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关海鸥
摘要:本文以德国理性主义代表斯宾诺莎的“理性幸福观”为理论依托,从形而上学的维度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语言教学构建学生理性的思维框架,培养大学生理性思考的定式、理性的学习状态、理性的生活方式;通过新的学习理念和方式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对自我存在、客观存在的认知不断完善,以达到心灵的至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性幸福;思维理性;语言理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12-0053-03
人类的幸福,作为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哲学家们在关注对事物本源探求的同时,也一直把对人的幸福的思考视为哲学的终极关怀。目前国内基于幸福学视域的语言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将幸福学研究和语言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西方理性主义代表斯宾诺莎的理性幸福观为理论基础,针对理性幸福在大学英语教学层面显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属于幸福学领域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的前沿研究。
一、教育要以幸福为终极追求
“教育是人获得幸福的最好机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评论教育的目的:“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由此可见,学生的人生幸福是教育的全部意义与使命所在。教育以幸福为终极追求是实然事实的存在,也是应然价值的追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应“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指出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并强调:“大学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善心善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文科类公共课程,其人文性应体现在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输正能量,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大学英语教育应“帮助学生追寻自身价值和获得心流体验,应该培养学生求知的热情,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迷人而美好的旅程,贯穿于整个生命对幸福的追求之中”。
二、幸福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构建
(一)以斯宾诺莎幸福理论研究为导向
斯宾诺莎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人性论的伦理学三位一体的学说,幸福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斯宾诺莎确认自然的必然性与人之心灵自由的内在统一,福与善内在统一,幸福与整个人生和社会伦理内在统一,这个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幸福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斯宾诺莎认为幸福源于保持自我存在,斯宾诺莎追寻的幸福是“让人的心灵获得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識”,即“在理性的指导下,追求自身的行为、生活或存在”。斯宾诺莎认为,人们的知识只有由理性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得来的才是绝对可靠的,会指导人们认识自然的永恒必然性,使心灵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变被动情感为主动情感。谭鑫田指出:“有了这种知识,人们的心灵就会产生一种崇高的满足,也就是斯宾诺莎所说的对于上帝的理智的爱。所以这种大爱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有了这种大爱,人们就会遵循自然的秩序和法则行事,因而会正确处理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情欲,正确对待他人,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自由的人和幸福的人。”因此,大学英语幸福课堂的构建应从自我认知、语言认知、客观世界认知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幸福。
(二)以语言理论研究为杠杆,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有机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外化形式,一个人的语言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其思维的理性高度。斯宾诺莎提出必须“对人的理性进行医治或改进,使理性可以正确圆满地认识事物”,不发生错误,才能帮助人生圆满境界的实现。
大学英语幸福课堂的构建,以斯宾诺莎“理性幸福观”为导向,围绕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两个维度展开。在语言教学中引入概念、范畴、图式、主位、述位、时间与空间以及主体间性、篇章分析等哲学基本概念,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内在统一性对于完善自身理性思维的确定性和应然性。通过语言本质规定性的理性认知,引导学生从理性的高度认识自然法则和语言规则,从形而上学的维度提升学生的语言理性和思维理性,完善学生对自我存在、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客观存在以及客观世界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知,进而达到心灵的至善,到达幸福之境。
斯宾诺莎认为:“努力维持自身的存在是人的第一德行。”但如果学生把努力与痛苦、休闲与快乐联系在一起,对自身体验的客观认知就会出现偏差。思维的理性必须借助语言内容的理性才能得以完善,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注重语言内容的层面,仅仅用语言表达相应的观念是不够的,“语言要忠实表达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即表达正确的观念。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因果关系、语义关系来寻找观念与观念对象的次序和联系的颠倒与混乱,确立更多的真观念;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正确圆满地认识事物,帮助学生对不理性、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认识进行医治或改进,可以正确圆满地认识事物,不发生错误。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尊重自然法则,从本质上彻底改变思维过程中的错误理念,才能建立理性的幸福观。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语言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搭建理性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框架,将其对语言、自我存在、事物和世界存在的感性认识提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完成自身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内在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幸福,接近并达到自我存在的完满状态。通过大学英语幸福课堂的构建为学生开启寻找自我、发现幸福的旅程。
三、大学英语幸福课堂教学改革践行原则
(一)多元化学习体验
将“通过语言理性,培养大学生思维理性”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将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目标提升到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理性学习、理性生活层面,将这种哲学理念引人大学英语教学中,其目的不仅仅限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而是借此来实现我们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幸福人生。endprint
斯宾诺莎强调:“幸福不是德行的回报,而是德行本身。我们不是因为控制了我们的欲望,才享受到其中的幸福。相反,是因为我们享受到了其中的快乐,我们才能控制我们的欲望。”
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在其“心流理论”中指出:“心流就是个体完全沉浸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如果学习任务难易适度,不但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还可以享受过程中的快乐。压力过大和没有挑战性的环境均会影响学生拥有心流体验。“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十分焦虑或者枯燥无味,是根本无法投入并享受学习的过程的,更谈不上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真正的潜力。大学英语幸福课堂的构建,应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特质以及学习需求,给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其充分展现自身天赋,发挥出真正的学习潜能。
针对吉林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学生对幸福和学业自我的认知程度,大学英语幸福课堂的构建以主题阅读、主题演讲、主题写作、主题讨论的主题教学形式为主,适当增加视频赏析、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短剧表演等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体验,通过对主题文本篇章结构的梳理提升学生对语言规则、自我存在和自然法则的理性认知能力。在语言输入输出过程中,转变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模式,培养大学生理性学习和生活的方式,让英语学习本身成为大学生幸福感的来源。
(二)引入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评价的标准,通常用外在的行为反映内在的精神属性,用具体的项目来反映抽象的内容,因而它为人们的测量和评价提供了一条便利的途径。将教育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客体本身的逻輯结构排列组合起来构成教育评价指标系统,其正确设定直接关系到教育评价的成功,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学评价,发挥其积极作用。
构建大学英语幸福课堂前,应对学生幸福的认知程度(幸福感、幸福的来源)、对英语教学现状的满意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的学业自我(即学生对自身学业能力、学业行为、学业情感以及学业成就等层面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利用背景评价的诊断特性,对基于幸福学视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践教学需求、问题、有利条件和机会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改革教学目标。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教学改革目标所需要的有效条件和可利用资源给予评价,确保教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
构建形成性评价理念,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以及期中、期末阶段,通过调查问卷、教师和学生个人访谈、口头和书面作业语料分析、期中期末考试卷面分析等多元化方式对实践教学制度管理、教师教学能力及文化素养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性、教学形式多元化及有效性、学生语言综合素养、学生语言理性及思维理性的考核方式等进行评价,确定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以调整和改进实施过程。
为了确保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选用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模式,实现过程评价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最后利用大学英语两个学年的整体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实现程度的历时性研究,对大学英语幸福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可持续性及可推广程度做出评价。将形成性评价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背景、教学资源投入、英语教学过程、英语教学改革实施影响、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成效等维度,对教学改革进行全面评价,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体系的不断整合,最终实现以课程评价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