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的土地档案管理

2018-01-30 08:06孙鹏
卷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

孙鹏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效的管理和利用土地档案成为了这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以往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一些新的思路,推动土地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土地档案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和可靠的信息依据,必须要找到更高效的、更合理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种种要求。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档案管理工作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土地档案的管理水平。

1 目前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落后

傳统的土地档案管理工作,重要的是档案的安全,只要档案不丢失、不损坏即可。而伴随着大量的政务系统的投入使用,对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需要处理的档案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1.2 设施落后

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包括信息的填写和存放保管,档案查阅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用极为不便。

1.3 土地档案种类多

土地档案涉及的范围广种类多,而且载体也不尽相同,对于实现统一管理带来很多不便。

1.4 档案工作信息化滞后

随着各类政务系统的投入使用,土地管理业务工作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例如:登记发证、制图、文件流转等,而档案管理信息化还相对落后。

2 实现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

2.1 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办法。健全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统一技术标准,避免自成体系。

2.2 创新思维

土地档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管理理念应当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从重保管向重使用转移。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树立依靠科学管理的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意识,使档案工作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加强档案库现代化建设

土地档案种类多、数量大,单纯依靠人工检索已经无法适应高速运转的城市建设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构建综合完整的资料库,提高查阅效率,引入智能、高效的信息化检索工具,做到每一本档案能够精准定位。

2.4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首先要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能满足自身查阅需求,还要为以后的跨平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做准备。其次要加强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将不同种类、不同载体的档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统一电子档案格式,把大量的档案信息以最为简洁明晰的形式呈现。最后要做好电子档案的备份,根据其重要性的不同,及时做好备份,防止重要资料的遗失。做好备份设备的维护工作,避免“设备不坏只管用”的错误思想,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常态化。

2.5 提高档案人员信息化工作技能

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有计划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全面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并参与本单位的档案软件开发工作,利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优化软件结构,最大程度的提高软件的实用性。

3 结语

传统档案在日常使用中,极易发生丢失和损坏,建立规范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已成为大势所趋。为了让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变得更加高效、合理,结合现有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创新模式,更大程度的发挥土地档案资源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杨冬权.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维[J].中国档案报,2018.

[2]徐海英.信息时代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6.

[3]王爱华.信息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的创新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6.

猜你喜欢
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
我爱这土地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信息化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