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对北京市农产品供给的特点分析

2018-01-29 18:49王绍飞
商场现代化 2017年15期
关键词:流通供应农产品

摘 要:本文分析了供应北京市农产品的外埠省區的生产状况;说明了北京市农产品供应深受自然条件与生产技术、交通条件、流通体系与政策、市场格局的影响;提出了建立产地农产品经销企业,开发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推进供给地向西北地区偏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供应

北京市农产品主要由外埠供给,这些地区包括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周边省区,以及南方等其他部分省区。外埠省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农产品生产有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对北京市农产品供给有明显的影响。

一、外埠省区农产品生产的状况

1.山东省的农产品生产状况

山东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夏粮作物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作物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省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2016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达到4700万吨。山东省的油料生产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其面积、产量和出口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以上,2016年油料总产量为327万吨。山东省主要种植北方果树,是全国水果主要产区之一,2016年水果产量为3255万吨。山东省生产各种水果20多种,品种达数百个,其中苹果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桃、梨、葡萄等在全国也占有重要位置,水果产量中的70%以上销往外省和出口。山东省蔬菜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品种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蔬菜产地,2016年蔬菜产量为10327万吨。山东省的蔬菜有100多个种类,3000多个品种,70%以上销往省外,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山东省也是全国农区畜牧业大省,肉、蛋、奶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16年山东省的肉、蛋、奶产量分别为765万吨、440万吨、268万吨。山东省濒临黄海和渤海,海岸线长达3121公里,湖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水产生物资源十分丰富。2016年山东省水产品总产量897万吨,其中海水产品742万吨,淡水产品155万吨。

2.河北省的农产品生产状况

河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其总产量占到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2010年以后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发展迅速,201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460万吨。河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是另一大进京蔬菜生产地。河北省的蔬菜品种以大路菜为主,产量最大的是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近年豇豆、胡萝卜、四季豆等小品种蔬菜的产量增长较快,食用菌生产也保持着快速增长。河北省的蔬菜生产已经向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16年河北省的蔬菜总产量为8193万吨,其中设施蔬菜为2895万吨。果品生产是河北省农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果树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果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二,2016年果品总产量达到1525万吨。河北省果品是典型的北方品种,主要有苹果、梨、核桃、红枣、板栗和葡萄。畜牧业是河北省农业的另一支柱,2016年肉类、禽蛋和牛奶的产量分别为456万吨、389万吨、441万吨。河北省主要通过规模化养殖提高畜牧产品产量,并通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畜牧产品质量。

3.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产品生产状况

内蒙古自治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马铃薯五大作物和谷子、高粱、莜麦、糜黍、绿豆等杂粮杂豆,2016年粮食总产量为2780万吨。内蒙古自治区的粮食生产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在生产方式上,内蒙古自治区侧重于地域特点和自然优势,通过建设生产基地发展粮食生产。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得到大力推广,农业正呈向精细化、规模化、效益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和输出基地,畜牧业主要包括肉、蛋、奶、毛绒、皮张等五大类。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牲畜存栏数为13598亿多头只,肉类、牛奶的总产量分别为259万吨、734万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措施是建设规模化养殖基地和改良畜牧品种。自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奶业生产基地、肉牛和猪禽生产基地、肉羊和细羊毛生产基地、羊绒生产基地。

4.辽宁省的农产品生产状况

辽宁省是北方粮食生产大省,2016年粮食总产量2101万吨。辽宁省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90%以上;辽宁省的其他主要粮食作物还有豆类、薯类、小麦、高粱。辽宁省的蔬菜生产居全国中上水平,2016年蔬菜总产量为2258万吨。辽宁省的蔬菜属于北方品种,主要是黄瓜、西红柿、辣椒和茄子,其他产量较大的蔬菜还有白菜、萝卜、马铃薯和大葱,瓜类主要是西瓜、甜瓜。近年辽宁省蔬菜生产的重点是发展设施蔬菜。辽宁省是猪肉调出大省,生猪生产能力及猪肉供给水平全国领先;2016年辽宁省生猪出栏2609万头,猪肉产量219万吨。辽宁省生猪生产依赖规模化养殖,大部分猪肉产量来自于规模化养殖场。辽宁省乳品生产也居全国前列,2016年乳品产量为143万吨。辽宁省乳品生产的优势是饲料和规模化养殖。辽宁省近年的禽肉、禽蛋生产居全国前四位,2016年禽肉、禽蛋产量分别为157万吨、288万吨。辽宁省的禽肉、禽蛋生产坚持规模化、设施化,并在品种选育、生态化养殖等方面居全国之前。

5.国内其他农产品供给地区的生产状况

除北京市周边省区,国内供给北京市农产品的其他省区主要是南方省份。南方省份供给的主要是南方水果,供给地区来自海南省和广东省。海南省农作物中除粮食外,主要是糖蔗、油料、蔬菜、水果。水果是供给北京市的主要农产品,2016年海南省水果总产量为396万吨,其中产量最大的是香蕉、菠萝、芒果、荔枝、椰子、胡椒、槟榔。广东省农作物主要是粮食、糖蔗、油料、蔬菜、水果、茶叶。水果是供给北京市的主要农产品,2016年广东省园林水果总产量1580万吨,其中产量最大的是香蕉、柑桔橙、菠萝、柚子、龙眼、李子、荔枝。

