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悦, 马澜, 何倩芸, 冉江洪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
张琼悦, 马澜, 何倩芸, 冉江洪*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
四川省鸟类资源丰富,物种数量不断增加。2008年统计全省鸟类有683种(徐雨等,2008),2014年统计有705种(付长坤等,2014),其后又有一些四川省新纪录。近年来,随着观鸟活动的蓬勃兴起,观鸟者的观鸟记录已成为鸟类物种分布的重要数据来源。
由于许多记录都是依据照片和观察,而且多是不同观鸟者的某一次记录,所以对于这些记录物种的分布、居留型等信息较难确认。鸟类物种的分布既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信息,也是制订保护策略的重要信息。本文通过将文献、观鸟数据和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近年的标本数据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四川省6种鸟类新纪录的分布进行了确认,其中,付长坤等(2014)将钳嘴鹳Anastomusoscitans、黑胸鸫Turdusdissimilis、小鸦鹃Centropusbengalensis已统计入鸟类名录,但分布记录只有1条,本文补充了这3个鸟种的分布点。
2015年11月18日,乐至县林业局在乐至县城城郊救护1只受伤大红鹳亚成体,但未能成活。该鸟嘴形似靴,灰色,两翼浅红,颈长,腿长。大红鹳原分布在非洲、南亚等地(郑光美,2002)。中国首次记录是1997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马鸣等,1998),其后在青海(张毓等,2014)、北京(陈颀等,2016)、宁夏(张大治等,2016)、山东(张月侠等,2016)、湖北、湖南、陕西(封托等,2010;李飏等,2016)等地出现。大红鹳在四川的首次记录是2012年11月在广汉市鸭子河;2015年11月在金堂县发现了6只(www.birdreport.cn),同一时间在乐至县发现1只,共7只,都为亚成体,在四川停留的时间不到1周。至今大红鹳在四川的记录点有广汉、金堂、乐至,记录时间集中在11月。
2016年5月采于泸定县海螺沟,101°59′28″E,29°34′20″N,海拔3 000 m。该鸟上体栗色,下体具黑色斑纹,下胸及腹部具白色点斑,体长125 mm,翅长71 mm,嘴峰12 mm,尾长48 mm,跗蹠28.5 mm。该鸟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和云南东北部(郑光美,2011)。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其在九寨沟有分布。2015年5月在九寨沟观察到1只,九寨沟现为栗背短翅鸫最北的分布记录点。栗背短翅鸫仅短距离或垂直迁徙,冬季迁徙至低海拔(Clement & Rose,2015)。2016年4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校园内观察到1只(www.birdreport.cn)。至今四川记录点有九寨沟、泸定、成都。
2012年在成都双流机场草坪区网捕到一雌一雄2只成体,雌鸟体长380 mm,翅长165 mm,嘴峰25 mm,尾长223 mm,跗蹠40 mm;雄鸟体长370 mm,翅长176 mm,嘴峰27 mm,尾长227 mm,跗蹠41 mm。小鸦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安徽南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西到云南西北部,南至广东、福建、香港、海南岛和台湾(郑光美,2011)。2009年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校园内获得1只死亡的小鸦鹃(郭振伟等,2011),其后分别在宜宾、平武和成都等地有野外观察记录(www.birdreport.cn;http://www.chinanews.com/tp/2013/07-31/5107847.shtml)。至今四川记录点有泸州、宜宾、南充、平武、成都,记录时间集中在3—8月。
2012年在成都双流机场草坪区网捕到1只雄性黑胸鸫,体长205 mm,翅长115 mm,嘴峰20 mm,尾长89 mm,跗蹠31 mm。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南部和广西西部(郑光美,2011)。1996年,四川首次记录在盐边和盐源(周材权等,2002)。2016年11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网球场门口的人工常绿阔叶林观察到一雌一雄(图1)。四川记录点有盐边、盐源、成都,且成都为已知分布的最北缘。
2006年在云南洱源西湖拍摄到1只钳嘴鹳(http://sichuan.scol.com.cn/lsanxw/content/2013-05/16/content_5227-627.htm?node=941),为中国首次记录,之后又在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等地发现钳嘴鹳的分布(郑光美,2011;罗祖奎等,2013;韩联宪等,2016)。2012年7月,在四川西昌邛海湿地拍摄到7只钳嘴鹳,其后在会东、宜宾、冕宁、攀枝花仁和区和石棉县均有记录(中国林业网http://www.forestry.gov.cn/),2017年4月,在沐川县城郊观察到20余只亚成体。四川现有7个县记录到该鸟,且数量超过200只(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6/25/26757417_0.shtml),记录时间集中在4—7月。
红耳鹎原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往东经云南、贵州、广西一直到广东和香港等地(郑光美,2011)。红耳鹎于2011年10月18日在成都市区被发现(http://bbs.sctv.com/space-uid-20456.html)。笔者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11月,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生命科学学院前的银杏树上分别观察记录到2只和8只(图2),2017年10月观察到6只成鸟和2只亚成鸟,2只亚成鸟眼下后方没有鲜红色斑。红耳鹎在四川的记录时间为4—12月,且仅记录于成都市,在成都已有野外繁殖种群。作为较常见的观赏鸟,成都观察到的红耳鹎野外繁殖种群还不能确认是逃逸形成还是自然北扩形成。
近年来,由于环境及气候的改变,鸟类的水平与垂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对新分布鸟类需要加强研究和监测,以确定其居留状况和保护价值;同时也需要监测其对本地原有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如2006年首次在中国发现钳嘴鹳后,其分布区逐渐由南向北扩散,2016年5月在四川省石棉县安顺乡的记录为其分布最北缘,扩散速度约为每年42 km,钳嘴鹳对本地原有湿地鸟类群落及湿地系统是否会产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红耳鹎在成都市区的出现是否会影响市区内现以白头鹎为主体的鸟类群落也有待观察。
图1 黑胸鸫Turdusdissimilis雄鸟 (陈雪 摄)
图2 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 (陈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