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析

2018-01-29 10:26刘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刘荣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度,这样才能满足生活化教学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将数学的陌生感消除,最终调动其兴趣,在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能够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需要合理探索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90-02

数学作为基本的小学教学课程,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懂得培养综合素养,才是当前最佳的教学途径。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实现的意义

(一)锻炼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数学问题是难免会遇到的,如时间计算、零用钱计算等,都会涉及到数学知识的运用。基于这一角度,就需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这样才能满足生活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还能够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让学生能够基于全新的角度来学习包含的数学知识。

(二)促进创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生活之中学生常见的元素入手,就可以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挖掘,这样在满足数学兴趣提升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于自身的生活,并且在生活中具备了丰富的数学资源和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挖掘,这样就可以学习好数学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最终推动学生的创新发展[1]。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途径探析

基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分析新课程理念内部提出的需求,就需要选择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的观察生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化数学学习意识,再加上设计生活化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

(一)选择生活化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师需要以生为本,基于实际的人指示牌出发,注重全面性和启发式教育,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同时,还可以做好师生之间关系的处理,与小学生成为朋友,鼓励其自学,让其感受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在认识小数的学习中,因为重点是对小数的认识,能够识别小数,完成对小数简单的读与写,之后,利用元作为基本的单位,完成对于元角分的书写,这样的相互利用,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学习。所以,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先给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的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学习用具在超市里面的价格,比如铅笔每支0.6元、笔记本每本2.5元、尺子每把1.25元、钢笔每支9.8元、橡皮擦每个1.5元、文具盒每个12.55元……因为大家都要购买学习用具,所以对于价格也非常的关注。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今天,小明同学要买笔记本和尺子,那么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通过这样的方式,直接导入这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生活化的数学意识。华罗庚先生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2]。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会触碰到各种数学知识,作为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养成一种生活化的数学意识,如此,就可以调动学生对生活的积极观察,同时也可以对数学的实际生活内容进行辨别。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提供生活实际现象的观察,这样就可以对数学意识加以培养,最终提升数学的实践能力。在课内外,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数学生活化的实现,并不是单纯的依靠课堂40分钟,只有让学生能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形成一种模式,通过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的一切。

让学生懂得留心身边的事物,才能有意识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观察周边事物,这样才可以培养数学的生活化意识,同时也能够提升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让作业的布置能够贴近于生活化,如一片数学日记,通过生活,让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从而基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与观察生活。在数学日记中写道: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书包,售货员说卖110元,但是爸爸觉得太贵了,然后讲价,最后便宜30元,爸爸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售货员阿姨找回爸爸20元。我们只用了80元钱就买到这么一个漂亮的书包,我好高兴。这就是一种在购物环节感受数学知识的行为。因此,开展具有数学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之中不断完善对于数学意识的培养,从而将日常生活中的内容更好的应用到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去。

(三)设计生活化练习,优化运用技能。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教学内容的支持不可少,同时生活化的练习也是其强大的助力,这样才可以满足全方位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升,然后帮助学生对思维能力进行合理的锻炼,这样才可以实现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逐渐从“学会”转变到“会学”,能够合理的优化数学运用技能。

比如,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的时候,小数的性质与意义是重点的掌握内容,同时也是基于整数加减法来进行学习的。所以,在课堂练习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计算题,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增长生活经验。如,今天在超市里面,猪肉的价格是13.5元/斤,草鱼的价格是9.5元/斤,丝瓜的价格是3.6元/斤,请问每斤猪肉比每斤草鱼贵了多少元?妈妈要买一斤猪肉和一斤丝瓜共要多少钱?妈妈付了20元钱,可以找回多少钱?虽然是很简单的题目,但是却可以直接接触到小数的加减法的练习,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并且,通过这样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对元角分有一个整体性的回顾,明白元与元相加,角与角相加[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初始阶段,只有奠定好小学这一基础,才能对更为高层次的数学理论加以理解。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发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逐渐成为教师自觉执行的一种模式。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就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课堂与生活相互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自我,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的理解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数学教学之中的生活元素,这就需要将生活元素作为切入点,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最终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秀媚.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7(07):65-66.

[2]王彩云.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6(27):158-159.

[3]李福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及其實现途径[J].学周刊,2015(01):61-62.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