它的一个标志。”[9]36但是德国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原本高贵的精神受到侮辱,反而“把一切时代和地区的形式、颜色、产品和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堆放在自己周围,并由此造成了那种现代的年货市场的五彩缤纷。”[9]36

在尼采看来,每个真正拥有文化的人,都渴望自己能够不断超越,达到更高的境界,他们常对自己不满,轻蔑和批判现在的自己,防止成为只关注物质的享受者。同时他们渴望并热爱生命,追求一切更美好的知识,而不是作为装知识的容器,拿所谓的“博学”来炫耀。总之,他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不断鞭策自己以求上进。这些人无限地接近自然状态,注重内心的丰富体验。此外,他们还要求把这种精神的满足,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社会中为文化而战斗,也就是促使天才产生,与高贵者并肩作战。

这种文化观反映到教育领域,尼采提倡文化教育,“文化教育让人从执着自我,争胜求赢的生存斗争中回头,忘掉自我,与万物统一。为文化的教育不再关注尘世幸福,而是满足生命渴求永恒的形而上冲动。”[10]真正有文化的人不再为一己之私追名逐利,而是要求达到内心的完满状态,不把职业训练当作受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异常渴望在奔腾不息的生命中有所作为,他们高呼“生命常爱处于粗暴的流动奔腾之中,对和平享乐的提案不愿接受。”[3]270

3.教育家作为古典教育的向导

不合格的教师不能作为古典教育的向导,只有真正的教育家才能担此重任,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的教育机构来说,那些伟人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6]41“他们的古典努力如同有力的翅膀,在其带动下,我们得以一同飞往所渴望的国度古希腊。”[6]41要进入教育的真正故乡,需要教育家作为入门的向导,因为只有少数人天赋异禀能独自完成,大多数人需要信赖并跟随他们。遗憾的是,伟大导师的价值却常遭忽视,因为无论是严肃对待母语,认真学习经典作品,还是对伟大人物怀有崇敬之情,亲近大师,都是野蛮的现代人无法企及的,因此教育家的作用常得不到体现。

4.培养有反叛精神的人

尼采说:“我所梦想的那位教育家兼哲学家,不但要善于发现中心之力,而且要懂得防止这个力对其余的力发生破坏作用。”[1]7也就是说,作为教育家要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最核心的力量,使所有其他的力都能统一到这一点上,并且互不干扰、协调发挥作用。否则,培养出的人,“他是一个颠倒的残疾人,他有一样过度发达,而其他一切却又太少。”[3]158这既不符合自然对人的要求,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应呈现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尼采要培养有反叛精神的人,敢于向老师提出挑战,“如果永远做个弟子,这是对老师的不好的报答。你们为什么不想扯掉我的花冠呢?”[3]85尼采从来都对寄生虫、舔唾液者嗤之以鼻,认为这些人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对别人言听计从。因此,他对弟子说到“现在我要求你们,丢开我,寻求你们自己吧;等你们全都不认识我,我才愿意再回到你们身边来。”[3]85他强调的是,人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信任别人之前先认清自己,否则在榜样倒塌之时,自己会被无情地碾压。因此他情愿老师做弟子们遇到危险时可以倚靠的栏杆,给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做可供人依赖的拐杖。

纵观尼采的教育主张,我们发现,在他那里,人总是具有最高贵的地位,无论什么都不能损害人的意志,不能使人只为了生计奔波劳苦,不能损害人的本心,此外还要求人要反观其内心,激励自己不断充实、提高,不做永远的弟子,总有一天要超越自己的老师,这才是对教师最好的报答。

四 教育家的伟大品格

尼采批判了人精神羸弱,以及教育领域的各种缺陷,此种情形下,他提出时代迫切地要求产生伟大的教育家作为导师,引领世人走出困顿,迎接勃勃生机的生活。那么在这些教育家的身上究竟有何伟大品格,使他们不甘平庸,以改造世人为己任,成为人类的导师。以一些人物为范例,尼采认为,叔本华不与凡庸的学者为伍,洁身自好,瓦格纳以音乐为武器坚决与现存秩序做斗争,蒙田写的东西,“真可增加我们在尘世生活的乐趣。”[1]11总之,这些人身上都有不同凡响、超越时代的品质,理应受到世人的崇敬。因此,我们通过展示他们的品质,以期感染更多的人,效仿并追随他们。

