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言语去表达“我”

2018-01-29 19:12宋庆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美食精准习作

宋庆

沙龙结束已将近十点,走在灯光昏黄、树影疏离的贵阳街头,身体还是如平常一样行走,心里却一遍又一遍地咀嚼着下午的研习,乘兴略作整理,以备常思之用。

一筛,精准“我”要写的内容

师:你从小到大认识多少个人?

师:认识的人中,选三个你最熟悉的,写出他们的名字或者称呼。

师:三个人当中,哪位是你眼睛一闭上,脑海里一下子浮现出来的?选好以后,划去另外两个。

师:请用一个词语写下你留下这个人物的理由。

吴老师开课前的三问,用地毯式搜索再精准定位的方式,锁定本节课的写作内容,让学生从“无从下手”到“有的放矢”,将学生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引入到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习作中来。这样的开课方式,吴老师同样用在了苏教版六上习作《写一种美食》中:“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美食?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语描述这种美食?”

“教什么”始终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话题,但是,怎样确定教的内容?怎样做到一课一教?我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取舍,用什么方法取舍。吴老师用三问“一筛”,不仅筛出了教师要教什么,也同样明确了学生要学什么。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这三问最有意思的是,教师的发问始终离不开“你”。“你”是谁?是儿童,也就是站在儿童角度的“我”。习作教学,应当引领儿童回归到写作的原点,为表达自我而需要。(吴勇《“童化作文”教学》)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常常陷入“教”的迷阵中,很多作文课都是为教而教,忽略了儿童表达自我的需要,结果看到的只能是一篇篇没有温度、没有灵性、为写作而写作的习作。

在执教四年级下册习作《校园一角》时,我当时采用的“囫囵吞枣”法,把每个认为“值得写”的角落都和学生交流一番,结果收上来的作文,要么大同小异,要么呆板生硬,甚至还有的写了好多角。我到底哪里教错了?学生怎么连自己熟悉的、每天生活的校园都写不好呢?对照吴老师的课例,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教师没有明确自己要教什么,学生自然就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教师的眼里只有自己,学生不是在表达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才会冷冰冰。所以精准的知识,不仅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还要让他们懂得习作其实是为表达“我”。

悔矣!

二法,习得“我”要用的方法

怎样才能将“我”认为的这个鲜明的特点真正写出童味来呢?吴老师这样教:

师:这个人,你想怎样用文字把他(她)介绍给别人呢?

教师出示两个写人的片段例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散点扫描”和“细节聚焦”两种写作方法,随后立刻进行8分钟的片段习作。

习作结束后,请学生围绕这两个写作方法进行打星点评。

一课一教的“一教”是什么?即一节课要让学生习得什么,那么这节课所有的教學内容都必须是为这个服务的,教“散点扫描”和“细节聚焦”就要练“散点扫描”和“细节聚焦”,练完就要评这个,让整节课都围绕这个精准知识点展开,长年累月坚持下来,学生会在一次又一次精准的教学内容中,习得小学阶段应该要习得的言语交际技能。

我们看到,在吴老师的许多课例中,不仅在关注精准的训练点,还在为学生创设一个表达“我”的需要和情境。为什么要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为什么要写动物?为什么要写校园一角?为什么要写一种美食?我以前很少想这些问题,甚至想不明白为什么每个阶段都要写这些相似甚至雷同内容的习作,吴老师一个又一个的课例,让我看到了大大的“儿童”两个字。

儿童,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飞速生长的时期,每个学生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每个级段之间差异巨大。重新审视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设计,不难发现,编者对每一个年龄段儿童的关怀:三年级写美食,会聚焦美食的“造型”和“做法”,但六年级写美食,如果还写造型和做法,就远远不够了,所以才要写“滋味”,因为感知能力更强了。我们在设计表达情境的时候,也要符合各个年级学生的需求。

思矣!

十训,练好“我”要有的功底

吴老师在讲座中列举了小学写作基本训练的十个项目:

基本训练一:动作分解

儿童叙事中很多地方写不清楚,说不具体,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动词意识。其中以“喝牛奶”为例,就可以分解成十几个动作。

基本训练二:形象分解

在写作过程中,对于儿童来说,最难的就是抽象事物的描述,他们面对真切存在而感官不能细致捕捉的事物,常常一言以蔽之,甚至一筹莫展。用看得见的形象来呈现看不见的抽象,就是需要训练的言语基本功。来到一个糖果屋为例,用熟悉的味道去描述感受到的这些味道。

基本训练三:故事聚焦

让景物成为故事的角色,将没有关联的景物设置在一个场景中。以云朵和星星,金鱼缸里的五条金鱼为例。

基本训练四:特征组合

写事物、人物的外貌要像警察找嫌疑犯一样,用特征锁定一个人。可在班级开展“文字画人”比赛。

基本训练五:先声夺人

开头跳出“有一天”“今天”的路径,用上象声词,让开头更有趣,更有可读性。

基本训练六:场面再现

以《红楼梦》和《灌篮高手》中的场景为例,说明重点列举和差异呈现的重要性。

基本训练七:慢速特写

用30分钟表现3秒的时间,例如评书里、动画片里、赛场里有慢速特写。以班上一个学生喜欢摇晃椅子、结果有一天椅子断裂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慢速特写。

基本训练八:空白补充

拿一段文字,请学生谈文字表述中的空白点。

基本训练九:中心发散

写热不出现“热”字,但每个文字都要是滚烫的;写冷不出现“冷”字,但每个文字都要是冰冷的;写胖不出现“胖”字,但每个文字都要是胖胖的。

基本训练十:曲折叙事

不要让结果来得太快,要让意外不断出现。当你觉得文章快要写完的时候,让新的人物出现,让新的故事出现。安徒生童话就是最好的例文。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时代性。在谈“训练”色变的时代,当人们一味去追求人文情怀的时候,应该要出现一种声音让我们警醒。吴老师说,基本训练不是根本训练,它可以提升儿童的言语思维和表达技能,但不能根本解决儿童写作中的兴趣。这句话的出现就像是一句悖论,但又像是一种哲学。这世界本就不存在什么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人文派”和“工具派”也不应该存在无聊的比较,就像杜甫和李白一样,没有谁好或者不好。

何捷老师在讲课时无意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我想用来解释我对这两种作文教学的看法,那就是——你的心中要有世界,你也别忘记了自己。

幸矣!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食精准习作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习作展示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