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疫苗接种那些事儿

2018-01-29 01:59孙美平
大众健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活疫苗疫苗疾病

孙美平

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如何区分?

简言之,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自愿受种的疫苗。

现在各接种单位所用的疫苗(包括进口),无论是第一类疫苗,还是第二类疫苗,均是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版)的规定,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采购,并按规定配送的。

如何选择第一类、第二类疫苗?

首先,如果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名录中均有预防同一种疾病的疫苗,建议优先选择第一类疫苗,即免费疫苗。因为,第一类疫苗均是经过了国际或国家证实,或国家、省级的综合论证,有明确的科学使用依据,且由于疫苗计划精准,供货有保障。

其次,如果孩子对第一类疫苗中的某一种有接种禁忌,经医生评估,可选择第二类疫苗中具有同种预防功效、不含接种禁忌的疫苗替代,以免孩子成为免疫接种空白的易感者。

第三,我国的第二类疫苗中有一些在国际上属于第一类疫苗,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扩大免疫接种的疫苗。只是考虑到国内还缺乏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可靠数据,以及适宜经济条件和实施可行条件等综合因素,在我国尚未纳入第一类疫苗管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身体健康需求情况,选择接种这类疫苗,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第四,第二类疫苗中也有不少联合疫苗,比如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俗称五联苗)等。由于接种联合疫苗可以同时对几种疾病产生保护作用,明显减少孩子接种疫苗的剂次数和前往接种门诊的次数,而受到家长们的喜爱。

此外,在我国疫苗的实际使用中,会出现同一种疫苗既可以是第一类疫苗,也可以是第二类疫苗的情况。例如,乙型肝炎疫苗,对于新生儿(出生当天、1月龄、6月龄时各免费接种1剂次)所用疫苗由政府购买免费提供,属于第一类疫苗;对于成年人,如健康体检中发现既不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也没有乙型肝炎抗体,通常需要按自愿自费原则接种3剂次乙型肝炎疫苗,其所用的乙肝疫苗则属于第二类疫苗。

特别提示:由于第二类疫苗是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实行预约接种,其购买计划尚不能做到像第一类疫苗计划那样精准,如遇到疫苗的接种需求量增长、批签发未通过、产品升级换代需要重新申请国家注册等,均会发生供应短缺或不确定的情况,而导致暂时疫苗供货不能满足接种需求。为防止疫苗接种过程中疫苗影响接种,受种者一定要向接种单位提前预约,以便接种单位根据疫苗供应情况安排接种。

不接种或者不按时接种疫苗,会导致什么后果?

会让孩子的健康面临高风险。孩子出生后,会面临一些疾病的威胁,比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乙肝、麻疹、风疹、肺炎、脑膜炎等。人体获得抵抗疾病的能力,可以通过自然感染(隐性感染或患病)的方式,产生对该疾病病原的特异性抗体。婴幼由于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如果只通过原始的自然感染方式获得抗体,会让孩子的健康面临高风险。因此,通过接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抗体,是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安全、有效、便捷的首选措施。

身体处于何种状态时,不适合接种疫苗?

儿童家长或成年受种者,均应配合医生掌握疫苗接种禁忌,这很重要。疫苗禁忌是指受种者自身能增加严重不良反应风险的罕见身体状况。忽视禁忌可能导致原可避免的疫苗不良反应发生,而多数禁忌是暂时的,在病人身体康复或病情稳定后可以接种疫苗。

疫苗通用的禁忌是,曾对接种过的疫苗或疫苗中某一种成分有严重过敏史;患急性和发热性疾病,患严重慢性疾病或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患神经系统疾病的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疾病,不宜接种;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等,禁忌应以疫苗说明书为依据。在接种疫苗前,儿童家长或成人受种者应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既往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帮助医生掌握疫苗接种禁忌。

接種疫苗后儿童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如何处置?

