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冲突成因及解决办法

2018-01-29 10:26金献中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学生

金献中

【摘 要】众所周知,高校想要获得可持续稳定发展,势必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因为高校学生对政治工作没有太高的热情,同时很多政工干部在进行政治工作中存在问题,因此当前高校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普遍存在冲突。基于此,本文浅谈了高校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冲突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政工干部 学生 冲突成因 解決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50-01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政工干部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结合现状而言,当前我国高校政工干部工作中,经常与学生出现冲突,这些冲突的出现不但影响着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而且也阻碍着高校校园稳定发展。因此,如何缓解高校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这是我国各大高校都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政工干部与大学生产生冲突的原因

(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政工干部工作压力大

一是,从高校上而言。随着我国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每一年都有很多新生迈入学校门槛。然而学校政工干部数量却没有相应的增长,这就加剧了高校政工干部工作压力,出现了很多问题,经常力不从心。再加上很多高校人事制度不健全,也影响了政工干部工作热情,高校政工队伍不稳定,在平日工作中与学生产生冲突也是意料之中。

(二)少数政工干部缺乏职业道德,对学生一味进行刻板教育

从政工干部自身上而言,大多数政工干部工作还是非常有责任心,但也有少数干部缺乏责任心,在思想观念中缺乏师生平等理念,过度要求学生,学生难以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政工干部所提要求。同时,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很多政工干部还是一味的进行刻板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意识不到位

从学生特点而言,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通常都在20周岁左右,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对事物准确的认识,没有正确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再加上随着外来文化融入我国,很多不良文化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大学生不喜欢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情理之中。同时,很多大学生虽然已经走出了青春叛逆期,但不喜欢政工干部高高在上的说服教育,因此潜意识中就很排斥政工干部,这也为政工干部与大学生之间提供了条件。

二、解决高校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冲突的办法

(一)重新塑造新时代高校校园精神,以现代化方式进行政工干部工作

当前,我国大学校园已经丧失了神圣、信仰等价值,大学教室中表面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其实传统大学生精神处于日趋消亡态势中。想要重新塑造大学精神,首先,就需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科学有人文相助,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价值;人文有科学支撑,才更具有严谨性。应将人文精神渗透专业教育中,还给教师充分的自由。在职称评审中,业绩考核上减少论文和课题数量,从追求数量转化成为追求质量,以真正加强教师整体学术能力,减轻教师身上背负的工作压力。其次,高校需要有文化自觉,转变传统灌输性教学方式,以现代化教学方式来开展政工干部工作,以拉近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积极协调解决学生和政工干部的实际问题,选派政工干部外出学习和锻炼

引导高校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将个人学习活动与个人日后发展密切练习,开阔知识视野,防止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带来不良影响。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学会调节压力,掌握正确的、合理的学习方法,以减轻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就业是学生关注点最高的问题,考虑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增加特色课程,动员学生积极考取相关证书,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在专业发展中,需要同等对待政工干部与专业教师,设置专门的、独立的思想政治系列职称,在政治发展中,及时向组织推荐工作能力较强的政工干部;在进行科研中,鼓励政工干部积极进行专业研究,并给予相应的专项经费;在物质待遇中,落实对政工干部各项补贴,并做好政工干部分流工作。此外,高校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尽可能向外输送蒸干干部,如安排政工干部到地方基层接受锻炼,以加强管理能力。

(三)加强政工干部师德建设,政工干部工作中融入“人本”理念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政工干部,需要将人格力量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项基本教育手段。发挥模范行为作用,严格要求自身言行。同时,必须深入意识到,在“全员育人”环境中,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政工干部占据着重要位置,担负着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塑造人格的重大使命。政工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高校需要引导政工干部学会自我学习,健全自身知识体系,以强烈的求知欲望来广泛持久的学习各个学科知识,进而在日后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四)适度弱化政工干部的“组织角色”色彩,促使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

在高校中,教师扮演了组织、初级群体两种角色。组织角色负责接受教学任务,与高校内部工作人员交流和互动,领取薪资;初级群体角色指的是在育人中执行的角色,与学生互相互动,每天深入学生生活中。显然,无论是组织角色,还是初级群体角色,二者有着明显的反差,组织角色平日里过于严肃、冷漠;初级群体角色更加注重情感,特别灵活。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若是政工干部有着太浓的“组织角色”色彩,就会过度的利用自身权利而忽略了与学生平等的沟通协调,难以获得学生的喜爱。所以,需要结合高校发展现状,对政工干部中“教师”组织角色适度弱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良好的交换关系,并且也是一种互相接纳和包容的关系。他们本着互相理解,通过对话教育中,在高校这种育人气氛中,彼此分享对方的情感和知识。在政工干部“组织角色”弱化后,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互动,所以二者即便出现矛盾,也会互相理解,矛盾自然而然就越来越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政工干部与大学生之间的冲突需要理性看待,二者之间的冲突具备复杂性、多样性以及隐藏性等特征,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措施来处理好政工干部与大学生之间的冲突。同时,解决高校政工干部与大学生之间的冲突还需要追本溯源,找到出现冲突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真正解决好高校政工干部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以实现政工干部与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雰雰.用高低语境理论解析高校不同群体学生政工干部语言冲突产生根源[J].亚太教育,2015(12):253-254.

[2]王汉定,周振浪,王位.高校政工干部与大学生之间的冲突及其应对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102-103.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亲爱的学生们,你们并没有被夺走什么
“学生提案”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