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8-01-31 10:38杨丽华
关键词:集群跨境制造业

杨丽华, 仲 瑜

(宁波大学 商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改革开放40年,对外贸易是我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制造业集群式发展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典型特征,但也面临诸多困境,如自身的技术限制、地域限制、国际市场疲软、欧美再工业化战略等。在国内电商体系日渐成熟、传统外贸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家为了鼓励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不断出台鼓励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国家《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鼓励面向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电商服务业主导产业的聚集,打造完善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加快培育新型贸易方式,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打开制造业集群升级的新思路”。作为一种新的对外贸易方式,跨境电商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政策和强大的产业支持。结合“互联网+外贸”和“一带一路”倡议,考虑我国外向型经济等特征,跨境电商是实现制造业集群升级的有效途径,制造业集群是深化对外开放目标的产业支撑。201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首次提出中国经济的新方位、新理念。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有新理念,注重协调发展,防止“木桶效应”。因此,利用跨境电商(互联网+外贸)实现我国制造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1. 产业集群与对外贸易互动关系的研究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产业集群与对外贸易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理论和实例上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产业集群与对外贸易是互相促进的。保罗·克鲁格曼[1](Krugman,1999)指出,产品贸易间接替代了要素贸易,使特定产品的生产集中于特定区域,从而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出口,即产业集群对贸易具有正向效应。徐康宁[2](2001)指出,伴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上升,集群内产品出口额也大幅上涨。王辑慈[3](2003)指出,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在出口创汇和创造财富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袁欣、李深远[4](2007)通过对深圳电子产业集聚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指出产业集聚明显促进电子产业出口。昝冠男[5](2009)通过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群与出口贸易相关数据的协整分析,指出产业集聚度越高,越能促进出口。吴龙辉[6](2012)以浙江服装产业集群为例研究产业集群与出口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得出产业集群和出口之间有很高的相关度的结论。

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时期,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电子商务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得出电子商务与产业集群是互相促进发展的。毛园芳[7](2010)基于生产要素、市场条件和集群企业协作与竞争等方面分析了电子商务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机制,提出了5个命题假设,并通过多案例实证研究,发现电子商务有助于产业集群整合区域资源,快速响应市场,扩大市场容量,促进集群内知识溢出与传播,提升集群内企业间协作水平与竞争强度。胡碧琴[8](2014)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与跨境电商联动发展是港口物流服务创新方向。李虹[9](2015)指出,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缺乏规划,仓储物流等公共服务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集群内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构建基于协同的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模式至关重要。易静[10](2015)指出,产业集群进行电子商务转型,不是传统行业被颠覆,而是传统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和渠道被颠覆,转型路径是基于集群的产业文化、集群品牌和集群资源优势,在技术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从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到销售的协作和整合,创新商务模式。

