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cy
10月22日,由大岸堂文化创立的“素衣缀墨艺术生活馆”在武汉卓尔书店二层精彩开馆。此次艺术展"此地·空余",作品均围绕武汉城市地标——黄鹤楼展开,现场展出著名山水画家张军先生历时两年潜心创作的"历代黄鹤楼"作品以及以黄鹤楼为元素再创作的艺术衍生品。
张军先生师从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本次周老师专为祝贺开馆首展亲笔题写了"历代黄鹤楼",而"素衣缀墨"作为行走的艺术得到冷军先生的亲笔题名,在艺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中,凝结着"素衣缀墨"创始人米雪与众多艺术界大家的心血与付出,希望通过更亲和大众民生的形式让湖北的特色文化广为传承,渊远流长!
黄鹤楼一直作为武汉市地标性的建筑矗立在历史的长河里,甚多的文人雅客以黄鹤楼作题材,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不管是词从毛主席的“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酻滔滔,心潮逐浪高!”还是追溯到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都是因黄鹤楼的壮丽景色而产生的万分感慨。
"古琴在此,黄鹤在此,长江在此,落袈在此,天地在此……”今年,一首全国征集作词作曲,韩磊演唱的湖北人的城市之歌,在每个湖北人心中激起了无比震憾,为曾经崔颢留下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千古绝唱加上了一笔浓墨重彩,而本次展览选择代表湖北的黄鹤楼进行原创开发,也是“素衣缀墨”首展为湖北奉上的一席文化盛宴,张军历代黄鹤楼作品展得到各界人士高度赞誉,同时“素衣缀墨"艺术展展出的各类艺术衍生品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与传播。它将以艺术为载体,带着艺术家的灵感与创作去影响湖北、影响世人更多地认知湖北的历史与文化,让武汉更从容地走出湖北、走出国界。
TlPS:
【艺术衍生品】是一种不在画纸上作画,而将国画素材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在丝绸、木质等不同材质的艺术衍生品上,所产生的效果非同一般,可以说艺术衍生品不仅传承了艺术家们思想上原有的精髓,更发扬了艺术本质的创新精神,兼具了收藏、审美、情感、馈赠、实用等价值,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以文化传承方式走入生活的新理念。
BOSS:张军老师,本次“素衣缀墨"艺术馆开馆首展您的《历代黄鹤楼》作品,令观者赞叹!请问您历时两年,以黄鹤楼为主题的创作灵感来源何处呢?您想要通过创作传达什么呢?
张军老师:以黄鹤楼为素材的作品并不少见,但没有人画过历代的黄鹤楼。黄鹤楼历经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清到现代的历史变迁,获得了“天下第一楼”的美誉。最初的黄鹤楼是三国时东吴用于战争的望楼;晋灭东吴后,黄鹤楼变为登临游憩的场所;至唐代,黄鹤楼成为吟诗作画、宴客送友的胜地。这些都是我查找了大量历史资料,搜集了素材,再创作勾勒而成的,我希望能通过这独立成画的八幅作品,展现出黄鹤楼的历史变迁,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汉这座历史名城以及黄鹤楼源远流长的地标性文化。
BOSS:您到武汉这么多年,对武汉的人文、建筑怎么看呢?
张军老师:武汉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2001年我从十堰调到湖北省美术学院。这些年来,武汉的变化非常大,发展速度惊人,作为一名文化艺术创作者,也想为这个城市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以后有机会我还想把武汉的风景名胜都画一画,希望能以艺术的形式去留住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
BOSS:“素衣缀墨”艺术馆中还有许多以您的历代黄鹤楼为元素的艺术衍生品,为什么会想到把黄鹤楼的元素融入到丝绸、木质这些材质上呢?
张军老师:把历代黄鹤楼做成衍生品进行再创作,这是"素衣缀墨"艺术馆创始人米雪提出的一个很好的点,把黄鹤楼元素融入毛巾、茶杯、丝巾等产品,让艺术赋予衍生品新的生命,走入大众,走入民间,这将是难得的艺术创新与融合的形式。过去艺术品一般只通过展厅让少数人看到,而今转换一种形式,可以让更多的人认知并传播艺术文化,也是我们的毕生所愿。
BOSS:您认为这是一种创新吗?
张军老师: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种创新,只是这种形式过去很少被艺术家所接纳,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的观念也在转变。如果让艺术走入民间、走入大众,作为创作者当然会支持和接受这样的形式,并身体力行地去加入和倡导这种未来艺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BOSS:张军老师,您能跟我们谈谈当代画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吗?透过现象看本质,您对艺术创作有怎样的评判标准呢?
张军老师:如今社会发展是多元化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艺术与创作,都有其精粹,无法片面地去评判,艺术与创作本身就有它存在的意义,我认为艺术多元化也是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BOSS:作为一名国画大师,您曾师从画界泰斗周韶华先生,那他對您的绘画历程有什么影响吗?
张军老师:周老师是国画大师,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他的画十分耐人寻味并气势非凡,具有很强的扩张力和冲击力,这也是艺术创作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力量的体现。我从周老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并应用到我的创作中,再形成自身的风格和特色,这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领悟……我认为一幅经典的创作是富有灵魂的,所以一个人的画也可以展现出他的精神面貌和所思所想。
历代黄鹤楼有八个作品,分别是三国、唐、宋、元、明、清、现代,现代的画了两幅,八个作品历经七个时代变迁,最初的黄鹤楼是三国时东吴用于战争的望楼,晋灭东吴后,黄鹤楼变为登临游憩的场所,至唐代,黄鹤楼成为吟诗作画、宴客送友的胜地。
1950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湖北省十堰市武当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美术院特邀画家、十堰市美术家协会主席。1972年调入十堰市群众艺术馆任专业美术干部,师从周韶华先生,随先生三峡体验生活,黄河寻源。1984年作品《除夕图》参加六届全国美展,被评为优秀作品,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此后多幅作品参加省级及全国性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