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玉
摘 要:现如今,博物馆工作迎来新发展。作为博物馆讲解员,为提高服务水平,需要重视如何加强自我基本素质的问题。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实践,对博物馆讲解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有效分析,通过进一步分析,希望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并进一步促使博物馆讲解员能够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讲解能力。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员;基本素质
博物馆作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播科普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宣传教育职能。讲解员作为沟通博物馆与游客的桥梁和纽带,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参观质量。因此,讲解员应该内外兼修,提高自身綜合素质,更好地服务观众。
1 博物馆讲解员应具备基本素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博物馆讲解员能力,需要积极分析讲解员应具备的素质,从而提高讲解认识,并以此制定科学的管理与培养方式,为讲解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保证。本文通过重点阐述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两方面内容,分析了博物馆讲解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够提高有效认识。
1.1 内在素质
首先是思想道德素质。讲解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立场正确,观点鲜明,传递正能量。首先,讲解员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的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尊严,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其次,讲解员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真正对博物馆事业充满热爱,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其中,真正发挥好讲解员的职能。
其次是文化知识储备。讲解员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讲解质量的高低。一名优秀的讲解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相关的知识,还必须掌握社会常识和学科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宗教风俗、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等。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讲解活动中游刃自如,面对观众提出的疑问及时回答,为观众解惑。另外,对实际讲解中发现的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要及时查阅熟悉,不断增加知识储备量。
1.2 外在素质
外在素质具体包括讲解员的工作方法与自我仪表,讲解员作为参观活动的引导者,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由于接触时间短暂,得体的仪容仪表,往往主导了观众对讲解员的总体评价。讲解员的衣着要得体、整洁,体现庄重、知性、大方的特色。在讲解活动中要佩戴工作牌,施淡妆,发型适合个人特征并与所处环境相协调。讲解员的言行举止要从容得体,做到微笑迎客,主动热情。端庄大方的仪容仪表能帮助我们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会让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更有自信。
表情:讲解时表情要自然、大方、庄重。同时根据讲解内容面部表情要有准确而适度的变化,真实而恰当地表现讲解的内容。表情的微妙变化,能引导观众抓住陈列重点,产生共鸣。
站姿:站姿是讲解工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姿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把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站立时注意抬头、挺胸、收腹,提臀,两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质和风度,也会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走姿:在引导观众参观的过程中,正确的走姿非常重要,讲解员多数情况下需要面对观众退步走或侧身面对观众行走。讲解员在行走时,要精神饱满、抬头挺胸、双肩放松,步伐轻盈稳健,步幅不可过大,注意自然摆臂,身体各部位之间要保持动作和谐,使自己步调一致。同时注意保持与游客之间的距离,不能拉得太远。在展厅讲解时,讲解员要面对观众退步走或侧身面对观众行走。在室外讲解时,讲解员一般走在观众右侧中间靠前位置,把主道留给观众,身体微侧,避免背对观众。行走是讲解过程中的主要动作,是一种动态的美。
语言:讲解员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运用语言与参观者沟通,将博物馆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现实意义用语言来传达给观众。在讲解时,讲解员要运用自身的语言沟通能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针对博物馆的某件展品与参观者进行沟通,引领观众更好地学习和参观。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参观者运用不同的语速语调、控制好音量。而且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许多博物馆中有很多外国参观者,这就需要讲解员紧跟时代步伐,熟练掌握一至两门外语。
2 提高讲解员工作能力的方法
讲解是一项与观众进行交流沟通的工作,需要讲解员在工作中根据服务对象不同,适当选择有效的讲解方法。有效提高讲解员工作能力,能够进一步培养其形成良好品质,以提高讲解员综合素质。
2.1 对观众进行有效的讲解
讲解员必须采用观众能听得懂,愿意接受,能产生积极效果,又能促进观众了解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方式,具体来说要求讲解员把握好言语表达的内容,在客观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历史知识。另外,要想正确地讲解历史文物观点,应对历史文物反映的信息进行客观的陈述,做到讲解词经得起反复推敲,讲解过程流畅清晰,声情并茂。总之,只有采用吸引观众注意力并能够有效促进观众了解历史知识的讲解方式,才能发挥讲解的真正作用,才能达到博物馆的宣传职能。
2.2 对讲解过程有效全面掌控
讲解员必须对讲解过程进行有效全面的掌控,从而使观众跟着讲解员的思路,在正常状态下完成有效的博物馆参观活动。博物馆的历史文物资源和讲解资源是有限的,它需要尽可能多的为观众服务,需要尽可能的传递给观众积极主流的历史信息和历史观,需要更大程度的宣扬民族文化精华。因此对讲解过程的掌控,就是对历史文化信息传递过程的掌控。具体来说,要求讲解员掌握正确的讲解路线设计方法,懂得观众对历史文物的心理,做到既能符合观众识宝认器的普遍心理,又能做到通过文物讲授历史文化知识,达到鉴赏与传递文化信息的共同作用。
2.3 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博物馆讲解过程中讲解员还应当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一是能够应付除观众以外客观原因导致的讲解过程被打断等突发状况,另一方面是能应对观众打断讲解过程的情况。具体来说,由于停电、设备损坏、文物修缮等客观突发事件造成的对讲解的破坏,这需要讲解员通过转移观众注意力,介绍其它历史文物,讲授更多奇闻异事或引发观众思考历史等方式有效应对观众。讲解员对观众提出的一些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或是遇到观众的不配合、刁难等行为时,讲解员可以采用开玩笑、道歉或是其它诚恳的方式来获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可,从而有效促进讲解顺利进行。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讲解员需要根据具备问题有效采用不同应对方式。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发展,博物馆讲解员要加强自身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熟悉博物馆内每一件展品及其背后的历史,同时也要时刻谨记礼仪、行为规范,重视自己的仪容仪表,在运用良好语言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讲解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才能让参观者了解历史文化和人类发展历程,体现博物馆的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小娟.浅谈博物馆讲解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办公室业务,2017(12):84.
[2]裴金玲.博物馆讲解员应具备的素质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36):303.
[3]卢淑珍.浅谈博物馆讲解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科技风,201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