2. 协同演化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

协同演化是协同和演化两个概念的综合,其理论基础是协同学。协同学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规律和特征。协同演化则是研究一个物种的个体行为受另一个物种的个体行为影响而产生的两个物种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Janzen[11],1980)。协同学和协同演化理论适用于不同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如Agiza[12]等(1997)指出,生物之间的协同演化分为正向协同演化和负向协同演化。Norgaard[13-14](1984,1985)最早将协同演化概念应用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Lewin等[15](1999)将协同演化应用于组织管理领域,提出了社会环境、产业和企业三者的协同演化框架,认为三者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发展。Dijksterhuis等[16](1999)研究了企业对知识吸收的能力与外部知识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此外,国内学者也将协同学和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到不同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在协同演化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很多学者对协同演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李纲[17](2006)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发展的特点,基于协同学理论以及信息系统集成的方法,构造适合制造业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框架。张景秀[18](2012)结合系统论、协同学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与方法,分析广州汽车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并构建了协同度模型,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指出两者协同度不高的原因。孙鹏[19](2012)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主体与制造业主体特征及动态协调关系和两者协同演化内在机理,借助复合系统协调模型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两者协同度评价模型及协同发展机制。刘丹[20](2014)构建了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及评价两业有序度的指标体系,并据此测度两业的有序度及复合系统的协同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协同演化等相关文献的梳理,可见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相关理论与方法。但关于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演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互联网+”和“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可以打破制造业集群的封闭性,不仅要实现跨境电商和产业集群的自身发展,还可实现资源整合和最优效益条件下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的协同演化和发展。但从跨境电商的角度研究两者的协同发展尚属空白。因此,结合实际,推进我国的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抢占全球供应链核心环节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分析两者协同演化的机制及路径,对推进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的渗透和融合、走出一条信息技术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协同演化和发展之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1. 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据统计,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总数已经突破20多万家,2017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突破7.6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据权威部门预测,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突破9万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12万亿元,跨境电商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发展模式。跨境电商呈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仅占整个外贸交易总额的6.4%,2016年提升到20.3%,2017年约为34%,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我国跨境电商以出口为主。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为5.4万亿元,其中跨境出口交易规模达4.49万亿元,占整个跨境电商交易的85.4%,跨境进口交易规模达9 072亿元,占整个跨境电商交易的14.6%。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为6.7万亿元,其中,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5.5万亿元,占比达到82.08%;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1.2万亿元,进口比例占17.92%。

我国跨境电商业务模式以B2B业务为主,外贸B2B在跨境电商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据统计,2015年之前,B2B业务占90%以上,占绝大多数份额,而代表零售跨境电商直面终端客户的B2C模式正在形成,目前占比较低,但其增幅较快。就2016年而言,我国跨境电商交易模式中B2B交易占比达88.7%,B2C交易占比11.3%。

我国跨境电商交易的地区仍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如美国、欧盟、以及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大洋洲;与东盟、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交易也在迅速增长。

我国跨境电商交易的品牌产品交易额占到了总交易额的30%以上。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为代表的外贸业发达地区跨境电商交易占比达到80%。但从交易额增速上看,中部省份增幅最快,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近80%的年增长率。

以浙江为例,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省的出口跨境电商卖家位居第二,占全国的16.5%;2016年浙江省进出口额为2.22万亿元,增长3%,而跨境电商网络零售出口达319.26亿元,同期增长41.69%,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规模指数均排名全国第二。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还有全球化的影响,这些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十分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其他思想观念的冲击,导致对于社会主义信念理念受到动摇,如果此时能够把“中国梦”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它可以明确学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方向,坚定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更进一步的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理念信念,让大学生体会到自己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价值所在。

2. 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按照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5〕236号)。推进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集群已逐步发展壮大,一些地区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已达到本地企业销售收入一半以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我国这样的制造业集群已经形成,体系相对完整,许多产品的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如钢铁、造船、电线电缆、计算机制造、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通讯设备、手机、汽车等,这样的制造业群在我国地域空间中也显现了集群式分布,京津冀、珠三角与长三角等区域已经形成若干制造业集群。其中,长江经济带内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省市现有超过100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另外,还涌现出浙江绍兴的纺织集群、台州的造船集群、江苏的光伏产业集群、上海的医药制造集群、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杭州的互联网产业集群、东北的装备制造集群。产业集群是地区和产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促进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浙江省为例,产业集群数量多,涉及产业广,外向度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一乡一品”“一镇一品”为特征的区域产业集群数量不断增多,规模逐步壮大,实力大大提升。至“十一五”后期,年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块有6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300亿元以上的7个,平均每个县拥有3个产业集群。在“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评选出的全国100个优秀产业集群中,浙江省共有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永康五金产业集群、东阳木雕产业集群、绍兴轻纺产业集群等29个产业集群入选,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占据全国第一的位置(江苏15个,广东13个)。从行业分布来看,浙江省产业集群涉及纺织业、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28个工业门类,其中年产值超过千亿元的有5个行业,分别为纺织业(51个区块,年产值2 950亿元)、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53个区块,年产值1 860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0个区块,年产值1 40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48个区块,年产值1 130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个区块,年产值1 120亿元)。

