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西医结合医院人才困局

2018-01-30 22:27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18期
关键词:西医医师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是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将中医与西医的知识和治疗方法结合起来。它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实行的一项工作方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将是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医学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医学现今水平的优势所在。

中西医结合的核心在于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人才应具备系统全面的中西医学理论知识,受过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干预过程中,均是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手段上。

本文着重探讨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紧紧围绕医药卫生改革和医院发展大局,抓基层、打基础、聚合力、促发展,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优秀人才,真正打造一支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突出的队伍。

中西医结合医院人才队伍现状

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标准,医院以完善综合服务为基础,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重点学科突出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医院进入转型期后,发展方式开始从以西医为主导向以中医为主导转变,医院的人力配置也从以临床西医人才为主向以中医人才为主的配置方向进行转变。

然而,中西医人员队伍的现状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中医药人员总量相对不足,西医人员多于中医人员,中医师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其实,早在1976年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规划的相关文件已颁发,但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社会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变,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具体建议指南一直没有推出,导致相关经费和配套政策多向西医院校和西医综合性医院倾斜。

目前,执业医师注册时,中西医结合医师是附属在中医类别之下的,也就是说,只有属于中医师类别的人员才有申请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资格,而临床西医专业的医师则不具备申请中西医结合的职业资格。

由于没有设立独立中西医结合专业考核制度,容易造成人们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感到困惑,影响其在该领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选择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数锐减,专业从热门变为冷门,增加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难度。

二是人才队伍的结构比例不符合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的要求。国家没有制定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中西医结合人员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工作滞后,无法及时为医院培养真正合格的中西医结合合格医师。

三是缺乏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科带头人,医院中医药人员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需要在工作中加以解决。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对于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三点必须达到:一是能够利用中西医结合的知识进行诊疗和研究,培养专业技能;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创新能力;三是能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要想达到以上培养目标,第一,要规范人才招聘和引进,加强人才建设。完善《医院招聘制度》,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坚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的原则,规范人员招聘程序,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满足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医院招聘制度》中要明确招聘条件、报名办法、考试安排、合格标准、聘用及待遇等相关事项。人才的引进工作必须慎重,要充分考察,合理引进。

第二,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人才是医院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更需要医院搭建成长的平台,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安排临床科室具有高级职称的骨干、学科带头人外出学习、深造,使人才在医疗、教学及专科技术开展中能够起到领头作用。

第三,要强化继续教育,开展全员培训。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鼓励自学、函授、短期培训相结合,使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晋升中、高级职称卫技人员取得继续医学规定学分率100%。

第四,要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医院进入转型期后,发展方式开始从以西医为主导向以中医为主导转变,医院的人力配置也从以临床西医人才为主向以中医人才为主的配置方向进行转变。按计划配备中医药、中西医人员。在每年的人才招聘中主要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为主,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人员占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人员占药剂人员比例不低于40%,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培训时间大于100学时)不低于80%。

中西医结合工作

方针政策概览(部分)

1976年

《1976-1985年中西医结合工作十年发展规划》出台,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奋斗目标。

1978年

党中央以(78)56号文件转发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

1980年

《关于加强中医和西医结合工作的报告》指出,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并为其发展与提高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1991年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将"中西医并重"列为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

1996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将"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列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之一。

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

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明确指出:“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方针,鼓励中西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2007年

《中医药创新发展纲要(2006—2020)》提出,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

2009年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017年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发挥各自优势,支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2017年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

第五,加强中医药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人员结构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医学习西医,这类人员多在中医院校接受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教育,中医知识相对较强,西医系统学习基础不够;另一类是西医学习中医,这类人员多在西医院校接受的西医教育,西医知识相对较强,中医系统学习基础不够。医院要不断强化中医类别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基培训”及“西学中”培训。组织全院医、护、药、技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建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和考评记录。

第六,要完善人才的考核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及人才奖励办法,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鼓励创新的氛围,实施驱动型绩效管理,提升整体内涵建设。在绩效考核中加入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和目标相符的考核因素,使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与政策落实到科室和个人,以绩效考核指引医院发展方向。绩效考核中加大对中医特色业务、中医特色诊疗效果、中药饮片占比、床位周转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DDD值、中医非药物治疗技术的考核力度;加大对科室服务过程、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的考核;加大对中医队伍建设、中医药特色服务内涵的考核。

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和西医简单地结合,而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一些疑难疾病等方面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过程中,围绕医院战略规划及学科建设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目标,转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通过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计划性,严格招聘程序,拓展招聘渠道,加速引进中西医结合人才,加大培养力度等措施,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西医医师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国医师节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