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庆��
摘要:优秀的班级可以对学生成长起到良好的作用,本文针对班级治理方式进行探讨,班主任是班级治理人员,要正确了解自己的责任,使用有效的班级治理模式和策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策略
一、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也就是所谓的班级的管理人员,同时班主任是班级的架构者、培养者和辅导者,指导班级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呵护者。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身心发展。班主任的领导作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领导,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自我管理,他不是班级治理的组织者。班主任是一个对学生有全面影响的培养者。与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和学生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班主任的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影响最大。
二、 小学班级治理现状的分析
1. 班级治理人员对专业理论知识不足
班级治理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与培训、心理和管理密切相关,但教师专业知识较少。班主任缺乏对班级治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现代培训的需要,缺乏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远不能满足他们的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知识,获取信息也更加多样化,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已经超越了传统类管理人员,这种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这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 班级治理人员在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中方法不适
学班上日常行为管理,传统的培养方法,管理模式仍然受到了班级治理人员的喜爱,根据学生不能反映文化的新概念发展的传统文化仍占据主导地位,体罚,惩罚,打骂这些现象也屡见不鲜。因为在班级治理人员看来,传统的培養模式时间使用少并且效果好,但同时也忽略了传统培养会让学生对教师出现冲突、厌烦心理,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3. 班级治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在班级治理中,要从班级治理的概念来分析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可以看出,班级治理是一个组织活动的过程,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班级管理人员的高压,班级设置发展目标和班级规章制度或组织活动,无疑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们选择蒙混过关。
4. 班级治理中的民主性、平等性有待提升
在班级治理中,班级委员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优秀的班级委员会可以为班级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日常事务的班级管理人员,可以使班干部在日常的课堂管理实践中,增强工作的民主作风,也可以增强其他班级成员在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意识。
但事实是不尽如人意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往往是任意的,以他的意志为中心,班委会所能做的就是听老师的安排,所以每个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不能通过班委会的日常管理,民主管理委员会俨然成了空洞的说法。
三、 小学班级治理的改进对策
1. “勤”是班级治理人员工作的前提
要做好课堂工作,管理学生,勤奋是必要的。只有通过常规和深入的理解才能管理这个班级。
要做好工作,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个性等,建立师生朋友般的和谐关系,与学生进行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为了建立校长的权威,所有要求学生要做到的必须首先自己做到。只有自己勤在班、勤监督、勤引导,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可以放心地向班级治理人员敞开心扉,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
2. “严”是班级治理人员工作的根本
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严格的必要性。所以,要做好工作,培养好学生一定要严格。班级治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将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班级治理人员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才能使学生信服。学习本身需要自我意识,但学生有一些惯性。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你必须严格。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班级的规则形成一个有约束的力量,纪律才能被用来约束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和纪律。当然,“严格”并不意味着教师一直是严肃,课后应该是温和的,应该是“严而不厉,严而有度”。与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3. “细”是班级治理人员工作的重点
如果你想管理你的班级和培养学生,你必须做好你的工作,这样你就能很好地管理你的课程。学生在思想工作中必须谨慎,使他们了解老师的意图。只有认真做好工作,才能使学生有理性,才能达到培养的目的。有些学生经常犯错误,班级治理人员应该不断反省自己为什么会犯同样的错误,如何结束,想出一些好的解决办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现状。
4. “实”是班级治理人员工作的保障
班级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实效。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班级治理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团队的目标。让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为了荣誉,成为一个好学生,从而创造一个好班级,在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中成长,为每个同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班级做一些真正的事情。
四、 结语
小学班级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尤其是小学教师,必须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班级治理质量。良好的班级气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卢喜成.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J].学园,2014,6(4):159-160.
[2]凌能祥一浅谈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J].中文信息,2014,5(11):229.
作者简介:
熊小庆,湖南省耒阳市余庆办事处余庆中心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