(一)真诚不欺

无论尼采还是叔本华都是极为真诚的,他们奉行“人绝不欺骗任何人,尤其是自己”[1]11的原则,他们的作品不带现代人的学究气,不矫揉造作以博人眼球,不用似是而非的观点蛊惑人心,而是以朴实的文风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所写的一词一句都是自己真正信服的。他们从不认为拥有大量读者,才是成功,相反“他似乎在有意追求与读者之间的一种距离感,从而享受一种曲高和寡的孤傲感,一种孤独求败的自负感。”[5]14因此,他们从不迎合别人而作,“假如他自认为高深的思想受到庸众的普遍喜欢和接受,那才是最让他感到耻辱和痛苦的。”[5]15

(二)坚韧不拔

尼采惊呼叔本华在这个时代显得多么可有可无、影响甚微,以至于没有太多的追随者;而世人却从不吝惜给他苦难,以冷漠包围他,拿不入流的言语攻击他,但他始终维护自己的哲学,与苦难作战,防止一切辛劳付之东流。叔本华还在书中激励自己,“要保持高尚的心智,培养超俗的见地,痛苦和失败也是必要的。”“痛苦是天才的源泉”。[11]11尼采也曾这样赞誉他:借思想战胜了艰难的事物,他的力量就像无风时的火苗,笔直轻盈地直上,坚定不移,毫无颤动或不安的迹象。[1]14而尼采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的第一本著作《悲剧的诞生》一经出版,就遭受了无情的白眼,甚至连最看好他的老师也深表失望,更有甚者以尖锐的语言攻击尼采,使其在领域内的名气一落千丈。但是这些抨击都不曾击倒他,反而坚定了他走自己的道路的决心。

(三)乐观进取

尼采一生都以一个斗士形象示人,勇敢地同一切束缚人的秩序斗争,以最激励人心的话语,劝告世人逃脱约束,尽情享受生命的狂喜。因为真正的思想家,不会使人陷入绝望的深渊无法脱身,不让沉闷的乌云盘踞在人的头顶。“由于他们思考过最深刻的道理,所以必然喜爱最生气勃勃的事物,终于作为智者皈依于美。”[1]13他们必然能透过令人烦闷的现实,找到最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永远使人欢欣鼓舞,不管它所表达的是他的严肃还是他的玩笑,是他的人性的洞见还是他的神性的宽容;没有阴郁的表情,颤抖的双手,噙泪的眼睛,而是明确而单纯,勇敢而有力,也许有一些强硬的骑士风度,但始终是作为一个胜利者。”[1]12他们不会故作深沉,以博得读者同情,带给人的始终是昂扬向上的话语,以最有力的臂膀把人从受困的水中托举出来,教导人作为一个胜者,以最无所畏惧的姿态应对生活,这是他们作为天才应尽的义务。

(四)人性的真实

尼采认为人身上总有不完美的地方,有人性的东西。以叔本华为例,他的哲学认为人生只有痛苦,人要不断忍受直至死亡,尼采批判他这是“劝人当奴隶的说教”。[3]242也就是说,作为导师的叔本华,其身上也有他无法突破的局限和矛盾。“最好的人也还有些被克服之处!”[3]241最好的人还有需要再提升的地方,要不断超越、不断克服,未达到超人的境界前永远不能停止。但是人身上的缺点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时代楷模,不完美恰好说明人真实,人只是人而非神。导师身上不可调和的矛盾,才会有后来者不惜余力地批判他,就像尼采后来与叔本华、瓦格纳等人割裂关系。总之,“不管叔本华身上有多少瑕疵,他都足以成为人类的榜样,正是他身上那种不完美的、太人性的东西,吸引我们在最人性的意义上和他靠近,因为我们把他看作一个受苦者和难友,而不是一个凛然不可近的天才。”[1]24

