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建 锋
(江苏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面临经济凋敝、社会失序、教育荒漠化困境。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民间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部分学人把乡村教育作为拯救农村的关键,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在当时比较突出。梁漱溟认为:“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1]10所以,他认为唯有教育才是改造社会、拯救民族的良方妙药。基于此种认识,他把目光重点投向了乡村教育,开始了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拯救农村的改良主义道路。近几年来,围绕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研究涌现了一批专著和论文,但对其乡村教育思想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受时代和认识影响,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带有较大局限性,但其中也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创见,为今天建设现代新农村提供了思想智慧和历史资源。本文阐释了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并结合当前新农村教育现实,对乡村教育思想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对今日中国新农村建设有所增益。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统治阶级的压榨和连年军阀混战,造成了广大农村严重破败。梁漱溟认为,挽救中国落后农村面貌之根本在于推行乡村教育。为此,他全身心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只有在中国乡村社会中培养真的力量,乡村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并进而影响城市进程[2]93。要培养乡村真的力量,要解决中国农村的根本,必须从文化入手。但西方文化行不行呢?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介于西洋文化和印度文化中间的文化,注重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并且能兼蓄并收其他两种文化特长,必将在世界上得以复兴。他尤其认为中国近百年的落后源于向西方学习,中国应该“寻取自家的路走”[3]112,把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智慧融入传统文化,以整合后的新文化去救活乡村,推动乡村教育全面发展。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如下方面。
梁漱溟认为,救济农村的关键是推行乡村教育,创造一种新文化。所谓“创造新文化”,就是要换一种新的生活的样子或过日子的方法,旧的生活的样子或过日子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改变路径,换一种新办法才能去适应一种新的环境[4]611。中国文化在近代以前一直倍受尊崇,近代与西方文化相遇后被迫学习西方,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打“破”之后,西洋文化却没能在中国“立”起来,在这一转型中乡村传统文化遭受了很大破坏[4]615。所以,农村文化要推陈出新,从旧文化里面催生出新文化,一个完完全全的、新的适应农村的本土文化[4]612。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尽管包罗万象,但总是有一个根,传统文化就是无形的根。“现在这树根也将要朽烂了!”“所以现在趁这老根还没有完全朽烂的时候,必须赶快想法子从根上救活他;树根活了,然后再从根上生出新芽来,慢慢地再加以培养扶植,才能再长成一棵大树”[4]612。梁漱溟这种关于传统文化老根上长新芽的主张,其实就是主张文化创造,借鉴别的优秀成果把中国文化推陈出新,赋予新活力。他认为,当时中国的文化已经遭遇到严重危机,已经衰败,由此导致广大乡村也出现衰败[4]613。所以,中国陷入混乱状态,而改变的最紧要办法就是再造乡村新文化。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是实现其文化思想的手段,教育与文化自然相连。他强调教育首先立足本国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忽视乡村文化,在结合农村文化和教育现状基础上,努力创造新文化,进而达到改造整个乡村甚至中国的目的。梁漱溟以文化再造为出发点,从社会问题方面思考乡村教育,体现了有别他人的特色。
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农民自身无法实现,需要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知识分子应加入农村教育建设,只有“农民自觉”和知识分子结合才能推动乡村教育成功。何为“农民自觉”?梁漱溟认为,乡村是乡民的,要自己主动起来去建设乡村,明明白白过日子[4]618。他认为中国乡村受各种因素影响,已经遭到很大破坏,而质朴淳厚、帮扶友爱的风俗习惯也遭遇了严重危机,必须通过一些努力去拯救农村。梁漱溟认为,救济农村最要紧的事,一要靠“农民自觉”;二要建立乡村组织。怎样做到“农民自觉”呢?那就必须去教育农民,启发民智,使农民觉悟起来,热情起来,进而才能寻求自救。假如农民不能为自己谋划进而采取自救行动,那么整个乡村就会因缺乏生机而变得死气沉沉,外边力量自然也不会对乡村进行救助[4]618。他认为“农民自觉”是乡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但还需要知识分子帮助农民改造乡村教育。解决乡村问题主要在于两个要素:一是乡民(主力);二是能人(知识分子)[1]181。梁漱溟认为,只有知识分子与乡民打成一片并汇成一股合力,方能破解乡村难题。他认为知识分子是乡下人养活的,他们有责任去为乡下人服务,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后,在帮助复兴农村的同时也能改造自己。为此,梁漱溟在山东、河南都创办过乡治讲习所,其中山东乡建院办院时间长达七年,不但招收大中专学生培养送到农村,再去培训农民人才,而且大办乡学、村学,培训教工人员,举办自卫团和职业训练班,还让他们帮助、带动农民创办农场,推行粮食品种改良,谋求建立一个理想的“新文化社会”。