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每一种疫苗说明书均标注了不良反应的内容。

一般反应:是指在接种疫苗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可以表现为全身性一般反应,包括发热、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情况,一般持续1天~2天,个别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当发热>38.5℃或发热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时,须及时就诊。也可表现为局部性一般反应,如接种局部出现红肿伴疼痛,通常范围不大,一般24小时~48小时逐步消退。红肿直径和硬结<1.5cm,一般不需处理;红肿直径和硬结为1.5cm~3cm,可垫干净毛巾先冷敷,待仅有硬结时再改为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分钟~15分钟;红肿和硬结直径≥3cm,应及时就诊。特别提示: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由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和受种者个体因素引起,通常发生率处于罕见或极罕见水平,主要有过敏反应、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等。当发生异常反应时,需要及时医治,绝大多数异常反应经过治疗后不会遗留永久性损害。

如何避免和减轻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

接种疫苗后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很重要。为什么要留观30分钟?首先,为观察孩子是否会发生极罕见的急性严重过敏反应,以便及时得到救治。所有接种门诊都备有急救药品和设施,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医生会及时处置。其次,需要家长确认是否已经了解了本次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并留存了咨询电话号码。同时要记住,接种疫苗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以避免注射针眼感染;也不要给孩子吃新的辅食,以避免出现消化不良,干扰疫苗不良反应原因的判斷。

一旦发现疑似严重异常反应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同时告知接种单位,获得必要的支持服务。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疑似严重异常反应的发病原因与接种疫苗无关,仅是发病时间与接种时间偶合,这种情况被称为偶合事件,不属于异常反应。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

现在疫苗越来越多,接种哪种疫苗能减少偶合病症的概率?

接种联合疫苗可以减少偶合病症的概率。在疫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联合疫苗具有能增加可预防疾病的种类、减少接种次数的优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联合疫苗由于具有一种疫苗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特点,接种后可以对几种疾病产生免疫保护作用,与预防单一疾病的疫苗相比较,因明显减少了婴幼儿接种疫苗的次数,从而有效减少了接种疫苗后偶合病症的概率,受到儿童家长和接种医生的欢迎。

孕妇可以打哪些疫苗,不能打哪些疫苗?

目前,绝大多数疫苗均不推荐孕妇接种,除人用狂犬疫苗在明确被狂犬咬伤后,孕妇可以接种外,其他疫苗如有国家卫生行政专门的指导方案推荐接种时,方可接种。

特别提示:育龄妇女如接种减毒活疫苗,应至少在孕前三个月完成接种。如接种灭活疫苗,应至少在孕前一个月完成接种。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活疫苗),什么是灭活疫苗(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将病毒或细菌的毒力降低至不能使人致病,但保留了活性状态和能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疫苗,可以使受种者在不得病的情况下获得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力。通常接种的剂次数比灭活疫苗少,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持久时间也会高于灭活疫苗。但免疫功能缺陷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因为其可能会在免疫功能缺陷者体内过度复制,引发严重的疫苗不良反应。常见的减毒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等。

灭活疫苗中的病毒或细菌已无活性,其是将致病的病毒或细菌培养后灭活,将灭活的病原体直接制备成疫苗,或将其裂解后提取主要抗原成分制备成疫苗,通常需要多次接种,所产生的抗体才能达到保护水平。目前儿童接种的疫苗以灭活疫苗为多,常用的有流脑多糖疫苗、百白破疫苗、流感裂解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

特别提示:因免疫功能缺陷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的儿童,可以用具有同样预防疾病功效的灭活疫苗来替代,以避免发生疫苗相关疾病,但这类儿童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效果可能会低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

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好吗?

无论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只要是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审批、检验与签发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疫苗。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应选择适合孩子自身健康情况需要的疫苗接种。

有些品种的疫苗既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比如乙肝疫苗,主要是在生产工艺上有所区别。

有些疫苗只有进口的,没有国产的,比如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因为我们国家尚未研发出此种疫苗。

有些疫苗只有国产的,没有进口的,比如乙脑疫苗,我们国家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并且已出口到多个国家。

疫苗接种过多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吗?

疫苗作为人工生物制品,接种人体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预防相应传染病。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一次对数百种以上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接种疫苗不仅不会降低免疫力,反而是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方法之一。因此,接种时只要遵守同时接种疫苗的原则,并按程序接种,既不会影响所接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也不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编辑 荆伟龙)

猜你喜欢
活疫苗疫苗疾病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中国实施脊灰疫苗免疫新策略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影子疾病,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