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
小 宫有个嗜好,说起来你非但不会相信, 还会说他脑子进水了。不信归不信,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你问啥嗜好?告诉你吧,每年除夕,一到半夜十二点左右,小宫便不顾刺骨的冷风,爬上那最高的房脊,一站就是四五十分钟。问他干啥,他说是看烟花。烟花哪还看不了,非得上房不可?他说是得眼。那就在自家房子上看呗,为啥非得撇下一家老小,大老远的跑到单位房子上看?他说是单位的房脊高。再问他,楼顶平台不是更高吗?他说是角度不好。
他有这个嗜好,按理说,家里人一定会反对。大除夕的,谁家不是团团圆圆地在一起,边看着春晚,边包着饺子,在一起乐呵。况且,到了零点,还得吃团圆饺子呢。可他家老老少少一家人,对他的这个嗜好,没有一位反对的。老爷子说:“爱咋咋地,由着他吧。”媳妇说:“一大家子人,也不差他一个。”孩子说:“长大我也去。”看看,这家人的脑子是咋长的,是不是全进水了!
据我所知,十七年了,年年如此,这瘾头咋就这么大呢?就算他穿着棉军大衣,戴着棉军帽,穿着棉军鞋,可站在那四周一点儿遮挡都没有的房脊上,还专门冲着风口望,这不是神经病嘛?
他犯神经咱就不说了,还生拉硬拽地找人作伴,我跟他在一个单位那两年,哪年都沒落下,躲都躲不掉,就他那一米八零的个,还有整天抱着相机到处跑练就的一身力气,谁架得住他那伸胳膊一拽呀,只能乖乖地跟着他蹬梯子上房。
站在盖着一层雪的房脊上,掌握不好平衡,一不小心,骨碌到地下,不死也得落下残疾。我吓得一个劲儿地哆嗦,他倒蛮有兴致地四下观望。他看烟花还有个与众不同的习惯,远处的烟花再好看,也提不起他的兴趣,专拣近处的看。还一个劲儿地提醒我,要看真切点儿、仔细点儿。不就是烟花吗?再真切,再仔细,也看不出个美女来。即便能看出美女,也就一闪即逝,还能领回家当媳妇?再说,那刺骨的冷风早就打透了衣服,冷得上牙直打下牙,早盼着他撒开一直拽着的手,逃下房去,哪还有半点儿看烟花的兴致。你没有,他有。从第一束烟花燃起,直到再也看不到烟花为止,他才抬起早已冻僵的腿,用麻木得有些不听使唤的手,扶着梯子下了房。
后来,我虽然离开了那个单位。对他的那个嗜好,仍然兴趣不减,一遇见单位的同事,就忍不住打听。每次打听的结果都是,他那嗜好有增无减。有人还专门给他编了条歇后语,“除夕夜上房看烟花——就有这口瘾”。
人不服老不行。十七年前,小宫还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十七年后,可是五十多岁的老宫了。身子不如以前灵便了。再说,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去年,除夕的夜晚,天格外的冷,大片的雪花漫天飞舞,打得人睁不开眼睛。刚过十点钟,老宫便有点坐不住了。家人都知道他的心思,也都知道劝不住他,可也都忍不住想阻止一下。老爸说:“儿子,今天就别去了中吗?”他摇了摇头。媳妇说:“他爸,雪这么大,别去了。”他说:“你懂个啥!”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儿子,对他说:“爸爸,我替你看,你要是不放心,我把你的相机拿着,照回来让你看。”老宫不愿意了:“小孩子,懂个屁!”
还不到十一点,老宫就披挂整齐地出门了。可就在他出门不到一个小时,单位来人了,说:“宫馆长出事了!”
老人和媳妇立马站了起来,急急地问:“咋啦?”
来人答:“从房顶掉下来了。”
“人呢?咋样了?”
“在医院,腿骨骨折了。”
听说老宫出事了,我立刻去了医院,看着缠着绷带的老宫,我关切地拉住他的手,说:“你这是何苦呢!”
他笑了,说:“咱管理的这座一万平米、十八座院落的大院,是咱们这座千年古镇仅存的古宅。别看我这个博物馆长是个比芝麻粒还小的官,可却感到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我时刻都在想,假如大院被焚毁,咱这古镇还算是古镇吗?”
他的这席话让我顿悟,原来他把大院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