我国近几十年来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集群地域发展不均衡,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发展良好,集聚程度非常高。但是我国产业集群的载体主要在小城镇,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开放的政策,产业集群优势主要集中在进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来维持。集群内以中小企业居多且以OEM、ODM为主,缺乏品牌效应,利润空间低,无法满足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及各跨境电商平台对独立品牌的要求。我国跨境电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国际市场推广费用高、难度大。部分产业集群的粗放增长格局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遭到破坏。企业自主创新环节薄弱,以浙江省为例,据浙江省工商联调查,仅18.10%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及区域品牌匮乏,多数企业还长期依靠生产贴牌产品生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企业中高层次人才资源严重缺失;地区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

三、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是实现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目标的重要路径。其作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跨境电商改变传统外贸营销模式,也有助于改变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

跨境电商有助于制造业集群优化生产要素、整合区域资源。其作用机制如下:首先,跨境电商作为新的营销手段,降低了交易成本,获得了C端顾客需求信息,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了信息交流及资源整合的机会,设计满足顾客需求的差异化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其次,跨境电商的B2B,甚至B2C的模式,使大批量订单式生产向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生产转变,促进集群内企业的资源整合,由现有的产业分工模式向全产业链的网络分工模式转变。因此,跨境电商将改变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

2. 有助于通过跨境电商发展突破产业集群的地域限制,更有助于打造制造业集群的全球供应链和生态圈

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的动态协同演化过程中制造业集群在全球供应链的位置和地位将逐渐改变,即跨境电商使制造业由微笑曲线的中间低谷向两端高峰延伸。该过程将借助跨境电商的网络系统,整合制造业集群前端的研发设计、中端的生产制造、后端的销售运营等环节,培育相关支撑辅助性机构,推动制造业集群与跨境电商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生产和销售模式等方面全面融合,发挥互联网优化要素资源的优势,构建更加专业化的生产组织体系,进而带动技术产品、组织管理、经营机制、销售理念和模式等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激发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营造有利于构建全产业链的生态圈。

3. 有助于推进制造业集群与跨境电商实现数据共享,增强协同发展动能

4. 有助于跨境电商生态圈产生集群效应

跨境电商生态圈具有产业链条长、参与主体多、地域文化差异大等特点。零基础构建跨境电商产业链或生态圈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在制造业集群内已有布局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上实现快速有效融合跨境电商产业链上的其他节点,如平台企业、运营企业、支付企业和仓储物流企业等,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这有助于打造高效闭环的跨境电商生态圈。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凭借集聚优势和资金基础,打造专业化支付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致力于解决跨境电商企业小额支付、结汇等繁琐问题;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内聚集了大量关联企业,可以共建仓储物流配送体系,集中存储、发货、退换货寄回等服务,解决物流速度慢、价格高、退换货难等问题;有助于跨境电商企业借助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建设自主品牌或者区域品牌,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减轻单个企业所承担的营销费用及沉没成本。

四、推进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跨境电商为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途径,制造业集群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两者不仅要成就自身发展,更要实现协同发展。

1. 加大政府部门扶持力度,增强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保障能力

(1) 着力构建政策保障体系。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制造业集群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的具体实践,将有效促进制造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为了更好地推进跨境电商发展,继续加快落实国务院“跨境电商要把促进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的重要精神,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鼓励制造业集群开展跨境电商合作,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地方的集群具有不同的特征,其跨境电商的发展水平也各有差异,要确保政策的精准性。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出台具体化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确保政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2) 着力构建精准的管理服务和保障体系。高效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在集群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过程中,对跨境电商的监管不当导致的结汇困难、退税较慢等是阻碍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跨境电商监管的措施,促进通关便利化、结汇阳光化、退税正常化。加快无纸化通关的实现脚步,提升海关监管效率。同时,完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一些制造业企业在传统贸易中习惯了大批量的贴牌生产,没有品牌意识,对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也不是特别了解,容易陷入国外产权纠纷事件,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增加产业集群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知,并帮助集群企业解读国外法律法规,避免在国外注册商标时无意识侵权案件的发生。

