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罗 兰,杨江涛,景 泽
(自贡市国土资源局,四川 自贡 643000 )
2017年9月1日上午8:40,因连日的大雨致使荣县双古镇五桐村的“一匹山”矿区发生地质灾害。灾情发生后,由于该隐患点曾多次开展应急避灾演练,人们防灾意识较强,及时疏散群众,使人员成功避险,未造成伤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自贡市荣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险情严重,自贡市荣县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崩塌、危岩等次生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矿区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制约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开展[1]。
荣县处于华夏系大型沉降带-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大地构造单元为四川中台坳川南台凸的自流井凹陷,介于荣威穹隆的次一级构造自流井背斜东段轴部及其南北两翼,沉积巨厚、褶皱疏缓,断裂以压性、压扭性为主[2]。
调查一匹山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表水主要为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为基岩裂隙水与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3]。
一匹山矿区位于五桐村1、4、7组一匹山聚居区东侧,悬崖壁长约75m,宽约40m,崩塌带厚度约5m,坡度较大,约为80°,总体坡向329°,为顺向坡,卸荷带宽度3m~5m。
一匹山矿区受结构面控制及裂隙发育影响,悬崖壁上逐渐形成局部松散危岩体,由于悬崖壁坡度陡,坡高也较大,不利于临空面松散土体及部分碎裂岩块的整体稳定,在降雨作用下,岩体裂隙水压力增大,局部危岩体发生变形破坏,进而发生地质灾害[4]。
2016年7月,自贡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市18个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一匹山矿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2月,监测设备监测到山体发生了位移,发出了第一次预警信号。信号发出后,县国土部门和镇政府立即动员受到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员陆续进行了搬迁。同时,进一步落实专人守护、加强仪器监测、设定逃生路线、开展避险演练等措施,并提前搬离危险区域群众。
8月17号,国土部门监测到山体发生位移加剧,双古镇党委、政府再次对新增的5户20人进行了疏散。
9月1日上午8:40,因连日的大雨致使荣县双古镇五桐村的“一匹山矿区”(小地名)发生地质灾害。
所幸,因当地党委、政府提早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控,发现险情后又及时疏散群众,使危险区域内群众成功避险,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害发生后,副市长鲜光鹏和荣县县长郑小清第一时间率国土资源、安监、民政、财政、双古镇政府和省、市地质专家赶赴现场指挥,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安排部署下步抢险工作,要求双古镇政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出动公安干警和民兵,紧急封闭所有进口,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24小时专人值守;双古镇政府立即着手安排搬离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住宿问题;地勘单位对所涉区域进行认真排查,并举一反三,对全县地质灾害点进行自查;及早规划受灾群众下一步的生产生活,科学合理设置安置点。
此次灾害的规模属于中型地质灾害,经测算达4万方,涉及山体达24万方,直接经济损失预计400余万元。
(1)责任落实到位是成功避险的关键
汛前,由市政府与7个区县政府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6.24”茂县发生地质灾害后,市政府再次与7个区县、16个市级部门签订了集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防治工作责任状,进一步靠紧压实了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到位是此次成功避险的关键。
(2)防灾措施到位是成功避险的保障
一是监测人员巡排查到位,建立了完整的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对发现的每一个矿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落实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人员,监测人员巡排查到位保障了及时预警。二是隐患告知到位,每个隐患点都制发了“一表两卡”,划定了危险区域,设置了警示标识、标牌,明确了避险路线,确保隐患告知到位。三是培训演练到位,扎实开展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让周边群众掌握了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熟悉了应急避险路线。隐患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是本次成功避险的重要保障。
(3)专业技术监测是成功避险的手段。通过对矿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专业监测仪器,人技结合,创新监测预警手段,大大提高了预警预报能力。
本次成功避险证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安装专业的监测设备是实现成功避险的重要手段。
自贡市荣县一匹山矿区是地质灾害的易发、频发、多发区,矿区地质灾害也给环境经济等带来负面影响。怎样做好“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矿区地质灾害的事前防治、事中治理、事后恢复,使矿区地质灾害降到最低已势在必行。
[1]张天操,王岩.威远-荣县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地质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43(08):108-110.
[2]许祖贵,吕诗辉,冉林英.8·30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经验[J].云南水力发电,2017,33(2):59-60.
[3]张宇.古丈默戎重大山洪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气象应急服务案例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9):57-58.
[4]庄茂国,邵海.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古丈案例启示[J].西部探矿工程,201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