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冬梅
摘 要:档案工作者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度和档案社会效能的好坏。所以,相关档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高低,是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并确保档案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档案业务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率造成了极大影响,所以在档案工作中我们必须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予以高度重视。对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策略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即档案工作者在岗位上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和各种基本素养等的总和[1]。简而言之,即从事档案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管理能力、基础知识、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和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等,档案人员的素质和档案业务质量、水平和效率息息相关,有助于促进档案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
1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1 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社会上各类专业工作人员都应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也就是严格遵循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将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法律贯彻落实,遵规守纪,讲道德,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具备奉献精神。因为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一定的机密性,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同时,档案工作具有服务性特点,这就决定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于人民的精神。
1.2 具备加强的法律意识和专业业务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要想顺利开展档案工作,首先必须基本良好的专业业务素质,其要求的就是必须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充实,将各种新兴技能掌握到。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写作、组织和表达能力,可以单独展开档案管理工作。现阶段,电子信息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此形势下,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应掌握一定的电子信息技术,因为电子档案特别依赖技术设备,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将最基本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水平掌握到,进而可以快捷方便的将各种技术问题有效解决。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要求建档,这是确保档案工作健康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新形势下,树立较强的法律意识特别关键,应严厉打击私自建档的行为。
1.3 能力素质
首先,协调能力。要把档案工作做好,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和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这就对其综合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使各部门档案管理的协调统一顺利实现。其次,管理能力。档案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档案实体的管理和档案事业的管理,要求档案人员对管理学理论展开认真研究,积极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的新知识、新技能,尤其是在档案管理中高新技术管理手段的合理运用。再次,学习能力。档案工作人员只有积极参加各种相关培训,促使知识面的不断拓展,将自身学历层次提高,才可以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需求、新形势相适应。最后,开发能力。现阶段,在档案管理中,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档案利用的深化和拓宽。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高效、准确、及时地对档案信息资源予以开发,以更好地服务于档案工作。
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对策
2.1 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政策性和服务性,这就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将崇高的信念和理想树立起来,将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的宗旨铭记于心,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公正办事,对于各种不良风气,应坚决抵制,将政策关严格把控好,不做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使档案的公正性、真实性得到保证。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对档案管理事业充满热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肯吃苦、肯钻研,不计较个人利益,脚踏实地的立足于相关要求及时把工作任务完成,同时要第一时间将社会对档案的需求了解到,促进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对自己的工作方式予以改进,唯有如此,才可以真正地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促进人类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确保工作质量的良好性,首先必须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加大业务学习力度,促进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2]。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应将自身认识水平提高,加强继续教育和制度建设力度,构建相关运行机制,遵循“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的方针,做到学以致用。继续教育应将全面系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的机会提供给档案管理人员,以便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专业水平提高。让档案管理人员有机会可以学习到档案学新方法、新理论、新观念,使一次性教育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每年可以安排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省、市档案局开展的相关培训。让受培训人员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档案工作质量的良好性。
2.3 强化服务意识
檔案管理的价值就是让领导决策有据可循,更好地服务于工作执行。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服务性,服务不仅是基础,同时也是目的所在,缺少良好的服务,那么档案管理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档案人员的工作成果、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对档案工作好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档案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予以关注,善于立足于政治角度判断形势。要积极投身于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对服务方法予以完善,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要将服务意识增强,在工作中把服务意识树立起来,充分发挥档案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等材料转化为主动收集材料;不仅要坚持原则,在办事的时候严格遵循相关章程,同时还要具备改革创新精神,周到、全面、准确、及时、热情、主动地帮助档案使用人员,这样才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服务中将良好形象树立起来。
2.4 配备档案管理的软硬件,优化工作环境
将档案管理的软硬件配备齐全,对工作环境予以优化,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3]。要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如提供和工作需要相符的场地,安装合适的软件、配备高性能的电脑等。当然,工作环境本身就十分广泛,不仅有上述提到的几个方面,同时还包括单位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就档案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和档案管理以及其他部门之间展开密切的交流和沟通,并对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等。优化了工作环境,就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这样,便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也才可以把本职工作高效完成。
3 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先进管理手段的引入以及先进设备的广泛使用下,若是相关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能力,就很难顺利开展相关工作,所以必须将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但这既是相关部门的责任,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必须对其引起重视,自觉学习,以便于在档案管理领域中能够发挥出自身作用,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而不是安于现状,被动学习,这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
参考文献
[1]李杨.简析何以提高档案人员素质促档案管理工作[J].青春岁月,2017(9).
[2]李莎.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员素质建设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7(21):134-134.
[3]魏红.关于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