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玉 吉
(山东理工大学 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山东 淄博 255000)
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对世界文明成果尤其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研究、借鉴、反思、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作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交汇产物,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席位。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鹿锦秋博士的学术专著《南希·哈索克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就是当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领域的一项有益探索。
《南希·哈索克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以下简称《哈索克研究》)共计约36万字,全书由“导论”及第一章“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发生发展”、第二章“哈索克女性主义立场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第三章“哈索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女性主义解读”、第四章“哈索克超越后现代女性主义差异理论的探索”、第五章“哈索克全球化时代女性解放规划理论的创新”、第六章“对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反思与评价”等内容构成。《哈索克研究》最具突破性的地方就在于对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关系的系统揭示和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探索的高度肯定,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源于其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与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作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及其理论演进,深受马克思主义熏染,其勃兴的根源在于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具有诸多内在契合性。在理论诉求上,尽管马克思主义重在消灭阶级剥削,女性主义旨在反对性别压迫,但二者都主张消除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立场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用于阶级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女性主义性别分析同样有效;在观点阐释上,马克思主义能够弥补女性主义不足,女性主义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二者优势互补、相互兼容。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解读女性主义命题,立足女性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提供发展素材,积极寻求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辩证融合,既有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也有利于推进女性主义的纵深发展。但是,关于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能否融合及如何融合,却经常遭受男权意识浓厚的左翼学者及后现代女性主义者的质疑与责难。哈索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者,其理论学说更是难免受到误读与责难。因此,系统阐释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生成语境、建构依据、内在逻辑、理论价值、思想局限与现实启示,对于厘清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融合意义、推动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辩证融合的实现,极具重要性与必要性。正基于此,著者始终以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融合为核心旨趣,对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推动女性主义及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理论创新及实践价值给予刻意发掘,提出了若干新观点:哈索克女性主义认识论;辩证法思想及差异理论有助于推动女性主义重返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哈索克全球化时代女性解放规范理论有助于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理解;哈索克理论有助于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融合难题的解决;重构哈索克理论有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妇女/性别研究的创新发展,等等,并通过对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系统阐释,多层面揭示了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辩证融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为深入揭示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建构路径,凸显辩证融合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旨趣,《哈索克研究》在对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谱系进行全景图绘中,始终贯穿一条致力于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双向涵摄的内在逻辑理路,力求使哈索克女性主义被遮蔽的马克思主义元素彰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女性主义视域的拓展与补充。其中,在“哈索克女性主义立场论”分析中,著者通过发掘蕴含其中的历史唯物论元素,从方法论、认识论、劳动的性的分工、女性认知优势、女性主义立场等多视角,揭示历史唯物主义对女性主义立场论的建构路径;在对“哈索克的辩证女性主义”的分析中,著者基于全球化、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终结论”等不同语境,从真理观、主体观、社会历史观等视角,勾勒出哈索克马克思主义辩证女性主义的思考进路与理论范式,肯定了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新阐释和对诸多哲学范畴进行女性主义拓展的学术价值;在对“哈索克超越后现代女性主义差异理论”的分析部分,著者考察了从现代性“认同政治”向后现代“差异政治”的转型背景,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女性主义立场论的批判与责难,通过梳理哈索克立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立场论本质主义、女性主义立场论“逻辑悖论”等来自于后现代女性主义挑战的批判性应答,厘清了女性主义立场论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离合关系,进而呈现出哈索克超越后现代女性主义差异理论,敦促其重返马克思主义的探索轨迹;在“全球化时代女性解放规划理论”部分,著者分析了哈索克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关注政治哲学和认识论问题向女性解放规划理论的视界转向,从当代主流经济全球化理论中性别视域缺席、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的概念澄明、性别化原始积累的新要素等角度,建构起哈索克以“经济—文化—政治”三维正义和女性主义团结政治为核心支点的女性解放规划新构想;在“对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反思与评价”部分,著者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归纳、总结了哈索克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融合途径、理论价值、现实启示及内在困境解决方案。总之,著者对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系统阐释过程始终贯穿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建构轴线,充分展现了其致力于探求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辩证融合途径的理论旨趣。
《哈索克研究》一书观点鲜明、结构合理,论证严密、逻辑清晰,体现了著者立足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立场的独特思考和深刻见解,尤其是其对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出场路径及生成语境、建构根据及内在逻辑、积极意义及贡献、内在矛盾及局限的系统挖掘,为当前学界推进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融合难题的解决、丰富女性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比较借鉴中实现我国马克思主义妇女研究新突破,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新视角、新资源,该书可谓一部兼具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高水平论著。但此书对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女性/性别研究的关联思考较少,期望著者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开拓我国马克思主义及女性/性别研究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