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修良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类型,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从而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能够给企业在对财务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时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对策
一、财务风险的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包含有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和股东收益的可变性。随债务、租赁和优先股筹资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的提高,企业支出的固定费用将会增加,结果使企业丧失现金偿付能力的可能性也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方面涉及股东可能得到的收益的相对离差。总之,企业的财务风险包含了股东未来收益的可变性和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这两方面都同企业的经营风险,即预期营业收益离差直接相关。
(二)财务风险的类型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动;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的变动,导致企业再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再融资产生困难;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币值的变动给筹资带来的影响。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应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
4.存货管理风险
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違约,影响企业的信誉。
5.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是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行业背景。
1.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分析
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公司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如果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提高,财务状况趋好,财务风险降低;如果宏观经济运行不容乐观,企业投资和经营会受到影响,盈利下降,可能面临财务风险。
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如采取调整利率水平、实施消费信贷政策、征收利息税等政策,企业的资金持有成本将随之变化,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不确定性。如利率水平的提高,企业有可能支付过多的利息或者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2.行业背景分析
行业背景分析是连接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司分析的桥梁,也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环节。行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使得行业的投资价值不一样,投资风险也不一样。
(二)内部原因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虽然外部原因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是内部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
1.资本结构不合理
当企业资金中的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不恰当,就会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如果举债规模过大,会加重企业支付利息的负担,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容易产生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者举债比例很小,导致企业运营资金不足,则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2.投资决策不合理
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投资决策可以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盈利;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错误的投资决策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投资的风险,同时对企业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预估有误。
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基本活动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包括筹资、投资和营运资本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应该是对财务管理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包括制定财务决策,制定预算和标准,记录实际数据,对比标准与实际,评价与考核等各个环节。如果财务管理制度不能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操作环节,很容易造成财务的漏洞,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预警,导致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变能力不足,容易带来财务风险。
5.收益分配政策不科学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判断,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对企业利润的分配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缺乏合理的控制制度,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可能形成财务风险。
三、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分析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
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环境的分析,特别是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产生影响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应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提高。企业的一项决策成功之后并不代表这一项决策永远都是对的,财务决策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企业就是要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哪怕是那些微小到让人难以发现的变化,譬如债券市场的利率发生了稍许的变化,就有可能改变企业之前的筹资方案或者是投资方向,企业财务风险状况也会因此发生一定的变化,企业面对这些变化就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重新估计及分析。而之前的财务决策也需要因此进行适当的调整,有的财务政策甚至需要被全部替换掉。
(二)确定正确的筹资方式及融资策略
企业筹资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是企业依靠其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具体包括三种形式:资本金、折旧基金转化为的重置投资和留存收益转化为的新增投资。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是相对的,是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或某些投资者筹集投资项目所需要的资金的行为,主要方式包括债权融和股权融资。企业想要很好的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就要将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考虑,企业应制定一个正确的投资顺序来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方面,企业筹资应该尽量选择内部融资,这种筹资方式不仅难度及风险都比较小,并且其保密性好,从始至终都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企业的借款能力就能被最大化的被保留,企业的资金能力和信誉水平也能被很好的体现出来,企业的财务基础也会随这自有资金充足而变得更加稳固,才能更好的抵御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如果选择采取外部筹资的,首选就是应该发行一般公司债券,然后才是选择发行股票,这主要是由于普通股票发行成本肯定是比债务发行成本高的,进行外部筹资所能做出的最后的选择就是向银行进行借款,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压低财务还本付息的压力。
(三)建立企业内部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为了不进行负债经营,就一直过多的保障着自身的自有资本,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财务风险实现了控制,但与之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提高资金成本,也无法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相反的说,一味的去增加负债资本,的确会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也会提高企业的收益,但这所面臨的财务风险就会变大。由此可见企业需要以控制财务风险为基础,确定一个能够权衡资本结构的风险和成本的权衡方式。首先,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对资本积累进行约束的机制,使资本能够得到不断的充实。其次,要合理的分析企业实际情况,才能以最合理的方式来确定企业的负债规模。再次,企业管理者要学会审时度势从而做出合理决策,才能把握住最好的时机。最后,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需要被提前预测出来,成本收益才能被权衡到位,企业的债务结构才能被优化。
(四)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决策预防因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企业需要尽可能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决策,并且预防因财务决策失误带来不必要的风险。首先,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对于能影响财务决策的各种因素都需要被考虑到位,对财务决策进行定量计算,并且科学的进行,采用合理的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员工提出的各种可行方案,要尽最大可能一一进行查看,然后认真的进行分析评价及比较,从而能够选择最符合企业需求的决策方案,切忌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主管进行判断。企业选择进行筹资时,要谨慎的选择筹资方式,对与各种筹资方式影响到的资金成本及各种筹资方式的特点都要进行了解及分析,使得企业的负债结构得到较好的调整。企业的财务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及利息保障倍数等,企业管理者都应该进行细心的查看与分析,通过这些财务指标来确定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做出最后的决策,保障企业防范筹资风险的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柳,王丹.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9):21-23.
[2]张秀丽.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5):105-106.
[3]胡春生,李强,田丽艳.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会计,2016(06):24-25.
[4]蒲冰. 市场营销创新和风险管理在新时期中小企业的实施[J]. 宏观经济管理,2017(S1):204-205.
[5]李强. 我国中小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0):170-171.
[6]向琳,李俊东,张曾莲. 构建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研究[J]. 财政监督,2013(17):10-12.
[7]邬建峰,袁健红.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J]. 现代管理科学,2007(03):108-109.
[8]毛金妹. 基于内控视角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 商业会计,2017(1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