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
摘要:保税区作为受到海关监管的高度开放的特殊区域,其辐射作用不断扩大到周边地区,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1990年,上海建立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之后,中国又陆续建立了大连、青岛、宁波、天津等保税区。保税区的建立不仅使我国进出口贸易量不断增加,同时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保税区:国际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145-01
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始建于1990年6月,坐落于上海市东部浦东新区内,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带动了上海市经济的发展,辐射到长江三角洲区域,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外高桥保税区是上海市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中心,所有的国际货物交换均在此地实现,保税区进出口钢铁、机械、奢侈品、船只、有机食品、汽车等。外高桥保税区依靠政府赋予保税区特有的优惠政策,和国内国外企业合作发展,相互促进,是我国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重要地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货物监管涉及的部门较多,通关速度慢;市场准入门槛高,特别是对外贸企业,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不利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当企业召回不符合要求产品,要求退回工厂重新加工然后再出口时,按照规定必须退回同批的全部产品,而不能只是部分产品,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西门子公司、瑞士钟表集团等都有意在保税区内设立维修中心进行维修工作,但由于受到政策限制,这种想法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据统计,2016年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为6.42千万元,进口总额所占比重较大,为4.69千万元,约占73%,出口总额只占很少的部分。保税区与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国际贸易业务的往来,主要与亚、欧、北美来往密切,进出口额分别为3642.9亿元、1726.9亿元、811.0亿元。2014-2017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进出口总额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进口总额一直占主要比重。
二、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港保税区建于1991年5月12日,位于天津港港区之内,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保税区,是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保税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陆路、铁路、海路、空运的交通运输网络,构成了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体系,极大方便了货物的运输,使企业降低成本,吸引更多企业来此投资建厂。
2011年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超过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59万TEU,13-15年,每年其港口货物吞吐总量都超过5亿吨,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天津港对外贸易运输量超过2.7亿吨,集装箱吞吐总量超过1411万TEU,相比11年增加了200多万。近些年受到“一带一路”倡议安排的影响,天津港的贸易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在不断增加,每年的增长比率都约为10%。
虽然天津港保税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保税区管委会对区内企业不够关注,只解决单一问题,而不深入找出问题的来源,如此反复,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各部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工作人员态度冷漠,不帮助解决问题,反而能推则推;政府积极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来此投资,反而忽略了本地的中小企业,不利于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宁波北仑港保税区
宁波保税区建于1992年11月,包括三个区——东区、南区、西区,位于北仑港南侧。宁波与上海隔海相望,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受到上海保税区的辐射作用,促进了国际物流的蓬勃发展。宁波保税区同其他保稅区一样,区内可以进行分拣、仓储、包装等活动。近些年来,通过招揽企业,吸引投资,保税区内的企业已超过5000家,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小,不到1000家。
据统计,2015年宁波保税区生产总值为163.9亿元,财政收入38.8亿元;2016年生产总值为157.5亿元,同比下降了3.9%,财政收入达到39.9亿元,同比增长了2.8%。在2014年和2015年,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相差不大,尤其14年,几乎相差无几。但是从2016年开始,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产生了明显差距,出口总额低于进口总额。虽然2016年进出口总额较上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到2017年又有所回升,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平稳的。但从数值上看,宁波保税区还是远不及上海保税区。
宁波保税区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保税区内有许多“僵尸企业”,即已停产、半停产、连续几年亏损、资不抵债,靠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才得以继续维持经营的期企业。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区共办理注销181户,其中食品经营企业60户,商务秘书企业28户。第二,管理体制和政策的缺点日益凸显出来。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不清晰,会导致同时管理多部门,互相牵制,分散精力,降低管理效率。而且,政府经常会改变对保税区的政策,很多区内企业对此非常不满。
四、山东青岛保税区
青岛保税区建于1992年11月19日,包括两个区——西区、东区。保税区的建立扩大了山东的国际贸易量,促进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青岛保税区紧邻青岛前湾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交通运输极其方便。2011年,在保税区与主城区之间修建了一条海湾大桥,更加方便了货物的运输;保税区内有高速公路与青岛国际机场,其他高速公路以及其他铁路相连,形成了完整、立体的交通运输网络,构成了多式联运体系。因为保税区具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所以吸引了大量的物流企业前来。
2014-2016年进出口总额都维持在3.5百万元左右,且出口总额始终低于进口总额。但是到了2017年,进出口总额一下跃升到6.5百万元,而且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差特别悬殊。按照这个趋势发展,2018年进出口总额可能会更高。2017年,青岛保税区的从业人数达到33548人,而且每年还在以一定的速度增长,其中,外资企业的从业人数占绝大比重,有20465人,区内还设有培训机构为社会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并且,青岛为吸引人才,在住房和户口等方面都提供了优惠,使得更多的物流人才都来到青岛。
虽然青岛保税区呈现出增长的势头,但依然存在问题。第一,青岛为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来到青岛投资,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但外资资质参差不齐,许多技术水平低下的外资企业也进入了保税区,与其他企业消耗同一资源。第二,存在一些阻碍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的法规,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