二、外埠省区对北京市农产品供给的特点endprint

1.自然条件与生产技术发展确定了农产品供给的基本格局

北京市周边省区的自然条件是农产品供给的先决条件。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玉米产地,中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地,粮食又适于长途运输,因而这两地是北京市粮食的主要供给地。内蒙古自治区以内蒙古高原为主体,由草原、森林和荒漠组成,是最适宜的畜产品生产、加工的地区。山东省自然条件优越并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的生产大省。河北省紧邻北京市,也是北京市蔬菜、果品、粮食、畜产品的重要供给地。由于远离大海和内陆水资源不足,北京市的水产品供给一直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

生产技术发展是北京市周边省区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根本动因。山东省、河北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蔬菜总产量显著增加,使蔬菜品种和供给季节有明显改善。内蒙古自治区的畜产品基地建设和辽宁省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使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山东等省提高粮食产量产地则主要依靠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粮田建设、高产创建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生产技术发展不均衡使北京市农产品供给地有明显的区域分工。

2.交通条件正在改变农产品供给的格局

交通条件对农产品供给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京农产品主要通过陆路运输,除粮油、畜产品等耐储农产品可以用铁路运输外,大部分蔬菜、果品等鲜活农产品需要通过公路运输。公路体系是农产品供给的基础条件,其延伸形态决定了农产品供给地的范围。近几十年,北京市周边的公路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京哈、京沪、京台、京港澳、京昆、京藏、京新、京津、大广、京平、京秦等11条高速和G101-G112等12条国道为主干的较为完善的公路网。这些公路网使原本贴近北京市的农产品供给地延伸到河南省、山西省等较远地区。但是,公路网也不能使农产品供给地无限延伸。公路运输成本较高,其中主要包括燃油费、公路费、车辆和人工费、农产品运输损耗等。当距离增加而使运输成本高于销售利润时,也就达到了农产品供给地域的极限。

交通条件改善促使农产品供给地远离城市。近年各地區城镇建设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部分农业用地改变用途,接近城镇的土地增值迫使农业用地远离交通便利的地区。这种变化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却使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加。因此,北京市农产品供给地的分布不是简单的从北京市向外辐射,而是成本适中的环形地域。

3.流通体系与政策对农产品供给有重要影响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一般农产品流通过程是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农民将农产品销往产地批发市场,再由经销商组织销往销地批发市场,然后在农产品生鲜超市、社区菜市场、零售摊贩进行分销。产地批发市场和经销商对农产品供给地的分布有重要影响。产地批发市场规模越大,经销商水平越高,则农产品流通量越大,该地区的地位越高。因此,农产品供给地不是自然地域的均匀分布,产地批发市场和经销商对其分布有重要作用。

北京市一直与农产品供给地区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在生产方面,北京市积极支持周边省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在流通方面,北京市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减少税费,以降低进京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但由于地域管辖原因,北京市对产地批发市场和经销商影响较弱,这使得北京市对农产品供给货源缺乏主导性。

4.市场格局对农产品供给的影响

北京市农产品消费有自身特点,对农产品供给有直接影响。2016年北京市拥有常住人口2173万,食用类商品消费2297亿元。规模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对农产品产地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未来限制人口数量的政策使北京市农产品消费在总量上不会有过快增长,但农产品消费的水平将继续提高。进京农产品在质量、品种上的更高要求也将影响着农产品供给地的分布。

北京市周边省区不仅对北京市提供农产品,也要对其他地区和城市提供农产品。京津翼地区和北京市周边城市的发展使得北京市在整个农产品消费市场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北京市以南城市的消费需求对北京市农产品供给有阻截作用,这些因素将导致北京市农产品供给地向西部和北部扩张。

三、改善外埠省区对北京市农产品供给的建议

北京市一贯重视外埠省区对北京市农产品供给,许多政策措施行之有效。建立绿色通道,减少过路费和取消对进京农产品运输车辆的不合理限制,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进京运输的效率。减少进场费、摊位费和其他交易税费,这些措施降低了农产品进京的交易成本。在农产品产地建设生产基地,加强与农产品产地的合作,这些措施为北京市农产品供给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除已经实行政策措施外,基于外埠省区对北京市农产品供给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产地建立农产品经销企业。出于地域管辖的原因,北京市难于控制产地农产品的交易市场和流通,但经销企业不受地域管辖的限制。北京市可以通过投资、控股等多种形式,在产地建立或控制农产品经销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组织货源、控制产地农产品价格,从而更好地服务北京市。

第二、开发北京市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北京市拥有消费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这是北京市较其他城市或地区的优势。开发这一市场有助于农产品产地经济发展,促进优质农产品流向北京市。

第三、推进农产品供给地向西北地区偏移。北京市以南城市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对北京市农产品供给的阻隔。北京市有必要在西北地区获取更多的农产品供给地。西北地区主要是畜牧、粮油、禽蛋产地,需要进一步发展蔬菜、水果等其他农产品生产。

作者简介:王绍飞,副教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流通供应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供应绩效概念模型研究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农产品争奇斗艳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双色镶嵌流通纪念币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