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红,杨文静
(济南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3)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生存质量的重视以及国家防治一体化的发展,康复治疗已经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和认可,良肢位摆放作为康复治疗的辅助手段,可以很好的服务于临床。由于良肢位是抗痉挛体位,所以针对偏瘫患者的应用较多,而对于其他肢体障碍的患者,应用并不多见[1]。因此,研究良肢位摆放对不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还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1月进入我院接受不同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前50例为对照组,后50例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7.35±1.24)岁,病程1~5周、平均病程(3.31±0.45)周,脑卒中患者20例、外伤术后患者15例、脑出血患者10例、脊髓损伤患者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7.3±1.20)岁,病程2~5周、平均病程(3.30±0.44)周,脑卒中患者20例、外伤术后患者15例、脑出血患者10例、脊髓损伤患者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干预、健康宣教、必要的体位护理、病情监测以及回答患者疑问等;同时,在患者肢体摆放上不做特殊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良肢位摆放干预措施:首先,患者入院后便开始接受良肢位摆放干预,要点包括:仰卧位,头部置于高度调节后的枕头上,在不影响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患者保持躯干的平展状态,将患者的上肢以舒缓的方式置于身体两侧,并将患者的肩关节放置到外旋外展位状态;手指自然伸展或微屈,脚下放置足托,踝关节保持背屈;侧卧位,健侧肢体在下、患侧肢体在上方;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其下垫一软枕以防止关节长期受压受损;同时注意患肢不可受压。再次,给予家属正确的良肢位摆放指导,让患者家属掌握相关的良肢位摆放操作技能,从而确保患者在治疗的全程中能够得到来自护理人员与家属的良肢位摆放干预。
(1)治疗前后的徒手肌力变化情况,分为0-Ⅴ级[2]:0级为患者完全无肌力;Ⅰ级为肌肉可轻微收缩,但肢体无法进行活动;Ⅱ级为患者肢体只能进行小幅度的平移运动;Ⅲ级为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引力,但无法进行抵抗性运动;Ⅳ级为稍差于正常肌力;Ⅴ级为患者的肌力正常;根据患者肌力的变化,将肌力提升一个标准示为有效,肌力维持原状态示为无效。
(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测定,分值位于0-100之间,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两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观察组:治疗前:0级12例,Ⅰ级15例,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0例,Ⅴ级0例;治疗后:0级5例,Ⅰ级12例,Ⅱ级15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0例;肌力上升一个标准示为有效,有效人数28人,占比56%。对照组:治疗前:0级11例,Ⅰ级16例,Ⅱ级11例,Ⅲ级12例,Ⅳ级0例,Ⅴ级0例;治疗后:0级8例,Ⅰ级14例,Ⅱ级14例,Ⅲ级12例,Ⅳ级2例,Ⅴ级0例;肌力上升一个标准示为有效,有效人数12人,占比24%。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力提升一个标准以上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15.31±2.15(分)、15.28±2.12(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8.03±3.57(分),高于对照组的25.21±3.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良肢位是指通过床上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3]。在不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良肢位摆放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良肢位摆放能够让患肢处于最佳的康复体位,并避免患肢出现二次损伤,由此加速患者的肢体康复。同时,除偏瘫患者外,外伤术后患者、其他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同样适用良肢位摆放。通过个体化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康复的整体效果,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提高一个标准以上肌力者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均<0.05。
综上所述,良肢位摆放对不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肌力改善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