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有关问题探讨

2018-01-30 04:40:57陈智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0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疗基层

陈智仲

对于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医疗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造成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城市医疗资源紧张、患者过多向大城市流动的现状,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为此,做好医疗资源的整合,特别是纵向医疗资源的整合,成为补齐我国医疗事业整体发展“短板”的最终手段,也成为切实提高政府及相关机构社会服务能力的“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医疗资源整合尚且出于起步阶段,为此对国外医疗资源整合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对于提升我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促进作用。

1 国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发展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纵向整合就成为国外医疗资源整合的主流。比如,英国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以经济组织向政府提供医疗服务,政府购买并向社会发放这种服务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就在于医疗服务效率的提高;而新加坡则建立了医疗领域的竞争机制,通过国家组建的卫生保健集团与卫生服务集团之间的竞争,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并降低了医疗服务费用;而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则更加看重社区医疗的发展,重视探索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新途径,鼓励居民在社区进行首诊,并通过医疗资源之间的服务共享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医疗机构的利润率[1]。

2 目前我国进行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的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就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合[2]。长久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水平不高但是患者人数众多,大量患者向城市医疗资源涌入,造成本就不富裕的城市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在有限的医疗资源的争夺过程当中,一些不良产业链的发酵与产生,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发生,再加上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压力。为了打破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医疗现状,进行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能够使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方便的医疗服务,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分析

3.1 医疗保险支付问题

在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过程当中,医疗保险支付问题,恰恰成为了阻碍整合的一大问题。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不同,保险比例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不同层级的医保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且通用程度不高,这就给患者就诊的自由性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也给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4]。

3.2 医疗档案信息化不足

目前我国居民的健康档案建设不足,参与医疗过程中的电子档案的建立也有所欠缺,这就使得当居民需要在医院之间进行转诊时,较难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转移,这一困境给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3.3 双向转诊困境

双向转诊,既包括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的转诊,也包括高层级医疗机构向下的转诊,就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建设而言,一方面,当部分慢性病患者及需要长期住院的一般护理患者需要从三级医院向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时,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床位有限而不能及时实现转诊,使得患者的就医需求和高层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价值发挥难以得到满足;同理,当部分疑难病患者需要向上转时,由于三级医院的床位十分有限,也难以实现患者的及时就诊与医治[4]。这种转诊上的困境,也是我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中必须克服的问题[5]。

3.4 设备和人员的问题

不同层级医院的设备以及医护人员条件的差异,是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中面临的困境。部分经济基础较好的基层医院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医疗设备的引进工作,但是能够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技巧的医护人员却不多;而大多数基层医院则面临着设备与人员空档的双重压力[6]。

4 促进我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对策探讨

4.1 推动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

政府应该加强引导,积极推动组建大型医疗服务集团,建立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从而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引导社区医院、县级医院的医疗能力进步,使居民能够在政府的引导下,到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进行首诊,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更高效地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保证社会的公平与稳定[5]。另外,应该推动“医联体”的建设,实行“一带多”的帮扶政策和对口支援行动,以县医院为龙头,推行医疗资源纵向整合。通过选派大医院的专家定期到县医院出诊、授课、示范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免费培训医务人员、远程会诊、指导开展特殊手术、新手术和新业务等等,实现多级医疗机构诊疗协同服务,带动区、县级医院技术和人才的培养,使城市医疗资源能够切实辐射到农村,缩小城乡医疗差距,使我们国家的医改方案真正惠及到老百姓,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7-8]。

4.2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实现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现有医院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信息化的现代管理能力。医院之间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分析为重点,以信息集成化平台为依托,推动远程会诊系统以及分级诊疗平台的建立,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开展患者的双向转诊合作、康复病房合作、人员教育合作以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合作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9]。

4.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并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要积极探索创新式的医师管理制度,推动医师轮岗制度和基层服务制度,定期组织相关专家上山下乡,走入基层展开面诊活动,从而使县乡一级的医疗卫生机构最直接地接触到最先进的医疗手段,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基层地区的设备条件、医疗环境条件和医疗服务人员水平,提升基层地区的治疗能力,进一步实现基层医师工作的规划化和标准化,从而从下而上地提高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我们还应该推动基层地区的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基层引进相关的医疗项目建设工程,从而促进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0]。

4.4 积极探索医疗服务改革,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

要探索基层地区医疗工作中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从而使基层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使更多患者在社区医院以及乡镇医院中就能够获得满意的就医体验和健康体验,并对基层医院产生由衷的信任感[11-12]。

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事关群众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认清当前医疗资源改革的发展形势,深刻理解普通群众对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性要求,并积极做好资源共享和资源分配工作,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利、可靠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医疗基层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0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0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走基层
大众摄影(2016年4期)2016-05-25 13:19:48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