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中国社会秩序良好运转,更多靠的是社会礼俗,而不是法律。梁漱溟主张培养中国传统理想中的道德人格。其在乡村教育中比较推崇“德”育,甚至认为“德”育高于知识传授。他认为,乡村建设是一个全面建设,包含文化改造和民族复兴,但民族和精神方面好的东西随着乡村的破坏被破坏了。梁漱溟在山东乡农学校专门开设精神陶炼课程,希望借此启发每个人的志气和智慧,具有“复活我们每一个人,打破我们每一个人的彷徨和苦闷”的意义[5]142。这样,“不但使他脱离了迷信与习惯,并且使他脱离了彷徨及苦闷。必如此,农业方可改良,合作社方可组织”[5]142。梁漱溟说所讲的精神陶炼,包括合理人生态度的指点,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三者皆以中国民族精神为核心[5]144。怎么进行精神陶炼呢?梁漱溟认为,要顺应自我内心的想法和意志,用旧道德加固自信心,以新知识去改造“旧我”,从而迎接新世界。通过提倡精神陶炼,要求大家遵守社会秩序,树立“修身立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以饱满热情投入到乡村教育建设中。
梁漱溟认为乡村教育不是孤立的学校教育,而是与其他教育方式相结合的体现终身教育特点的“社会教育”。当然,梁漱溟强调教育以社会为本位,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乡村社会。他在《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里指出:“今之学校教育,一传统教育也;今之社会教育,一新兴教育运动也。正唯传统学校教育有所不足,或且日益形见其缺短,乃有今之所谓社会教育(或民众教育或成人教育)起为补救。”[5]102依梁漱溟的设计来看,教育可分成五级:国学、省学、县学、区学、乡学。从现实实施看,强调的重点虽各有不同,但总体上认为教育应该是学术研究、基本教育与人才培训相结合的社会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倡导各项社会改良运动,兴办各项社会建设事业,除乡学以基本教育为主外,“在编制上酌设成人部、妇女部、儿童部等。旧制之小学校、民众学校等,应分别归入上项编制中(小学即儿童部,民众学校即成人部),在设备上酌设大会堂、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堂等”[5]110。在教育内容方面,梁漱溟推崇: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他认为职业教育要打破一切非必要的学校约束形式,如入学资格、年限、师资限制等,进行职业化学习;“教育非儿童所尽学”,应延及成人,成人也需要不断接受教育;他还主张教育终身,学无止境,因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日新月异,而先前所学不能满足当下及今后之需要,必日日学习以求追赶时代之步伐[5]103。
梁漱溟一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能否适应的问题,乡村建设意图在实践上验证这一问题。尽管没有取得完全成功,但这样一种尝试是在西学东渐背景下进行的,表明一个民族国家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而发展,必须在新形势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梁漱溟一直强调乡村教育必须来自农村、反映农村,要具备本土性。所以,推动农村教育发展,要以文化为动力,培育适合新农村发展的文化和富有当地农村特色的本土文化。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教育事实上与城市教育没有多大区别,农村教育与农村本土文化脱节。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因脉流传至今,尤其是农村在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方面受到影响更深。新农村教育应充分尊重和培育本土文化,以农村为本,培育多样文化类型。而且,在课程设置上应结合当地开发乡土教材、地方性课程。
中国农民在解决温饱后正迈向小康社会,而当前中国日益深入的改革开放和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思想越来越影响到传统农村,使农民传统而朴实的价值观出现异化,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被一种外界强力所压制、排斥,此种情况下,农民需要主题鲜明的精神文化。通过建立适合农民自己的电视、报纸,建立农民协会和文化中心,让农民在富足之后加强对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学习,主动参与农村文化创建,迸发自我热情。很多农村有历史遗迹或名人,地方政府应对此适度开发、维护,以此凝聚农民的集体意识和爱乡意识。传统手工或手艺是本土文化的重要体现,可以利用农村能人和能工巧匠,投入适当经费,培育适合当地并反映本土的乡村传统文化。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6]315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是师资、设备相对落后,城乡教育差距仍在扩大,教育为农村服务的能力与实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差较远。农村人力资源相对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农村人口素质整体不高;农民法律认知水平低下,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常常得不到维护;民主政治意识淡薄,不积极参与农村选举和治理;农民科技认识有待提高,不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这些情况,依梁漱溟的观点是农民“精神破产”,应该“让农民活起来”,从精神自立达到农民自主、自救,所以应该加强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应当把教育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农民作为农村建设的主体,责任重大,所以,应该不断培训农民,引导农民学习,并能够运用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知识,提升整体素质。同时,通过知识分子下乡与农民教育结合,把新知识、新技术带给农民,使其真正觉悟,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农民为核心和主题的建设,引导农民从被动学习到自主、自救、自治,培养其团结力、社会责任感,进而能够担负充当农村主人的责任,推动农村社会发展。