(五)英雄型的人物

归根结底,尼采认为教育家都是英雄型的人物,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其存在的意义就要“唯愿洞察万物直至这绝望的底蕴”,[1]39探寻万物的本质,即使揭掉面具后的它们丑恶至极,也决不放弃。伟大人物从不把个人的幸福,视为人类的幸福,因为“没有奉献出什么可供享乐,就不可想要享乐。”[3]233只有把福音带给受压迫的所有人,才是最大满足。因此他们真诚地为世人奉献,将个人荣辱置于脑后。查拉图斯特拉高呼“我爱世人”口号下山,即使世人都昏昏欲睡、麻木不仁,他也依然爱他们,乐于把他的智慧交给他们,把他的理想留给他们去完成。

总之,这些伟大人物真诚、坚韧、不屈不挠、胸怀天下,他们是伟大的英雄,即使其身上不可避免地留有缺点,但无可置疑他们仍是引导人类走向幸福的伟大人物,世人应为他们的产生创造有利条件。

五 时代中的教育家镜像

拥有伟大品质的教育家,他们作为最需要的人,却在这个时代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可以说,他们的产生就遭遇了重重阻碍。尼采不禁劝告世人:“你可知道,对万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是召唤事业的人。完成伟大的事业是困难的:可是更困难的是召唤伟大事业的人。”[3]168在他看来,召唤伟大人物的困难在于,无论是人本身还是在教育领域都存在诸多弊端,愚昧的现代人其精神如此贫乏,且一味地沉浸在虚假的繁荣和喧闹之中,教育机构也变得乌烟瘴气,从而真正的教育家被他们伤害得体无完肤,只好躲进山洞里。

(一)教育家匮乏

尼采感言,这个时代伟大的作家、雄辩家、艺术家太少了,原因在于没有培养他们的教育家。他说“未尝有过一个时代,比现在更需要道德教育家,也未尝有过一个时代,比现在更难找到这样的教育家。”[1]10因为未尝有过一个时代比现在更浮躁、更堕落,人人对赚钱多的教育趋之若鹜,对使人孤独和提升的教育嗤之以鼻,而倡导真正教育的人只能躲到孤独的洞穴中,把进行哲学思考当作见不得人的事。

(二)无穷尽的痛苦

现实情境中,并非所有的人都具有教育家的高贵品质,当这些人感到自己的付出徒劳无用,之前的努力被无情碾压时,他们就容易陷入绝境,丧失斗志。这种痛苦也时常围绕着教育家,企图将他们吞没。一些别有用心者,蓄势待发要夺走教育家身上的伟大天赋,夺走他们的创造性,使其沦落为庸人,成为在驱使中前进的骆驼,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乌合之众。而教育家偏偏具有岩石般的意志,坚不可摧,他们要守住自己,保持高贵的地位。纵使外部的压力从未停止,他们却都是勇敢卓绝的斗士,始终与敌对势力做斗争。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周围人的打击恰恰成了最好的馈赠。究其原因,教育家对生命的爱是无可比拟的,伴随生命产生的一切苦难,又怎能将其击垮,他们大声向敌人宣布:“我爱生命,当然也爱伴随生命产生的一切痛苦。”[3]257

(三)真诚,对真理感到绝望

教育家不愿受制于任何秩序,他们总是一意孤行、追求自由,因而常被误解为别有用心。因为真诚,他们对人们普遍习以为常的真理再进行深入探究,确认它名副其实,而非人们的主观臆断。而他们的这些努力常被一些人看作对财富、名声的追求,而不是精神境界的提高。面对别人的误解,教育家感到尤为愤怒,但如果要做出让步,过虚假的生活,他们宁愿去死,因而这些矛盾成了教育家心头驱散不掉的浓雾,他们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他们才会对真理感到绝望,“唯有那些最活泼也最高贵的心灵,因为不堪忍受怀疑,在他们身上取代怀疑的便是那种震撼以及对一切真理的绝望。”[1]20

