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和
算起来,我学习格律诗词也有十多年了。记得学诗伊始,写了一首模仿七律形式的七言八句,发在本区一个诗词论坛上。那时候,不知平仄,更不晓得有什么平水韵。应该说,比打油还打油。在网友的批评帮助下,我反复修改,向格律靠近,最后,稍稍有点格律诗的样子。这可以算是我的格律诗处女作。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市民晚上自娱自乐,休闲跳舞(当时好像还没广场舞一说),自此以后,我就特喜欢写乡土的人、事、物。接触诗词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也是古人说的山水田园诗。
先是,觉得身边处处可诗,几乎步步可诗。后来,开发了,我熟悉的东西慢慢消失了。突然间,有了乡愁。此乡愁,是一种自己的熟悉风景、民俗渐行渐远带来的惆怅、忧郁。于是,我就努力用诗词回忆记录曾经拥有的美。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爱恨也在农村。我不是隐逸者,我总是忙忙碌碌地谋稻粱。因此,我对农村风光、农村民俗,以及农事,都充满了爱。
前人的山水田园诗,已臻完美。效法前人,没有错,难就难在写出自己的情感。在探索中,我给自己定下四个原则:真雅、语淡、扣时、情浓。
真雅。真人、真事、真景,雅俗共赏。诗歌也应避忌假大空,言之有物才能寄托真情。我的诗词受众,定位于自己的子孙、乡民。能“俗”则“俗”,相信俗到極点也是雅。通过查字典、词典,才能读通的诗词,不是当代人所为。
癸巳六月初七雨
无根云翳逼晴空,颠覆天河乱午风。
猖獗从来不长久,浊流散尽日居中。
这首小诗,写的是乡间雨后。六月天的暴雨,大家司空见惯。我努力通过诗句,真实还原情景。但仅仅还原情景,还不能是诗。古人说:诗言志。于是,后两句,表面看,是雨后景,但掩卷细思,似乎言犹未尽。真景、村语、深情,这才是我要的真雅。
语淡。少用典,多说乡话,以乡音换来知音。在农村,农民的语言也丰富多彩,就看我们会不会采撷。诗词语言平淡,接地气,是我的追求。陶渊明的诗歌用语,是永远的楷模。
竹枝词·湖畔风情
纤纤玉指捅阿呆,双岳堂前你讨乖。
湖上张帆难掉舵,郎君花轿几时来。
这首诗,我努力发掘民歌用语。在农村,有很多重要活动要唱歌,如:划采莲船、高跷、车水歌、打硪歌、孝歌等等。歌手的歌词都是信手拈来。因为,他的听众是乡亲们,不可能文绉绉,要说大实话,如此人家才爱听。他们的语言,都是在平淡中出彩的。这种手法,我尝试着在本诗用到,既不失民歌风味,也兼具竹枝色彩。
扣时。注意农事季节,事发情景。诗词也是因时而兴,与时势密切相关,无病呻吟,发所谓思古之幽情,与时代脱节,不可取。诗词的内容、用语,都应该与时俱进,如此,才有生命力。
题诗酒茶先生斗鸡照
蓄势低头暗磨刀,耸身一抖亮红袍。
冲天相约英雄会,战罢沙场只剩毛。
南海风云,一时乌云压城,如果直接写南海态势,略显直白。于是,我写斗鸡。斗鸡者,亦斗机也。我们反对战争,但不惧怕战争。战争的结句,无疑是两败俱伤。此诗,是奉劝那些挑衅者,住手!战争没好结果。
情浓。诗词一平一仄,一字一句,无不渗透一个“情”字。何况田园诗还要有浓浓的乡情。没有情的诗,等于是文字游戏。在构思时,首先想到的是表达的情。
玉楼人·蝉
(依《梅苑》词选本谱)
占枝朝暮真高调,浑不觉、秋霜已到。凄音何用招摇,一声声、嘶碎树杪。 天生翼薄乌纱帽,独顾时、自诩轻巧。可怜腹内空空,问先生,咋说知了?
这阕词,我用拟人手法写秋蝉,取材与乡景,讽刺的是那些爱好夸夸其谈的人。以小见大。
诗歌源于民,高于民,用于民。少些书生气,多些乡风味,方能有可能成为田园诗园地中的新时代特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