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环锥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对比

2018-01-29 06:32邹跃琼杨成芬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7期
关键词:切术内瘤上皮

邹跃琼,杨成芬

(西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 西昌 615000)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相关癌前病变的统称,指宫颈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一系列病理变化,患者多因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微生物感染、吸烟、内外源性免疫缺陷所致,作为妇科疾病,患者常会出现白带增多、宫颈肥大、充血、息肉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临床以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凝治疗、宫颈环状电切术及宫颈锥切术为主[2]。本文旨在比较电环锥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入选对象经病理检查确诊,同意参与研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精神交流障碍及手术禁忌症者。研究组年龄23~49岁,平均(34.21±4.32)岁;CINⅠ22例、CINⅡ12例、CINⅢ8例;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21例、高中文化程度14例、初中文化程度5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2例。对照组年龄24~51岁,平均(34.58±4.11)岁;CINⅠ19例、CINⅡ14例、CINⅢ9例;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8例、高中文化程度13例、初中文化程度7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术前护理人员与主治医生沟通,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完善治疗方案,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告知其术中注意事项,安抚其情绪。术前进行血常规化验和心电图检查,于患者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电环锥切术,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对其外阴及阴道进行消毒,安置导尿管,排空膀胱内尿液,充分暴露宫颈,进行碘实验,确定切除范围,应用电环锥刀顺时针切除病灶,电凝止血,术后为患者肌肉注射0.25 g头孢呋辛(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国药准字H20020363,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以预防感染。对照组实施冷刀锥切术,同样取患者膀胱截石位,确定病灶范围,应用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用手术刀切除病灶组织,确定病灶完全切除后,给予头孢呋辛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两个月内禁同房,以免出现感染及出血问题,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后阴道有无出血问题,若出血量过大应立即止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自制生活质量评估表,从患者躯体健康、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社交情况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值定为100分,分值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血、感染、宫颈粘连、病灶残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比较(x±s)

2.2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2.31±5.47)分与对照组(61.57±5.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91.45±3.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37±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出血2例(4.76%)、感染1例(2.38%)、宫颈粘连1例(2.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7/42),出血3例(7.14%)、感染2例(4.76%)、宫颈粘连1例(2.38%)、病灶残留1例(2.38%),研究组虽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调查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高达13万人,占全球总发病人数1/3,且每年5万民众死于宫颈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原位癌多发于30~35岁,浸润癌多发于45~55岁,患者常伴有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问题,给其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且近几年该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3]。CIN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若患者不及时予以治疗,随着病情恶化,会发展为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4]。就CIN病理特点而言,患者宫颈上皮细胞部分被异型细胞替代,细胞核异型化、细胞极向紊乱至消失,CIN缺乏典型症状,当前医者多通过宫颈细胞学涂片、多点活检及颈管刮术进行诊断,以往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近年来, 随着医疗手段的完善,电环锥切术与冷刀锥切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但医者对这两种手术的疗效尚有不同见解[5]。本文旨在分析电环锥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使电环锥切术临床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冷刀锥切术切缘清晰便于病理检查,但术中患者需要接受麻醉,若处理不当常引发出血问题,且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愈合慢限制了该手术的推广。电环锥刀术相较于冷刀锥切术而言,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暂、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一经推出备受民众欢迎,但因该手术切割深度一直备受争议,因此医者在临床应用时,应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科学分析患者病情,准确判断病灶,以便根治疾病,提高手术疗效。大量研究证实,电环锥切术与冷刀锥切术在病灶切除及复发方面无显著差异,证实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较高可行性,但电环锥切术安全性更高。总之,电环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1] 孙彩勤.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电环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远期随访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7,30(04):322-324.

[2] 杨艳梅.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瘤变4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59-60.

[3] 赵秀芳.电环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06):1152-1153.

[4] 邱春萍,连慧之.电环锥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0,50(23):79-80.

[5] 唐 霓,胡庆兰,黄华仪.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72例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09,28(21):21-22.

猜你喜欢
切术内瘤上皮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