(3) 着力构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政府部门应加强与国外政府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增加国际班列和航线,加大国际邮件互换局的试点范围,避免产品来回中转,从而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资金、税收支持等促进公共海外仓的建立,解决企业在海外的物流和仓储问题。

2. 增强跨境电商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行业竞争力

(1) 加快研发和生产运作系统创新。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创新是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而在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企业不是根据国外贴牌厂家的要求进行复制生产,而是要进行产品设计的创新。跨境电商可以帮助集群企业深入接触国外客户,搜集客户需求信息,根据顾客需求差异化设计生产产品,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产业集群一方面要适应跨境电商模式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利用跨境电商带来的便利进行产品生产运作系统的创新。

(2) 加快生产模式的创新。跨境电商模式下,制造商直接面向消费者,交易环节减少,订单小、批次多。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改变传统模式下大批量贴牌生产的思维,创造自主品牌并拥有自己的产权专利,提高小批量定制、柔性专业化生产的能力,适应跨境电商人性化、小批量、多批次的需求。因此,电商和制造业企业要根据跨境电商发展特点,改善整个销售和服务体系,通过各跨境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确定产品的热度以及库存量的需求,避免库存积压或者供不应求的现象,提高资本流动率。

(3) 加快生产和交易信息共享方式的创新。信息交流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也是集群内企业分析市场动态、进行分工和合作的基本方法。我国产业集群信息系统落后,急需进行改造。加强集群内企业间信息交流,合理安排需要的劳动力和资本,避免出现旺季时生产要素紧缺、淡季时要素闲置的情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还可以促进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生产模式、业务模式等方面全面融合,发挥互联网聚集优化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势,构建开放式生产组织体系。通过信息平台的交流,还可以促进同类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以及不同节点上企业间的有效合作进而带动技术产品、组织管理、经营机制、销售理念和模式等的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激发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4) 加强海外品牌推广和权益保护意识。推进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大数据中心建设,为集群提供市场动态和产品销售信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品牌推广,节约推广费用,增加推广效应。由于国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完善,国内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因此可能陷入侵权纠纷或是陷入无意识产权纠纷。而数据中心可以提供国外法律法规解读,为集群内企业提供国外产权的具体信息,避免企业侵权事件发生。

3. 提高港航物流支付主体支撑能力,增强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通关物流支付智能化水平

(1) 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周期。目前的跨境电商企业有很多都是利用平台提供的仓储物流,但是费用极高。因此,构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整合和资源分配,多家电商可以共同利用仓储物流设施,以达到让货物快速到达消费者手中、降低成本、有效解决退换货问题的目的。

(2) 降低支付、结汇手续费,提高资金回转效率。在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中,目前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信用卡、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以及线下结算等。大多出口企业主要采取线下结算或者与PayPal合作的方式,由于结汇时手续繁多,导致结汇成本较高、周期较长,出口跨境电商领域就出现了灰色支付链条,有些企业通过地下钱庄进行结汇。另外PayPal在支付方面的垄断制约了出口企业的行为,面临账户冻结的风险,导致货款无法追回。我国政府尚未开放国际第三方支付方式参与国内业务,因此PayPal无法使用,而支付宝国际业务尚未达到预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跨境电商子系统应加快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建设,降低支付结汇风险和成本,提高货款回收效率。

(3) 提高通关效率。跨境电商报关由于批量小、批次多的特点,增加了海关监管工作的任务量,同时也容易导致货物通关慢、到达消费者手中时间长、企业资金占用等问题。因此,集群综合服务平台要联合海关,及时发布报关报检信息,对集群内货物进行集中处理、集中报关,提高海关监管效率,节约通关时间,进而提升客户体验度。

猜你喜欢
集群跨境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