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的维修与维护

2018-01-29 19:22邢钧,刘振宏,王若男,马林,郭宗凯,王一,郭海
吉林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

邢钧,刘振宏,王若男,马林,郭宗凯,王一,郭海

摘要:本文阐述了海洋气象综合监测站网的现状及辽宁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的主要性能和技术特点,辽宁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在加强推进海洋观测资料和预报信息总体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辽宁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的工作原理,结合海上观测的特殊性,总结了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维修的方法、思路和经验,为做好辽宁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研究进展;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日常维护维修

中图分类号: P41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03.046

为了确保海洋作业的安全及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海洋作业的效率并减少费用开支,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了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是向海上或岸上的用户提供其所需的海洋气象和海洋水文情报。海洋气象预报业务主要包括,强对流天气和海洋气象要素监测,海区、航线、港口、码头未来72小时、24小时间隔的强对流、天气现象、风向、风力、能见度预报,海上强对流天气和海上大风、海雾等海洋气象灾害预警业务。海洋观测资料库作为海洋预报的基础包括常规观测资料、风浪资料、船舶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拼图、浮标资料及海温资料等。目前、船舶、浮标自动气象观测建设项目是国家气象局为环渤海蓝色区域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提高对环渤海地区的气象服务质量而投资建设的重要内容[1]。船舶、浮标自动气象观测站中的气象观测数据对提高周边区域气象服务质量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获取的气象数据尤为重要,为本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同时,也为海洋气候研究积累了可靠的原始观测资料。

辽宁省为规范全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提高海洋气象预报准确率和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根据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中气函〔2010〕262号)结合本省实际需求,制定了《辽宁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规定中明确了辽宁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是由辽宁省海洋气象台和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市海洋气象台以及沿海地区各县气象局联合组织开展。秉承“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将全面监测预报本省海域海上强对流天气和海上大风、海雾等海洋气象灾害为重点工作,加强推进海洋观测资料和预报信息的互通共享、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的发展。因此,设计出一套符合本地海洋观测系统需要的维修维护指南尤为重要。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国外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专职的研究机构MMAB和MDL发展专业化的海洋气象数值预报[2],逐步将模式产品转化到实际应用到业务中,经过长期的业务应用评估与检验,不断反馈给研究机构对模式加以改进,形成研发→业务转化应用→再研发的循环机制[3]。1990年,借助模式和资料同化的理论设计大气与海洋观测系统已取得了一定进展[4]。2007年,佘军等人利用高分辨率模式及资料同化方法来评估罗的海和北海的海表温度观测网[5]。

1.2 国内研究进展

近些年,我国海洋气象防灾减灾预警监测网建设不断加强。渤海是我国海洋灾害和海上事故的高发区域,辽宁西部地区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辖区超过10海里至200海里以內甚至更远的海上航行作业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的需求日益提升,需要更为有力的海洋气象观测能力。为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实时观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雨量等气象要素,提供区域内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等观测数据,在辽宁沿海地区进行综合观测系统建设。船舶气象观测是辽宁省海洋气象预报和海事救援安全的重要数据支持。2013年辽宁省沿海地区建设58个能见度监测站,承担实时观测业务,提供区域内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等观测数据和近海地区大雾分布信息。获取沿海地区的能见度、风向、风速、气温、雨量、气压等要素资料,弥补观测资料的不足,提高沿海地区的实况监测能力和预报、预警的精细化水平。同时,能见度监测站能够用于提供近海地区大雾分布信息,以降低能见度过低而造成事故带来的损失。具体建设内容中包括在固定航线的客(货)船上建设9个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获取气温、风向、风速、能见度等4要素观测数据,监测海上发生的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为研究其开始、发展、消亡的物理机制及预报预警服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满足海洋应急气象服务、重要航线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依据,详见图1。

2 辽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简介

2.1 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

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系统构建主要由硬件、软件、外围设备三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采集器硬件和传感器等,软件包括采集器软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软件,外围设备包括通讯模块、电源系统等。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系统可实现在海上实时观测,具体观测要素包括风向、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气象要素采集数据通过传感器转换成模拟或数字信号,再经由采集器将各传感器提供的信号收集、处理、编码后经通信模块发送到海洋移动气象站的中心站,中心站主要功能为完成接收、解码、处理后汇入数据库,提升海上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7]。

2.2 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的性能指标

2.2.1能见度 测量1分钟,10分钟的平均能见度。

测量范围:10米~30千米;

分辨率:1米;

最大允许误差:±10%(≤1.5千米);±20%(>1.5千米)

2.2.2风向 测量3秒钟,1分钟,2分钟,10分钟平均风向。

测量范围:0°~360°;

起动风速:1.0米/秒;

分辨率:3°;

准确度:±5°;

2.2.3 风速 测量3秒钟,10分钟滑动平均风速。1分钟,2分钟平均风速。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
猪δ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自噬与衰老的研究进展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氢在治疗烧伤中的研究进展
Marchiafava-Bignami病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