梁漱溟认为,要振兴乡村,必须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与乡民结合。“中国问题之解决,其发动以至于完成,全在其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所构成之一力量。”[1]264他认为,知识分子下乡与农民结合,有三种作用:一为乡村扩“耳目”;二为乡村添“喉舌”;三为乡村增“头脑”[3]227。梁漱溟认为,中国乡村闭塞,农民知识水平低,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安于现状的保守思想。知识分子下乡给农民输送了新知识、新技术,慢慢启发农民心智,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热情,在知识分子带动下,逐步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如此,中国民族前途就有了希望,整个中国问题也就有了解决之日。
当前中国农村发展最缺的是人才和科技。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充当乡村建设的领导者,指导和帮助农民进行乡村建设,最终实现中国问题之解决。一方面,知识分子作为科技载体,可以利用自己专长服务农村和农民;另一方面,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的农民迫切需要知识和技术传授。国家鼓励知识分子、能人、大学生深入农村,知识下乡,通过民众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推动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进步,改造社会,启发民智,增强农民各种技能,以推动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在政府优惠政策扶持下,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应该回到熟悉的乡村环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带领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增多说明我国农村情况在好转,但也面临人才流失问题。事实上,科技进步并没有带来农村的真正复兴,因为科技人员大都集中于城市,即便去了农村,很多人也待不长,所以农村的真正主人还是农民。政府应鼓励优秀人才和农民建立密切联系,把各种知识、技能传授给农民,将科技与生产、与农民相结合作为一个长久事情来做。
在农村发展基础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针对农村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为教育之中心设施或正统:指小学校,中学校,专门学校,大学校等。社会教育为片面的补充的设施,非正规教育:指民众教育馆、民众茶园、通俗讲演所、图书馆、博物馆、公共体育场、公共影戏场、识字夜班、民众学校、职业补习学校、函授学校等”[5]100-101。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多数,这种情况决定了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积极发展基础性教育,政府大力投入资金,积极吸纳大量优秀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学校任教,使农村基础教育获得较好资源配置,进而为农村发展培养更多更好人才;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发展社会教育。由于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和升学压力,最终有不少学生不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他们大多数需要从事农业或外出谋生。所以,针对农村现状,开设符合当地需要的农民职业培训班或夜校,在蚕桑、农作物栽培、水产养殖、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同时鼓励多种形式民间办学,结合农村经济、文化等特点,全面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农村,因为乡村教育说到底是一个全方位综合教育。
研究民国时期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积极反思并借鉴其有益价值,对推动我国新农村教育和乡村全面振兴有较大现实意义。中国农村广大,农民较多,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农村振兴,农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农村教育发展。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农村教育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黄克剑,王欣.梁漱溟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4]梁漱溟.梁漱洪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5]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