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徐可欣教授团队采用光学技术,开发出了新型人体血糖监测设备,实现了单日内无创伤、快速、连续准确人体血糖水平监测。这一研究有望终结糖尿病患者针扎血检的痛苦,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治疗带来便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生物医学光学快报》上。
人体在摄入食物后,血糖水平会在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2~3小时后回归正常水平。在此期间,血糖变化会引起皮肤对光的吸收、散射变化,这些光学信号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血糖水平,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验证。无创血糖测量是集光谱学、医学、仪器科学于一体的复杂课题,它不仅需要研制高信噪比水平的光谱检测设备,更需要解决稳定人机接口、抗人体皮肤随机变化扰动、个体差异校正等测量学难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就已投入该仪器研究,但现阶段均还没有成功可靠的测试仪器问世。
徐可欣研究团队专注无创血糖测量20年,在基础理论研究、测量技术、仪器开发方面均积累了大量成果。针对降低人机接口与皮肤随机变化扰动、消除个体差异方面,徐可欣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多位置环状接收光谱信号以及差分数据处理的新技术,用于抑制体温波动、皮肤出汗、人机接口变化等干扰因素影响,大大提高了测量准确性;团队还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浮动基准点数值等抑制皮肤散射差异影响的新技术,这些新测量技术不仅属国内首创,还先后申请获得两项美国专利授权(同专利已取得中国专利授权)。
目前团队所研制的无创血糖监测仪器,成功实现了进食后2~3小时内连续监测血糖变化曲线,检测误差水平约为0.5~1mmol/L。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转基因病毒。这种病毒可以同时攻击肿瘤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一种被“欺骗”以保护癌细胞免受免疫系统攻击的健康细胞。
就目前来说,任何已经存在的杀死成纤维细胞的治疗方法,都可能破坏骨髓和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牛津大学肿瘤科的克里·费舍尔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表示,即使大多数癌细胞都被杀死,成纤维细胞也能保护剩余的癌细胞,帮助它们恢复和生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同时杀死癌细胞和保护它们的成纤维细胞,又不伤害身体其他部位的方法。
这项新技术可以同时针对成纤维细胞,用病毒杀死癌细胞,这可能是减少癌症免疫系统抑制的重要一步,随之可以启动正常的免疫程序。
科学家们将一种名为“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的蛋白质附着在病毒上。这种蛋白质的一端与成纤维细胞结合,另一端专门附着在T细胞上——一种免疫细胞,负责杀死有缺陷的细胞。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会触发T细胞杀死附着在肿瘤上的成纤维细胞。这种病毒已经在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胰腺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或前列腺癌。
为这项研究提供资金支持的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和细胞医学主任内森·理查森博士说∶“免疫疗法正在成为一种令人兴奋的治疗癌症的新方法。这种创新的病毒传递系统,既针对癌症,也针对周围的保护性组织,可以提升对当前治疗产生耐药性患者的治疗效果。”
该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癌症研究》杂志上,他们在小鼠和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新鲜人体癌症样本上测试了这种疗法。他们还在健康的人类骨髓样本上测试了这种病毒,发现它不会产生毒性。如果进一步的安全测试成功,该病毒将于明年在癌症患者中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