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

2018-01-29 10:26高超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雨林深度探究

高超梁

【摘 要】一体四层四翼”指导下的地理高考新风向对学生的地理核心养和地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会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笔者探究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考新风向 地理深度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76-02

“一体四层四翼”指导下的地理高考新风向更重视 “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突出的理念。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这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为教师在教学上灵活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供了一个契机,为真正达到“教无定法”做了一个铺垫。但教师如何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与原计划不同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深度,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现以高中地理人教版为例阐述如何有效地进行地理深度教学。

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深度教学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社会性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平时接触或认识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来学习和获取地理教材上的知识,用生活中的常识与书本上的知识相结合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了“学以致用”,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讲到地转偏向力时,我就结合平时洗涤后水槽放水时,水是如何下泻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都有见识过,因而热情很高。且他们大多能回答出成逆时针旋转下泻并说出了理由。这时不少学生还主动提出了在南半球会成顺时针。我及时给予肯定。并激励他们日后可以出国留学到澳大利亚看个究竟。这样整个课堂自主而活跃地进行着。并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如城市的热岛效应可以利用学生在平时积累的经验即深冬有降雪的日子,郊区比城区更易见到北国风光的生活体验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学习。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学会引领学生用生活的经验领会地理知识,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二、依据文本资料精心设计问题进行深度教学

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最终自主获得地理知识,促进了他们更有效的学。高中地理教材提到相关的知识点时,都有安排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插图等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如果纯粹要求学生阅览一遍。我想大多数学生只是看看热闹,并不能真正领会这些材料的意图,更无法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抓住教学关键,精心设计能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点的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发现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到亚马逊河开发计划及其影响时,我让学生认真读图2.26并设置如下问题:1.图示地区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2.热带雨林有何作用?3.阐述计划内容及其可能的影响?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就自主地获取了亚马逊平原为什么还保存着最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政府开发雨林的前因后果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能让学生在积极探讨开发雨林可能带来的影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避免了教师枯燥无味的传授和学生厌学的情绪。又如再讲到西北荒漠化防治问题时,我充分利用插图2.1,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图示河西走廊的黑河流域,随着近几年的人口激增,黑河下游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生态问题,防治措施是什么?实现了教师深度教和学生深度学。

三、用拓展迁移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深度教学

俗话说:“事半功倍。”讲的是讲究方法提高效率。教学亦如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地理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等要素之间是个联系密切的统一体。对新的地理知识点,学生能否自主地运用旧的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这是我们教师应注意培养的。事实上新教材的很多材料可供我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在讲到热带雨林分布时,学生很容易结合活动题解决了热带雨林为什么又叫赤道雨林。但教师若仅满足于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则无法达到对延伸到南北纬15°~25°的雨林分布的理解。为此我就课本图2.17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发他们思考:1.为什么马达加斯加东岸;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东南部也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从而让他们把暖流和迎风坡的地形雨知识迁移到此地理现象上来,达到了学会知识迁移,培养了他们的动态自主探究,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四、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学习氛围的深度教学

教师若能巧妙地设计教学情景,就会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可以说好的教学情景就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思维。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例如我在讲到保护热带雨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 假如你是雨林里的土著居民,為了保护雨林,你是否都选择放弃自己的家园而迁移到城市?在这样情景下,他们就会积极思考.我进而继续创设问题情景,雨林的土著居民从事的是迁移农业,由于生活方式落后、文化素质也较低。他们的生活方式会适应现代大都市的环境吗?若不适应,大批人口涌入城市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结果他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吗?那么他们该怎么做?这样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问,进而自主地完成相关问题的学习。通过这样的连贯性因果问题的学习,学生就会充分理解了在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中,解决的问题的关键是保护性的开发。因此本节的教学难点就会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中得到突破。

五、利用创新思维指导学习的深度教学

地理学科文理兼备,它涉及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再加上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独立见解的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科这种易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思维的优点。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大胆探究,发挥学生们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对一个问题有新的看法。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只满足于一个唯一的答案、唯一的看法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讲到全球气候变暖时,学生可能只确定是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所致。除此之外我鼓励学生上网查找是否有其它看法。他们通过查找可以得出全球变暖懂得另一中说法可能是气候冷暖期自然原因所致。这样就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紧接着我问他们气候变暖会产生怎样的结果。除了海平面上升这一常见答案外,我还让他们再想,挖掘了他们回答出:空调需求急增,厚衣服找不到销路等积极拓宽了他们的饿思维。又如在讲到太阳辐射从地纬向高纬递减时,我问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北京冬季比我们寒冷而夏季又比我们热呢?这样他们会从太阳高度角考虑外,还会从日照时数考虑。北京在夏季虽然太阳高度角比福建小,但日照时数却长。所以较高纬度的北京夏季也比我们这儿热。当然我还继续让他们说出了由于北京是个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城市的热岛效应也是其中的一个原由。这样激发了他们不断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达成一定的深度学习。

六、利用新闻背景渗透德育进行深度教学

利用即时新闻,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进行了德育教育。例如我在讲到宇宙的起源时,我及时亮出当天新华网快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于当地时间10日9时30分(北京时间10日15时30分)左右正式启动,将第一束质子束流注入对撞机。并将揭密宇宙的起源。这一消息很快吸引了他们,并加大了他们对行星的地球这一节的学习欲望。又如在讲到热带雨林的保护时,教材漫画讲到欧美国家单方面地指责巴西的责任。让到底谁的责任呢?我及时用我新闻外交部就外国指责我们进口木材大于出口答记者问的材料给学生。我外交部说:“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木材首次实现了顺差,就是说出口大于进口。2006年,顺差已经达到了140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木材,包括一些木材产品,进口一些纸浆,还有一些其他以木材为原料的原材料,大部分都销往了其他国家。也就是说,木材的最终消费国是在国外,中国只是一个加工地。因为木材是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但我们在利用的同时也要加大森林的培育,这才是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我们既为当代人着想,也为后代人着想的路子。所以中国政府加大保护,加大造林的力度,我们木材的自给率会越来越大,中国也有这个能力解决好自己的木材供应问题。谢谢!”通过这材料让学生知道了做为消费者的发达国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学生不仅学习热情高,参与性强。而且也很好地进行了德育教育。

由此可见,在地理深度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门积极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多下基本功,要尽可能采用多种途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进行深度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师深度较的过程中深度地学。从而培养他们更有效的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国家需求的具有地理核心素养和地理技能的新人才。

猜你喜欢
雨林深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雨林里有一群霸
向雨林出发吧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雨林里有条沸腾河
雨林求生记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