(四)势单力薄,渴望同伴

伟大教育家渴望有同伴与他们并肩战斗,把自己深刻思考过的东西与其分享,“正是这样的孤独者需要爱,需要那样的同伴,在这些同伴面前他可以像在自己面前一样自由自在,和这些同伴在一起他们不必再痉挛于沉默与伪装之间。”[1]19但现实给的教训也足够深刻,大多数人都把独特性当作沉重枷锁,更愿意麻木不仁、丧失思考能力,以求活得轻松。尼采也渴望同行者,他说“我在我的四周画上圈和神圣的界限;登上越来越高的山跟我一同登山者就越来越少。”我们看到即使他渴望同伴,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与之为伍,作为同行者必须要达到和尼采同样的高度,能俯瞰人类,感受高空的清风的冷冽,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是少而珍贵的。

(五)继续前进

尼采认为即使教育机构已经被破坏殆尽,每位教育家也都伤痕累累,但这样不堪的时代终将过去,美好的未来指日可待。因为伟大的先行者正不顾一切地改变教育现状,使后来者接受真正的教育,使高贵的德国精神得以回归。同时,这些教育家即使以尖锐的语言抨击世人的迟钝、慵懒,但他们也都是很温情的,虽不遗余力地批判弟子,也对他们饱含有深情和期望,他说“我想要在临死时把我最丰富的赠礼送给他们!这是我从太阳那里学会的,当它沉落时,这个过于富裕者,从它取之不尽的财富之中取出黄金撒进海里。”[3]232尼采把美丽的晚霞当作太阳在落下前的赠礼,他也想要在临死前赠送给世人超人的理想。伴随着导师对人类的批判以及深深的爱,教育家也必将作为引路人继续带领人们前进。

伟大人物在这个时代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但是他们不辱使命,仍要“用语言之剑刺穿我们心中最浓的黑暗。”[3]293唤醒沉睡不醒的庸众,用生命之风吹散所有的阴霾,教人追求强力意志,成为有自己意志的创造者。

六 结语

纵观尼采提出的伟大导师——教育家的思想,我们看到,尼采的教育家主张具有非常强烈的内在张力。教育家作为向导,带领人们走出困境,同时要求人坚定自我,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毫不畏惧;在教育上,他们引导人在大自然中受教育,用最朴素的方法发掘学生的独特性,使其学会快乐学习,幸福生活;而那些对语言没有敬畏之心,鸵鸟似的把头深埋于自己领地的学者,以及面对教育中的困境畏缩不前的人都受到了教育家的批判。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时代如此迫切地需要教育家,他们却在这个时代受人冷落、遭人误解、被人仇视,其产生和存在都缺乏良好条件。面对此种情况,难道人们不该羞愧的脸红,不该对他们报以同情之心?

反观现实,我们的时代又何尝不缺乏伟大教育家,无论是人精神的弱化,还是教育领域的弊端,他们都能发挥向导作用,使人从时代的不足中解脱出来,作为一个人生存和战斗,敢于破除束缚人的枷锁,既看到大多数人身上的不幸,对自己又不缺乏反思和批判能力。在教育领域,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总是如此匆忙,匆忙到使人感到晕眩、一刻也不曾停过,他们只有处于喧闹中才能感到自身存在。但如此,我们是否失去了感受美好生活并轻松生活的机会,失去了坐下来读一本好书并沉思的机会?如果教育仅作为谋生的工具,人只是为生计奔波,那么他们是否失去了更宝贵的东西,比如做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人,对艺术抱有感觉,对每个用词都仔细斟酌,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并把这种幸福感带给更多的人。

总之,教育家的产生刻不容缓,因此我们要求,所有的有识之士,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昂扬的斗志,做不惧流言的勇士,搏击长空的雄鹰,切勿使高贵的教育家成为荒原上的流浪者,伟大导师成为世纪的沉默者、早产儿。

参考文献:

[1]尼 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尼 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钱春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4]彭正梅.当懒人杀死时代[J].博览群书,2012(4):32-36.

[5]徐 瑞.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尼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尼 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7]尼 采.权力意志[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尼 采.曙光[M].田立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9]尼 采.不合时宜的沉思[M].李秋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本社,2007.

[10]范志军.为了文化的教育——青年尼采教育思想简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7(4):28-31.

[1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刘大悲,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教育家尼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格言中的体系”——尼采的“反哲学”及其写作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当代著名教育家冯恩洪获聘光明教育家书院副院长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再羞于自己
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