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雷
摘 要:目前大學生存在的就业心态失衡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想要解决目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就需要详细的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分析对大学生就业心态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才能够从大学生个人、高校以及社会等多种角度采取有效措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到学生;就业心态
就业是每一届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大学生进行学习以及能力拓展的主要目标,大部分高职大学生其实在已进入学校就已经开始综合考虑自己的前途发展问题,为未来进入到社会生活做积极准备。就业心理指的是学生们在考虑就业问题或者是为职业岗位竞争做准备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现象,大致上可以分成为就业心理倾向、心理素质、心态等。
1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
1)就业心理倾向。就业心理倾向指的是促进和推动大学生的就业,并为大学生就业指明方向的自理动力性心理因素,就业心理倾向能够对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就业活动的认知、评价和态度。就业心理倾向主要是包含有大学生发展过程中表现的职业需求、就业动机、就业兴趣以及就业价值观等。职业需求也就是学生个体对于未来就业职业的一种需求,其中可以分为寻求个性化发展、承担社会发展责任和义务以及谋生需求等[1]。职业动机则是大学生在一定的发展基础之上,能够朝着就业目标前进的过程。就业兴趣是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对于从从事某种工作岗位的主观偏好,可以是针对有特定的工作岗位,也可以是针对特定的就业环境等。就业价值观指的是在就业过程中学生对于社会职业需求表现出来的评价,反映出了学生在职业问题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业价值观同时也代表了学生个体对于社会职业产生的抽象的观念系统,跟就业兴趣相比较来说,就业价值观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加深刻。就业价值观一旦形成相对来说就会比较稳定,对于学生后期的就业乃至是后期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就业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核心,心理素质包含有认知能力、认知需求、发展兴趣以及情感等各方面因素结合在一起,包含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属于跟社会发展相统一价值观导向的复杂整体。心理素质也是个体在各种社会活动当中表现出来的深层次心理特征[2]。就业心理素质,也就是大学生们针对就业问题产生的一系列心理能力和活动水平。包含有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成熟度、人格特点等。高职大学生在经过三年就业准备以及学习实践之后,逐渐会形成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就业心理特点,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利的完成就业,逐渐适应社会工作岗位,面对社会中的挫折和挑战,这就是就业心理素质。
3)就业心态不同。就业心态指的是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过程中,是准备就业以及寻求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具备的就业心理状态,例如说有的学生情绪高涨、信心满满,有的学生则是焦虑失落、犹豫不决。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体现出了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价值观。
2 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问题
1)认知不准确。在就业选择过程中,首先大学生们需要先做到认知自己,只有全面的评价和掌握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工作能力,才能够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3]。简单地说也就是通过认知来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也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详细明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目标性,从而扬长避短的进行合理定位。但是准确的自我认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大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分析。
2)对外围环境认知不准确。外围环境指的是就业的单位和就业的环境,大学生们对于外围环境认知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很多大学生更加期望能够进入到高科技公司、跨国公司或者是高层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工作,那些基层工作或者是基本工作内容他们都认为是没有创新的苦差事,甚至有些人宁愿不找工作也不愿意委曲求全。学有所成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美好心愿,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不够透彻,没有对高科技公司、跨国企业以及高层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就业环境了解不深,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场出现,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3)情绪心理问题。就业情绪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就业之前产生的一些情绪问题,或者说是产生的一系列情绪波动[4]。情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在成长过程中大学生出现情绪的波动和浮躁都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但是如果长时间的心情郁闷、焦虑和抑郁,会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甚至还会对大学生后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4)社会心理问题。大学生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心理问题,也就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受到社会或者是其他人的影响,从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例如说比较常见的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以及急功近利心理等。
3 高职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解决措施
1)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在就业过程中学生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和矛盾冲突,想要更加顺利地完成就业,大学生就需要正确的处理好理想跟现实的关系,根据社会需求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也需要建立专门的就业心理咨询机构,能够从思想角度来帮助和指导学生,利用就业辅导内容帮助学生能够消除自己的心理问题,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态,从而学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5]。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还能够帮助调整学生的额就业心态,引导大学生能够在自我认知的前提之下把自身优势发挥出来,扬长避短的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的职业,教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面对生活和工作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心理适应能力。
2)创新就业指导模式。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需要在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计划中加入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大学生能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学生能够及早的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发展[6]。在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拓展就业指导内容的创新和完善,高职院校首先在开展就业指导过程中,自己需要了解现有的政策法规和社会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针对性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更多的求职交往的技能,帮助大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就业。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政府部门和各大院校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等,让大学生尽快的走出学校,了解社会发展形势,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更好的使用角色的转变。
4 结语
除了以上描述的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产生影响,例如说就业制度不完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多等,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需要高职院校能够通过新的形势和变化加强研究工作,能够帮助和解决大学生的相关就业心态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翠.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问题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7(14):83-84.
[2]陈键.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7(07):96-97.
[3]朱寺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7.
[4]刘琦,杨静.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推动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01):71-74.
[5]高晓松.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念及心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3):87-89.
[6]邢艳芳.浅谈高职大学生择业问题心理[J].赤子(上中旬),2015(1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